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文章|Molecular Cancer:circCCDC9 通過 ceRNA 機制抑制胃癌進展

2020-12-04 歐易生物

基本信息

5 月 9 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黃陳主任醫師作為通訊作者,在 Molecular Cancer(IF 10.679)發表了題為「Circular RNA circCCDC9 acts as a miR-6792-3p sponge to suppress the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through regulating CAV1 expression」研究論文,系統研究了環狀 RNA circCCDC9 在胃癌進展中的作用機制。

這也是繼去年 8 月份之後(可點擊查看詳情)

,該課題組再次在 Molecular Cancer 上發表胃癌領域 circRNA 研究成果。文章中全轉錄組測序服務工作由歐易生物完成。

研究背景

胃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由於對早期胃癌的篩查不足和疾病的隱匿性,多數患者初診即已處於胃癌晚期。目前胃癌的預後仍不盡人意,因此探究胃癌發生發展的具體分子機制,對於胃癌的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環狀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真核生物中一類重要的內源性非編碼 RNA,近些年研究表明 circRNA 廣泛參與腫瘤的發生和發展,影響腫瘤的生長增殖和侵襲轉移等過程。以胃癌為例,circNHSL1 就是一個與胃癌轉移相關的 circRNA 分子,通過 circNHSL1/miR-1306-3p/SIX1 軸調控了胃癌轉移。但胃癌中 circRNA 的作用和功能仍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結果

1、circCCDC9 在胃癌組織中表達下調

首先對 6 個胃癌樣品和配對的癌旁樣品進行全轉錄組測序,共檢測到 12450 個 circRNA,在腫瘤組織中有 52 個 circRNA 表達上升、33 個表達下降(下左圖)。其中表達下調最為顯著的一個 circRNA 是 Has_circ_0000944,它由基因 CCDC9 外顯子 6 和外顯子 7 反向剪接形成,因此將此 circRNA 命名為 circCCDC9。

利用 RT-PCR 在 48 個胃癌樣品中進行檢測(右上圖)、利用原位雜交(ISH)在 54 個胃癌樣品中進行檢測,均顯示該 circRNA 表達量發生了顯著下調。與正常胃上皮細胞系相比,不同的胃癌細胞系中 circCCDC9 表達量也明顯降低(右下圖)。circCCDC9 表達水平與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TNM 分期呈負相關,與胃癌患者預後呈正相關。

為了證明 circCCDC9 是環狀 RNA,利用 divergent 和 convergent 兩對引物,並通過一代測序(下圖 A)、以 cDNA 和 gDNA 為模板進行 PCR(下圖 B)、RNase R 處理(下圖 C)的方法得以驗證。亞細胞定位顯示 circCCDC9 主要分布於細胞質中。

2、circCCDC9 在體外可以抑制胃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

為了研究 circCCDC9 在胃癌中的作用,在 MKN45 細胞中利用 siRNA 對 circCCDC9 進行 knockdown,但不影響 CCDC9 mRNA 的表達水平(圖 B);在 AGS 細胞中過表達 circCCDC9(圖 C)。knockdown circCCDC9 後,結果顯示細胞增殖能力增強(圖 D-F),wound healing 和 transwell 實驗顯示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也得以增強(圖 G-H),過表達 circCCDC9 則呈現相反趨勢。

3、miR-6792-3p 在胃癌中高表達並與腫瘤進展和預後相關

為了研究 circCCDC9 對胃癌的調控機制,並考慮到 circCCDC9 主要分布於細胞質中,文章從 ceRNA 的角度進行探索。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手段預測有 5 個 miRNA 可以靶向到 circCCDC9,RT-PCR 顯示只有其中的 miR-6792-3p 在細胞和組織中均與 circCCDC9 表達量呈負相關(圖 B-D)。分析也顯示 miR-6792-3p 與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TNM 分期呈正相關,與胃癌患者預後呈負相關(圖 G)。

4、miR-6792-3p 通過靶向 CAV1 促進腫瘤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

接下來研究 miR-6792-3p 的作用。多個軟體共同預測顯示 miR-6792-3p 可能靶向的基因有 6 個,其中的 CAV1 是一個已報導的與胃腸道癌進展相關的基因。在胃癌細胞系中轉入 miR-6792-3p mimic 以提高 miRNA 表達量,RT-PCR 顯示 CAV1 表達量顯著下降(圖 B)。同時利用螢光素酶報告系統檢測顯示,miR-6792-3p 可以與 CAV1 序列直接結合,而不能結合鹼基突變的 CAV1(圖 C-D)。檢測結果還表明,miR-6792-3p 過表達後,腫瘤細胞增殖能力增強,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也得以增強。而通過轉入 miR-6792-3p inhibitor 降低表達量則呈現相反趨勢。

5、circCCDC9 作為 miR-6792-3p 的分子海綿以調控 CAV1 的表達

上述結果表明在胃癌進展中,circCCDC9、miR-6792-3p、CAV1 都有變化,接下來研究它們三者之間的調控關係:

1)RT-PCR 和 WB 顯示,knockdown circCCDC9 可以下調 CAV1 的 mRNA 和蛋白質表達水平,下調 miR-6792-3p 可以挽救 CAV1 的上述表達下降(圖 A)。同樣,過表達 circCCDC9 可以上調 CAV1 的 mRNA 和蛋白質表達水平,上調 miR-6792-3p 可以抑制 CAV1 的上述表達上升(圖 B)。

2)螢光原位雜交顯示,circCCDC9 與 miR-6792-3p 共定位於細胞質(圖 C)。

3)螢光素酶報告實驗表明,miR-6792-3p 可以直接結合 circCCDC9,而不能結合含突變鹼基的 circCCDC9(圖 D)。

4)RIP-PCR 顯示,靶向 Ago2 蛋白的抗體可以同時 pull down 到 circCCDC9 和 miR-6792-3p(圖 F-G)。

5)生物素標記的 circCCDC9 探針可以 pull down 到 miR-6792-3p,生物素標記的 miR-6792-3p 探針也可以 pull down 到 circCCDC9(圖 H-I)。

6)RT-PCR 顯示,胃癌組織中,circCCDC9 與 CAV1 表達正相關、circCCDC9 與 miR-6792-3p 表達負相關、CAV1 與 miR-6792-3p 表達負相關。

7)同時細胞實驗證實,由 circCCDC9 所引起的腫瘤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的改變,可以被 miR-6792-3p 所抑制。

以上結果表明 circCCDC9 通過直接結合 miR-6792-3p 以上調 CAV1 表達,以 ceRNA的機制參與對胃癌腫瘤進展的調控。

6、體內過表達 circCCDC9 可以抑制腫瘤生長與肝轉移

以上均是在體外進行的研究,接下來為了研究 circCCDC9 在體內是否起到同樣的調控作用,將過表達 circCCDC9 的 AGS 細胞接種到裸鼠。接種 28 天后,過表達 circCCDC9 的裸鼠腫瘤體積與重量顯著低於對照組(圖 A-C),RT-PCR 顯示 CAV1 表達量顯著高於對照組。構建肝轉移模型,顯示過表達 circCCDC9 的裸鼠肝轉移程度較低。

研究結論

本研究通過全轉錄組測序,發現了一個胃癌進展相關的 circRNA 分子——circCCDC9,體內體外實驗表明,它對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起到抑制作用。進一步的機制研究表明,circCCDC9 對胃癌的抑制作用是通過 circCCDC9/miR-6792-3p/CAV1 軸實現的:circCCDC9 作為 ceRNA,競爭性結合 miR-6792-3p,從而間接調控了 CAV1 的表達水平。circCCDC9 和 miR-6792-3p 均有望成為胃癌預後的 biomarker,為胃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靶點。

參考文獻

Luo Z, Rong Z, Zhang J, et al. Circular RNA circCCDC9 acts as a miR-6792-3p sponge to suppress the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through regulating CAV1 expression. Mol Cancer 2020; 19(1): 86. (IF: 10.679).

猜你想看

4月 | 34 篇合作文章為你揭秘發文思路項目文章 | 乳果糖通過腸道菌群緩解鹽敏感型高血壓的機制一作講座 | 拿下Science封面文章一作,多角度解密發文思路與經驗項目文章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現circRNA介導的胃癌侵襲轉移新機制

END

鄭小辮兒 撰文

本文系歐易生物原創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本文轉自歐易生物

相關焦點

  • 南京醫科大學發現促進胃癌進展的重要lncRNA
    雖然關於lncRNA的研究取得眾多進展,但絕大部分lncRNA的功能仍然是不清楚的。來自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束永前等人對在胃癌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的lncRNA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對FOXD2-AS1在胃癌進展中發揮的功能以及調控的相關生物學機制進行了深入了解。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Oncogene上。
  • 南京醫科大學胃癌研究刊登國際期刊
    by scaffolding the chromatin modification factors PRC2, LSD1 and DNMT1」,這項研究指出,LncRNA HOXA11-AS可通過構建染色質修飾因子PRC2、LSD1和DNMT1的支架,促進胃癌細胞的增殖和入侵。
  • 血根鹼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逆轉EMT現象從而抑制結直腸癌...
    儘管目前化療,手術治療和放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有轉移的患者常對現有的治療不敏感,因而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結直腸癌患者非常需要新的治療方法,特別是針對增殖和轉移的治療方法。這一現象可以清新地通過H&E染色觀察到。進一步的體外和體內研究表明血根鹼對LoVo細胞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有抑制作用,可以減少EMT分子標誌物的表達。
  • JBC:多糖化合物通過抗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細胞機制進展
    以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而間接抑制腫瘤生長不失為一種優選方法,但是由於機體對抗血管生成抑制劑的耐藥性,尋找高效、低毒的抗血管抑制劑是癌症治療的熱點之一。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糖生物學及糖化學實驗室丁侃課題組對多糖的抗腫瘤作用機制進行了研究。
  • 一文匯總:長鏈非編碼RNA在惡性腫瘤化療耐藥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一文匯總:長鏈非編碼RNA在惡性腫瘤化療耐藥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 誰說ceRNA機制發不了高分文章
    本次給大家分享的文獻這是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關於circRNA的ceRNA競爭性機制的文章:譯:circTP63通過ceRNA作用機制上調FOXM1的表達促進肺鱗癌的發生circTP63通過ceRNA機制來促進肺鱗癌的發展進行逐一的剖析!
  • 精準時代到來,盤點胃癌的常見靶點及靶向藥物
    胃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4位,死亡率位列惡性腫瘤的第3位,多數胃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已處於晚期,儘管化療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可延長總生存期,但不良反應較突出。隨著靶向治療的興起,胃癌發生、發展分子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療逐漸嶄露頭角。
  • Cancer research:攜帶siRNA納米顆粒抑制三陰性乳腺癌轉移
    2015年5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Zheng-Rong Lu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針對β3整合素設計了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73期|邵遠主任醫師發現IMP3通過SMURF1途徑抑制前列腺癌細胞中PTEN表達從而促進前列腺癌發生發展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MP3 in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Molecular Cell 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David Tollervey課題組題為「Stress-Induced Translation Inhibition through Rapid Displacement of Scanning Initiation Factors」的研究論文
  • 胃癌癌前病變與早期胃癌的單細胞轉錄組網絡解析
    摘要中文:腸型胃癌的癌前病變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單細胞RNA-seq對胃癌癌前病變和早期胃癌(EGC)患者胃竇黏膜活檢組織進行測序,其中32,332個單細胞profile通過質控。然後,我們以不同病變的胃上皮細胞的細胞特徵及分子特徵為基礎構建了一個單細胞網絡。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四十一期|消化外科研究所蘇麗萍團隊發現腫瘤微環境中CAFs-腫瘤細胞參與胃癌侵襲轉移
    【Abstract】Gastric cancer (GC)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local invasion, distant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 Cancer Cell:新抑制劑幫助恢復p53腫瘤抑制因子功能治癌症
    癌細胞中的p53聚集體是一個癌症靶向治療目標,ReACp53或可用於此類癌症的治療  最近,來自美國UCLA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設計了一種多肽能夠阻止腫瘤抑制因子p53在癌細胞內的異常聚集,從而恢復p53的功能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 Cancer discovery:一基因突變可增強癌細胞對藥物敏感性
    2015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discovery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許多種癌症中出現的
  • Cancer Res.:阻斷異位表達ATP合成酶抑制肺腺癌增殖
    7月20日,Cancer Research雜誌在線報導,抑制異位表達在肺腺癌細胞膜上的ATP合成酶可誘導未摺疊蛋白反應,從而觸發細胞生長抑制。科學家早已發現癌症細胞膜上存在線粒體F1F0-ATP合酶的異位表達,但它是否在此情況下發揮功能性作用仍不清楚。
  • 是它是它就是它,一種新型lncRNA帶來的抗癌新思考 | Cancer...
    utm_source=other&utm_ 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2_DD_Cancercommun_Arti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cybNvdI1_sIPDS9Jzm5GkQ
  • 多篇文章解讀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發生的神秘關聯!
    我們都知道幽門螺桿菌是誘發很多胃癌病例的罪魁禍首,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揭示了該菌誘發胃癌的多種致病機理,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相關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在時隔四十年後的近日,來自日本金澤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幽門螺桿菌引發的炎症促進胃部上皮幹細胞增殖,進而引發胃部腫瘤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他們如何在此前研究基礎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新發現。
  • Diabetes:華人科學家發現AMPK抑制血管炎症分子機制
    2015年4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AMPK抑制炎症過程主要是通過對STAT1信號途徑的抑制實現的,同時這一過程依賴於磷酸酶
  • Cancer Cell|胰腺癌中p53突變對Ras信號持續激活的機制
    根據TCGA項目數據顯示,KRAS錯義突變可發生在超過90%的PDAC病人中,而TP53錯義突變及截斷突變亦可發生在高達70%的案例中【1】;這些驅動突變事件(driver mutation)在PDAC中的高頻率發生也得到了近期發表的癌症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的支持【2】。
  • Molecular Cell:磷脂酶C自抑制過程的普遍機制
    而磷脂酶活性的自抑制過程會得到Rho GTPases和異源三聚體G蛋白的減緩,它們激活的PLC-β2將通過活性中心取代起到阻礙作用的環狀結構,從而使得磷脂酶C能與底物-磷脂醯肌醇(黃色結構)結合。)G蛋白在TCR/CD3與磷脂酶C的結合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通過G蛋白可以使得PLC發生活化,從而激活磷脂醯肌醇代謝途徑。儘管PLC在多種信號級聯放大過程中都起著主導作用,但是PLC激活過程中的分子學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在2008年8月8日出版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上,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一組科學家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