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眼中的科學是神聖的,科學家更是崇高的。不得不說,公眾對於科學研究大多還處於「仰望」階段,導致很多科學現象無法理解,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不便。其實,科學很簡單,一些常見問題都是科學,電的產生、汽車製造、企業管理等,只要科學理論能被恰如其分地解釋,普通人都能理解。科學博客恰恰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2007年賽爾日報(Journal Cell)刊登了一篇題為《科學家們進入博客世界》的文章,其中提到由科學家和專業記者所寫的科學博客至少有1000個。目前博客的主要寫手仍然是學者,但已有記者開始撰寫科學博客和學術博客,成為科學傳播工作者。在谷歌學術搜索中可以搜索到很多科學博客的文章,文章主要討論並報導與同行評審文章之間的關係。
一個資深的博客要具備以下條件:簡短而有吸引力的題目、不斷更新的照片、不斷更新的內容、漂亮的外觀、公眾關注的話題、敘事清楚明了、實用性強。
實踐出真知
經驗對於科學博客格外重要。科研人員通常覺得寫論文難,而博客寫作恰好成為學術寫作的一塊磨刀石。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科學博客所使用的詞語不一樣。比如,科學家倘若不熟悉太平洋鮭魚的生命周期,他描述的用語就不會這麼專業(生活在鹽水中幼鮭魚的變化),也無法描述滲透調節或鈉鉀三磷酸腺苷酶。實踐出博客「著作」。馬裡蘭大學教授卡裡波爾(Kari Pohl)說:「隨著時間的積累,博客的文章越來越好。」
娜塔利(Natalie Sopinka)是溫莎大學環境研究院的博士後。她的實驗項目圍繞著小鮭魚,並且時常需要測量魚卵激素。閒暇時候,她會琢磨如何將小鮭魚的生活習性以博客的形式寫出來。她想以詩歌的形式寫出來,並且分享給公眾,使它們能激勵他人。在她的博客上(推特帳號:@PhishDoc)可以閱讀她關於水生物的詩歌。
文章質量是關鍵
當前博客的主要問題是文章質量還有待提高。在科學博客中,有時候博主還沒有來得及糾正錯誤就已經被誤解或誤傳了。雖然吸引讀者很重要,但不能以犧牲科學的準確性為代價。集成博客(Syndicated Blogs)建立起了科學家和記者之間的對話交流,這樣寫出的博客既能較好地敘事又不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博客同樣也是科研人員的一個媒體平臺,未來的方向是有更多的科學家通過博客分享他們的研究。人們正在想辦法告知公眾「自然科學是如何工作的」。當科學家作為一個團隊塑造「科學在公共領域的看法」時,他們也正在解決當前的問題,「科學引起公眾誤導時,公眾就會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到科學的決斷上。」
娜塔利(Natalie)在推特(Twitter)上與讀者有很多交流,她說,博客為促進科學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學術機構可以傳播科學信息。博客充當媒體,數據博客可以是一種媒體,數據「直接面向公眾」。同時,「社區式博客」或「博客團隊」已成為一種將世界各地的研究學者聚在一起的方式,他們可以通過博客這個平臺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歡迎個人轉發,機構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事宜:crispsmc@crisp.org.cn。
科學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秉承著全球視野,時代高度,歷史縱深,科技前沿的理念,致力於傳播科學共同體權威,理性,及時,準確的聲音,並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搭建科學傳播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