不忍看第二遍的電影,狠狠揭露社會底層,比罪惡更可怕的是無聲!

2020-12-05 毒家電影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講述父親為找失蹤兒子而陷入一場混亂糾紛的高分國產燒腦電影《暴裂無聲》。

在黑漆漆的礦地裡,礦工張保民正在和一位工友打架,這時有人急匆匆的跑過來對他說,你兒子不見了,你趕緊回去看看吧,張保民立馬收拾了行李準備回家,前些年因為打架而傷了舌頭不能說話的他,只能憑感覺找人,他先是來到了一家羊肉館子,因為他曾經跟這家店的老闆打過架,弄瞎了人家的眼睛,指不定是老闆為了報仇綁架了兒子,果然,他在這裡看見了一個裝在麻袋裡的小孩,可惜並不是他的兒子,只是村裡的一個傻孩子。

張保民只得繼續找下去,他來到了另一個礦地,剛剛吃過午飯,就遇上了一群想打架的小混混,張保民雖然不會說話,但還是有兩下子身手的,小混混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並且得知了他在找自己失蹤的兒子後,把他帶到了老大昌萬年那裡,昌萬年看了看他兒子的照片,竟然沒跟他計較打架的事,直接放他走了,可昌萬年的手下氣不過,又偷偷攔住了張保民,教訓了他一頓,為了不耽誤找兒子,張保民也只能先咽下這口氣。

同村的人告訴他,兒子失蹤的那天,一輛銀色的車子一直在附近溜達,得到這個關鍵信息的張保民立刻貼出了尋人啟事,同時也在找那輛銀色的車,一天,張保民正坐在街頭休息,他望著來來往往的車輛,突然看見了前幾天打自己的那個小混混,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趁這個機會報仇,於是一路跟蹤到了郊外,狠狠教訓了他,意外的是,在小混混的車裡,有一個裝著小孩子的麻袋,還沒等他打開,就被昌萬年的手下盯上了,張保民扛起麻袋就往山洞裡跑,打開麻袋一看,並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個陌生的小女孩。

張保民根據小女孩校牌上的電話,聯繫上了他的爸爸阿傑,阿傑是個律師,巧的是,阿傑和昌萬年竟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電話打完,昌萬年的手下也追了上來,為了逃跑,他只能把小女孩丟在山洞裡。手下們沒抓到張保民,只能威脅他說你的兒子就在我們手裡,想救兒子,就帶小女孩來交換,張保民於心不忍,最終還是沒有交出小女孩,而是打算自己去找昌萬年要人,不過這一次昌萬年早有準備,張保民沒能打贏他的手下,只能束手就擒。

昌萬年坦白了自己是騙他的,根本沒有交換一說,張保民的內心又一次陷入了失望,另一邊阿傑不斷在聯繫著張保民,問他女兒在哪裡,昌萬年乾脆就計把阿傑也騙了出來,車開到中途,張保民摸到一個箭頭,割斷了繩子逃下了車,逃跑路上偶遇了前來會面的阿傑,昌萬年舉著弓箭追了上來,還好張保民的身手敏捷,用箭頭刺傷昌萬年,才得以逃脫,拔出箭頭的昌萬年好像發現了什麼,竟顧不上處理傷口,而是第一時間把這支箭頭給埋了起來。

張保民帶著阿傑來到了安放小女孩的那個山洞,阿傑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在愣了幾十秒之後,才走進去把女兒抱了出來,故事最後,警察及時趕到,將昌萬年和阿傑帶回了警局。面對警察的詢問,昌萬年承認了自己私自開採煤礦,阿傑也承認了在偷偷幫他洗清罪名,以此賺取高額的報酬,兩人的口徑非常一致,但就是對張保民兒子的事隻字不提。

而事實的真相,全藏在了一個傻孩子畫的畫裡,原來,在昌萬年和阿傑交易的那天,心情大好的昌萬年本想殺一頭羊慶祝,結果不小心射殺了正在放羊的小孩,這個小孩正是張保民的兒子,兩人把小孩藏在了山洞裡,回去的時候,昌萬年不小心把帶血的箭頭落在了阿傑的車上,他還以為是阿傑故意留下箭頭,想藉此威脅自己,所以才有了後來綁架他女兒的事。而張保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已遇害。

燒腦的劇情加上演員們毫無破綻的演技,是這部影片得到高分的關鍵,在生活中,也許一個小小的誤會,就會帶來不可估量的代價,人心有的時候就像迷宮一樣複雜,你越是想找到出口,就越是深陷其中。

相關焦點

  • 《盲井》揭露了七八十年代底層社會的黑暗,現實永遠比電影更可怕
    《盲井》一部紀實電影,晃動的鏡頭真實而平靜,沒有絲毫粉飾,根據真人真事所改編!上映於2003年,影片講述的是七八十年代煤礦業存在不法謀取利益行為,以及貧窮引發的社會現象,也正因為此片赤裸裸的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以致一直處在禁片的行列!
  • 電影《天浴》揭露了當時底層社會的醜惡,現實永遠比電影更可怕
    不可否認,最初看天浴確實是抱有點點'「想法」去看的,但看完影片,我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相反,心情是那麼的悲憤與沉痛!!!故事開始於1975年的成都,當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依然在火熱。作為知青的文秀(李小璐 飾)被選中要到四川邊遠地區參加工作。
  • 韓國電影《蚯蚓》,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韓國電影一向以敢拍、大膽著稱,這毋庸置疑。它往往將人性最為醜惡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露骨程度讓人咋舌。就像2011年由孔劉主演的《熔爐》。該片以2000年至2004年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的高度關注。
  • 這部前南斯拉夫電影,膽小的地閉上眼睛!看過的都不想看第二遍!
    《塞爾維亞電影》,一部前南斯拉夫電影。我們對南斯拉夫的電影,是不是還停留在《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那種戰爭英雄片上呢,要還是這想法,你就太OUT了。南斯拉夫電影解體之後,這個國家的電影有不少是超級異端和邪端的,比如這部《塞爾維亞電影》,重口味到你都得閉上眼睛,後悔到你看後再出不想看第二遍。這電影,猛一看,很情色,仔細一看,簡直太恐怖了!
  • 再看《寄生蟲》,韓國社會底層的生存環境的確很糟糕
    它橫掃四項大獎,一併收入囊中,我想,在那一刻,之於電影生涯而言,會是奉俊昊最開心的時候了吧。誠然,《寄生蟲》不是一部含蓄的電影。熟悉韓國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韓國導演不太喜歡「含蓄」這個詞。他們把鏡頭對準國家罪惡和官吏無能的時候,國內沒有人讓他們拍的含蓄一些,他們依靠電影為韓國人民贏得法律保障的時候,法官律師沒有讓他們拍的內斂一些。怎麼到了《寄生蟲》,就有這麼多人抨擊它不夠含蓄呢?
  • 再也不敢看第二遍!
    電影看多了,我最害怕看到一句話: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一旦電影開頭出現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你必須接受這故事裡的血腥和殘酷,都是真的。然而事實上,電影只是儘可能地還原事件本身,真實事件,遠比電影駭人和殘酷一百倍!
  • 權欲與謀殺,臺灣社會的荒誕怪象全被這部高分電影戳穿
    更巧妙的是,導演同時也利用這三重視角展示了臺灣社會的層層剖面。一開場,電影展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真實世界。一邊,是衣冠楚楚的老闆和地方官員,他們沉浸於聲色犬馬、驕奢淫靡的生活:開泳池派對、包養情婦等等。另一邊,肚財和菜埔卻在城市的縫隙之中勉強生存。
  • 它被全網吹爆,可我卻不想再看第二遍
    」對於大傢伙來說這部電影就成了那個「不能說的秘密」或者電影屆的「you know who」似乎只有「天選之子」才能一窺其真容表妹曾經也是這痛苦的芸芸眾生當中的一員>複雜百感交集,想說什麼有說不出口的亞子但是不管怎麼說但,「不想再看第二遍」是影片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出現在表妹腦海當中的念頭關於「寄生蟲
  • 這5部電影不敢再看了,太殘忍,並且不是虛構情節
    電影的種類有很多,有些人就喜歡看恐怖驚悚電影,覺得很刺激,看完之後就沒啥感覺了,因為覺得這些都是虛構的故事,但是有些電影的恐怖情節不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有真實的原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五部有現實依據的恐怖片。
  • 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
    取材於現實新聞事件,借力於懸疑元素,導演有強烈的價值討論與表達,整體完善得當,有暴力有撕扯有決絕也有感動,首先是個好故事,和前作《心迷宮》比製作也更為精良,在中國這樣隱喻地表現階層固化帶來的傷害與疼痛也實屬難能可貴,有種電影學院一直有的社會使命感。《爆裂無聲》中一個父親在找小孩,捲入一個讓他陷入麻煩的事情裡。
  • 如何評價《一個勺子》這個電影,看完有什麼感受
    剛看完《一個勺子》這個電影,我是在喜劇區裡搜到的,看完很壓抑,分明就是個悲劇。拉條子和媳婦是善良的,也是懦弱的,讓我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他們出身貧窮,遇事不知什麼是正確的解決方法,只能憑著自己內心的善良去處理這件事。
  • 螢火蟲之墓: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珍惜容易,懊悔太遲
    這部動畫電影,雖然對於是不是宮崎駿大師作品,外界有很多的版本。但的確不像宮崎駿的其他作品,被大家廣為傳播。很多影迷對於這部動畫電影的評價是,沒有勇氣看第二遍,因為無以復加的心疼。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
  • 這六部高質量冷門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現實比電影更可怕
    想家,加上生活的絕望,他的人格開始扭曲,他開始接二連三地殺小孩,取他們的心肝煮水補身……段奕宏這種每根神經都隨時可能繃斷的可怕演技啊,他一表現,其它演員都黯然無光。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案件中的殺人犯最後被製作成乾屍標本在泰國一家醫院的博物館內展覽。
  • 《恐怖直播》: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吶喊
    我覺得自己真得蠻糾結的,寫一篇文章之前總是反覆斟酌究竟該給文章取什麼名字更恰當更符合想要表達的主題。糾結了一下最後還是敲定了這個讀起來有點拗口又有點小長的標題。在沒看這個 電影之前,單從名字上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深夜FM》,以為會不會又是某個狂熱粉絲鬧出什麼烏龍狗血的劇情出來。但是看了電影以後發現,完全不同。不禁又讓我想到了類似的電影比如最為熟悉的《熔爐》、《七號房的禮物》包括電視劇《Signal》,沒錯,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了,這些影視劇的訴說的都是來自於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故事。
  • 馬克·魯法洛讓人重看N遍不膩的好電影推薦榜單
    話不多說進入今天的主題:推薦作品一:《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第一次或許看的是青澀和懵懂,當是第二次看的時候對於劇情、演員、表演、感受等等有了有另一種感覺!你會發現電影中的情侶和現實中很多的情侶一樣,他們因為性格差異而相互吸引,但是也會因為性格差異而分手!
  • 一個社會底層人的尊嚴
    文/於凡諾一我見過了太多次,當一個社會不那麼高大上的人,那些底層職業,那些社會底層的人,被人提起的時候。第二個視頻,講一個女孩,在給父親送衣服時,看到父親在扛水泥,一個人扛一車水泥。看到父親蒼白的臉,女兒立刻哭了。「爸爸,你別扛了,你別扛了……」她哭著跪求父親別扛水泥了。
  • 盤點6部冷門重口電影,哪部讓你不會看第二遍?
    我從來不會歧視畸形人,卻也很難走入他們的世界,這部電影的獵奇感大於代入感,無法做到感同身受。2、《邊境》;除了某些地方引起生理不適,但從影片角度,情感刻畫和劇情節奏都是極高水平。某些時刻感受到了連接(bond)的力量。整體觀感極為震撼,不只因為表面上的類cult感,更主要是其驚為天人的審美、價值觀、倫理觀的傳達。
  • 影史12部你一定想要看第二遍的電影
    好萊塢電影的三一律代表著觀眾會隨著劇情的發展從開頭到高潮以至最後的結局而產生不同的想法,但這只是最簡單的觀影過程,電影史上有許多電影不遵從制式的敘事手法,在超現實、扭轉結局或是解構時間軸上作作了功課,無疑就是要挑戰觀眾的思考速度,在你看完的最後可能會恍然大悟、也可能會一頭霧水,甚至想要再看一次,12部你一定要看兩次才能懂的電影,當然,以下有劇情透漏,請斟酌觀賞。
  • 這些電影殘忍到讓人不敢再看第二遍
    恐怖片確實令人毛骨悚然,但相信電影完結後寶寶們也就不怎麼害怕了,因為這些這些恐怖的情節皆是虛構。但實際上很多電影的情節並非空穴來風,它們都是根據真實恐怖事件改編而來的。圖解電影教你擼片今日主題: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
  • 《無名之輩》裡的平凡人「幹大事」,底層人民頂起整個社會
    在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可就是平凡人。最近有這麼一部電影,無名之輩講的好像就是社會裡的你我他。但是有一句都得說,那就是平凡人也能幹大事,底層人民才撐起了整個社會。《無名之輩》裡面的男主角,讓我們想起了在生活中慘遭失敗的人。馬先勇夢想成為警察但是只能當一個協警,經歷了幾年轉正考試無疾而終。人到中年毫無成就,甚至還因為酒後駕車,讓自己的妹妹全身癱瘓,只能坐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