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線段垂直平分線的證明方法,你掌握幾種方法?

2021-01-11 走進數學課堂

我們從摺紙的過程中得到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大家知道這是不夠的,如何利用公理及已學過的定理推理、證明它?下面介紹它們的幾種證明方法。

要想證明PA=PB,可以考慮包含這兩條線段的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證明:∵MN⊥AB,

∴∠PCA=∠PCB=90°.

∵AC=BC,PC=PC,

∴△PCA≌△PCB(SAS).

∴PA=P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原命題的條件是「有一個點是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結論是「這個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反過來,如果PA =PB,那麼點P 是否在線段AB 的垂直平分線上呢?

方法一,證明:過點P作已知線段AB的垂線PC.∵PA=PB,PC=PC,

∴Rt△PAC≌Rt△PBC(HL定理).

∴AC=BC,

即P點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

方法二,取AB的中點C,過PC作直線.

∵AP=BP,PC=PC,AC=CB,

∴△APC≌△BPC(SSS).

∴∠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又∵∠PCA+∠PCB=180°,

∴∠PCA=∠PCB=90°,即PC⊥AB.

∴P點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

方法三,過P點作∠APB的角平分線.

∵AP=BP,∠1=∠2,PC=PC,

∴△APC≌△BPC(SAS).

∴AC=DC,∠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又∵∠PCA+∠PCB=180°,∴∠PCA=∠PCB=90°.

∴P點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

方法四,

過P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PC.

∵AC=CB,∠PCA=∠PCB=90°,

∴P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

從推理證明過程可知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的逆命題是真命題,我們把它稱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證明一的基礎上學習的,既是證明一的延伸,又為今後學習證明三打好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角平分線與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轉化經典代表
    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是: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融合成集合概念就是: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是,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的集合。
  •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有垂直平分線時常用的引輔助線方法技巧
    大家好,歡迎走進周老師數學課堂,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今天是2019年2月27日,我們分享的內容是有垂直平分線時常用的引輔助線方法。方法技巧我們在證題時,有垂直平分線,經常把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線段的端點連結起來,利用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來證題。真題求解例1.已知: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AD上一點A,連結AB、AC,G是AD上的一點,CF∥AB交BG的延長線於F,BF交AC於點E.求證:BG*2=GE·GF。
  • 初中數學最重要的兩條線: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深度檢測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下冊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這一章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已經學過的,實際上是一個複習和鞏固的章節,當然也有新的知識點。除了三角形以外,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兩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這可能是初中數學最重要的兩條線。垂直平分線在以前學軸對稱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學過,對稱軸就是一條垂直平分線。
  • 數學老師手寫版,初二數學下冊《三角形的證明》複習及典型例題
    北師大版初二數學下冊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本章節主要包括四項內容: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這一內容既是新課,也是複習章節,知識點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都很重要,學完之後要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
  • 初中數學:角平分線的4種輔助線(方法總結,講練結合)
    前言:中考高頻考點系列是筆者根據近兩年中考的趨勢及熱點,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中考經常出現的題型,進行了歸納總結,要想在中考時取得好成績,這些都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本篇重點講解「角平分線的四種輔助線」。
  • 七年級數學思維導圖,你能通過這6幅圖學好七年級數學嗎?
    我們將要學習七年級數學下冊,對於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要學哪些內容?怎樣學好七年級下冊數學呢?我想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兩個問題,讓我用6張圖告訴你答案。我們首先學習「相交線和平行線」,這章我們將對相交、垂直、平行、平移等知識有深入的了解,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與解決。
  • 八年級數學勾股定理的應用學生要學好,需把這七個題型掌握牢
    八年級數學下冊中的勾股定理,是初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定理,它體現了「數」與「形」的完美結合。應用勾股定理,可解決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許多實際問題。這部分知識學生是否學好,就要看這七個題型學生是否掌握牢。一、利用勾股定理在數軸上表示無理數。
  • 數學學習方法-證明直線的平行或垂直
    1、證明兩條直線平行的主要依據和方法:   ⑵ 定義、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平行。   ⑵平行定理: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⑶平行線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內錯角或同旁內角),兩直線平行。   ⑷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
  • 初一數學:證明三角形中線段間的位置關係有點難?掌握這方法簡單
    證明線段間的垂直或平行關係是初一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為直線AC上一點,ME⊥BC,垂足為E, ∠AME的平分線交直線AB於點F。
  • 八年級數學期中模擬試卷,掌握各知識點的考試範圍,做到知己知彼
    學習有方法,解題講技巧。八年級下冊數學上半學期學習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及平行四邊形,在學習中需要循序漸進;掌握各個知識點的考試範圍及考試題型,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二次根式的學習,掌握相關的性質及解題思路是關鍵;根據二次根式的性質意義,被開方數大於等於0;根據二次根式的性質化簡二次根式。幾何部分根據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結論,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即可得出結論,由矩形的性質得出∠BAD=90°,AC=BD=4,由勾股定理求出BC,矩形的面積=AB×AD,即可得出結果。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軸對稱圖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軸對稱圖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幾個基本概念:   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中垂線)、點到線的距離   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軸對稱圖形涉及一個圖形;對稱軸是一條直線而不是線段;正n邊形有n條對稱軸;   2、相關定理   (1)在軸對稱圖形或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中,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
  • 七年級下數學培優:軸對稱中的數學思想(建議學有餘力學生學習)
    七年級下學期的數學中,學生很多都重點關注全等三角形和變量,認為這是重點又是難點。往往會略軸對稱和等腰三角形這一部分,認為知識點少且一目了然,節本上的題目也非常簡單,複習的時候一帶而過。其實,在七年級下冊的數學知識中,軸對稱和等腰三角形部分後續的應用和考察方式靈活多樣,且可以和相似、四邊形、圓、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知識綜合靈活的結合在一起,是最值問題的一個重要解決策略。並且學生最覺得難做的摺疊問題,其本質也是軸對稱。
  • 七年級下冊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有五個重難點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七年級下冊數學的內容,教學大綱要求: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意義,熟練掌握各象限內點的坐標特徵;掌握一些特殊點的坐標求法。下面分享這章的幾個重難點,幫助大家提高學習效率。平面內兩條有公共原點,互相垂直的數軸組成了平面直角坐標系。
  • 初中數學:19種有關三角形的輔助線方法歸納,結合例題實戰演練
    初中數學:有關三角形的輔助線方法歸納,共是19種類型,結合例題實戰演練,適合想要提升自己解題能力的同學。輔助線的使用對大部分初中同學來說是難以逾越的一條鴻溝,難度大,無從下手已經成為常態,今天唐老師帶大家一起搞定三角形有關的輔助線使用方法。
  • 初中幾何常見輔助線之口訣,實用(角平分線)
    一 初中幾何常見輔助線口訣人說幾何很困難,難點就在輔助線。輔助線,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還要刻苦加鑽研,找出規律憑經驗。三角形圖中有角平分線,可向兩邊作垂線。也可將圖對摺看,對稱以後關係現。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來添。角平分線加垂線,三線合一試試看。線段垂直平分線,常向兩端把線連。
  • 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正五邊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公式:正五邊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正五邊形   正五邊形的畫法常規畫法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   ①作線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線交於K。
  • 八年級幾何輔助線模型之「角平分線四大模型」模型三
    上幾篇文章已經分享了角平分線的前兩種模型,一是向角的兩邊做垂線,另外一個是在角的一邊截取構造全等三角形,實現線或角的轉移。今天就要分享的是角平分線的第三種模型,就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來構造全等三角形,將等腰三角形的和角平分線的模型聯繫在一起。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形易錯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形易錯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易錯點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的特徵與區別。   易錯點2:三角形三邊之間的不等關係,注意其中的「任何兩邊」。求最短距離的方法。
  • 中考數學——角平分線的做法及性質
    那麼為什麼OP是角平分線呢?如圖4所示,OM=ON,MP=NP。下面我們證明OP平分∠AOB。證明:在△OMP和△ONP中, OM=ON,∵ MP=NP, OP=OP,∴ △OMP≌ △ONP(SSS)∴∠MOP=∠NOP即:OP平分∠AOB,所以OP是角平分線。
  • 全等三角形證明方法歸納,典例詳解幾種輔助線做法,含思路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應用:運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兩直線垂直等問題,同時能通過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進而證明兩條線段間的位置關係和大小關係.而證明兩條線段或兩個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幾何證明的基礎.在證明的過程中,注意有時會添加輔助線。以下通過典型例題的方式詳解五種常見輔助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