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文科再獲強援:知名哲學學者孫周興已任浙大敦和講席教授

2021-01-13 澎湃新聞

浙江大學文科再獲強援。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浙大人文匯」2021年1月8日發布消息《「感恩同行,攜手共進」 人文學院2021年全院師生迎新大會精彩回顧》顯示,孫周興已經擔任該學院專任教師。

澎湃新聞記者1月11日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多名內部人士處確認,知名哲學學者孫周興教授已經回到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任教,並從去年開始擔任了「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教職。

公開資料顯示,孫周興,男,1963年9月生,漢族,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他從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校學術委員;1999-2001年在德國Wuppertal大學從事洪堡基金課題研究;2002年起任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同濟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主任等,2006年至2016年擔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後任同濟大學藝術與文化產業系主任以及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長。

在學術方面,孫周興教授研究領域為外國哲學、美學等,尤以海德格爾研究、尼採研究和藝術哲學為重點。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下旬,「浙江大學哲學系」微信公眾號就在發布講座預告時,將孫周興教授職務標註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孫周興《人類世的哲學》: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日前,孫周興新書《人類世的哲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於11月23日下午,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了出版座談會,來自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地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就近來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討論。
  • 孫周興:技術的發展,激發人類對技術哲學和倫理的思考
    孫周興力圖突破技術樂觀主義與技術悲觀主義的線性思維藩籬,開展一種「二重性」的技術哲學和生命哲學之思。8月13日,《人類世的哲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行。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吳冠軍、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就「未來與技術」與孫周興展開對話。
  • 2017年度長江學者建議人選名單公示,浙大16人入選!
    2008年3月起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劉同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劉同舫,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文科領軍人才」。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2006年起任芝加哥大學Ben May癌症生物學系終身教授。林教授作為細胞信號轉導研究領域國際知名學者,對IkB激酶複合物(IKK)和JNK信號通路及其生物學功能進行了近二十年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迄今,林教授已在Nature, Cell, Science, Molecular Cell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80餘篇研究論文,引用次數超過10000次。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委以重任
    2006年起任芝加哥大學Ben May癌症生物學系終身教授。林教授作為細胞信號轉導研究領域國際知名學者,對IkB激酶複合物(IKK)和JNK信號通路及其生物學功能進行了近二十年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利用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 (JNK)和IkB kinase(IKK)/NF-kB等分子探針來研究決定信號轉導網絡的可塑性(plastic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的分子機制,
  • 又有三位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據公開資料顯示,林安寧教授1990年獲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06年起任芝加哥大學Ben May癌症生物學系終身教授。林教授作為細胞信號轉導研究領域國際知名學者,對IkB激酶複合物(IKK)和JNK信號通路及其生物學功能進行了近二十年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利用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 (JNK)和IkB kinase(IKK)/NF-kB等分子探針來研究決定信號轉導網絡的可塑性(plastic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的分子機制,其研究成果對揭示信號轉導網絡調控的異常如何導致疾病
  • 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
    原標題: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的名字?   2019年10月12日,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儀式在深圳舉行,鄧力獲任第一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當時把紀念杯交到鄧力手裡的,就是徐益明。   紀念杯,是一個坐在雄獅上的「思想者」,寓意企業家、科學家就如同那頭雄獅,正在儘自己的力量,託舉和助推西湖夢、中國夢的實現。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文字實錄已經老師審閱名師介紹:孫周興老師,哲學家,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讀者閱讀海德格爾和尼採的哲學著作,有一個人永遠繞不過去,這個人就是同濟大學的哲學教授孫周興老師。但孫周興老師卻認為,尼採的哲學具有未來性,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當下的人類困境。人類的未來會成為技術的奴僕嗎?技術會統治一切嗎?孫周興老師的哲學思考,一定會對你我有所啟發。以下為孫周興老師演講正文:大家好,我是孫周興。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尼採與未來哲學的可能性」,這個論題是我這幾年一個重點研究的課題。
  • 浙大教授吳飛: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原標題:浙大教授吳飛近日撰文稱:人文科學正越來越邊緣化,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人文科學無用論,可以休矣  每年夏天,文科總要被「黑」幾次。  當有大學新生諮詢填報志願時,不少「過來人」會真誠地給出建議:不要選文科,不賺錢。  在人工智慧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文科專業往往處於「就業鄙視鏈」底端。
  • 吳建福獲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稱號
    他以最新研究為例,講述了統計學在納米技術、細胞生物學和複雜系統仿真中的應用。 這也是吳建福正式受任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後,所作的第一場報告會。 中科院數學院黨委書記王躍飛介紹,吳建福的研究成果涉及數理統計和工業統計的理論、方法及應用,是國際上極少數能在這兩大領域的三個方面都有傑出貢獻的學者。
  • 清華大學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諾貝爾獎獲得者、圖靈獎獲得者,還是長江學者……提起清華大學的師資建設,往往是這些學術牛人和科研大咖最引人注目,清華用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獻禮第三十四個教師節,以制度重塑尊師重教之基。為了能吸引一批國際上知名的學術大師執教清華,清華大學決定設立講席教授制度,成為學校順利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的一種重要舉措。2001年2月14日,清華大學校務會議通過了《清華大學講席教授試行條例》,擬通過設立講席教授基金,招聘世界著名學者來校執教。海內外眾多友好人士和企業慷慨捐贈,使學校許多院系通過設立講席教授基金,為服務高水平師資的發展,特別是海內外優秀人才的引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 再獲佳績!浙大54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浙江大學在本次評選中再獲佳績,共有54項成果獲獎,獲獎率為33.75%,獲獎數並列全國第六(按申報時標識的單位統計)。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14項、普及讀物獎1項、青年成果獎8項。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等級獎項和單項獎中,我校一等獎獲獎數佔全國3%(上屆僅1項,佔比2%);獲諮詢服務報告獎成果4項(全國共77項),列全國第二;普及讀物獎全國僅20項,我校佔5%。
  • 42歲復旦教授離世,曾29歲即任副教授
    記者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悉,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 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16年11月起)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
  • 浙大一院領導班子調整 梁廷波任黨委書記
    12月1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舉行醫院幹部大會。浙江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慧宣讀任免文件。梁廷波同志任中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委員會委員、書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經濟系教授、院長白重恩和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入選「經濟,經濟計量學和金融」領域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和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副教授白思迪(Steven White)入選「商業,管理和會計」領域榜單。
  • 山西大學再引強援,近期第二位北大教授
    山西大學再引強援,近期第二位北大教授 2020-09-01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沒想到,文科教授是這樣看待轉基因的
    沒想到,文科教授是這樣看待轉基因的。今天早上,偶爾在朋友圈搜索了關鍵詞「轉基因」,發現了中文系畢業的老K轉載過一篇舊文《無聊的轉基因爭論》,該文章於2014年發布。我看了看作者名稱,是湖南的塗建華教授,恰好我也認識他。
  • 《人類世的哲學》出版,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周興的新書《人類世的哲學》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了出版座談會,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圍繞這一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討論。■《人類世的哲學》出版座談會《人類世的哲學》主題是「技術與未來」,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
  • 新時代需要怎樣的「未來哲學」?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日前,來自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地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就近來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圖說:《人類世的哲學》孫周興近些年來關注「未來哲學」命題,主編有《未來哲學叢書》,並於2016年出版《未來哲學序曲——尼採與後形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