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用錯的20個成語,測測看你都會用不?

2021-01-15 新華網

1、曾幾何時


【解釋】:表示「過去沒有多久」

【示例】: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期,臺灣的不少報紙都有文史版……但曾幾何時,這些文史版都統統砍掉了……

【誤用】: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糟糠之妻


【解釋】:糟糠: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過患難的妻子。

【示例】: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誤用】:常被誤用為長得醜陋的妻子


3、久假不歸


【解釋】: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示例】: 圖書館嚴肅批評了久假不歸的讀者。

【誤用】:很容易讓人理解為長期請假不歸。


4、五風十雨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示例】:五風十雨天時好,又見西郊稻秫肥。

【誤用】:常被誤用為颳風多、下雨多。


5、走馬觀花 


【釋義】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 

【示例】展會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是走馬觀花,略看一遍。 

【誤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6、一文不名


【釋義】: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名:指錢幣發出聲響,一文不名就是口袋裡沒有一文銀元可發出響聲,意即清貧,身無分文。

【示例】:毒品害得許多人家徒四壁,一文不名。

【誤用】:常錯用於代替「一文不值」,指一點價值都沒有,後指人無用。


7、不忍卒讀


【解釋】: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示例】:小說主人公的命運太悽慘了,一身疾病,孤苦伶仃,流落荒野……讓人不忍卒讀。

【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以為貶義詞,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示例】:喜訊傳來,首都萬人空巷,人們興高採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遊行。

【誤用】:常被誤用作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9、七月流火


【解釋】: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詩·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來,寒天將至。

【誤用】:常被理解為七月驕陽似火。


10、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鑽研,終會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誤用】:常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11、明日黃花


【解釋】: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來源只有報紙、收音機,當他們斷斷續續地傳到人們耳朵裡時,早已是明日黃花了。

【誤用】:常被誤寫作「昨日黃花」。


12、不學無術


【解釋】: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示例】:他不學無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誤用】: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13、首鼠兩端


【解釋】: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

【示例】:你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這樣猶豫不決、首鼠兩端的。

【誤用】: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14、石破天驚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出人意料,有難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示例】:這篇文章意義不大,作者所提並非什麼石破天驚之見。

【誤用】:常誤與「排山倒海」等連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5、相敬如賓


【解釋】:特指夫妻相敬相愛,與「舉案齊眉」含義類似。

【示例】:父母一生相敬如賓,是夫妻的典範。

【誤用】:誤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關係之間。


16、求全責備


【解釋】: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示例】: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麼求全責備?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17、身無長物


【解釋】: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

【示例】:逃難至此,他已是身無長物,十分落魄。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8、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以揣測得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示例】:他是個胸無城府的人,很是單純坦率。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19、危言危行


【解釋】:危:正直。指的是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示例】:《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


20、罪不容誅


【解釋】: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殘忍、情節非常惡劣,社會危害極大,罪不容誅。

【誤用】:常被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來源:新華網江西頻道綜合自人民日報微博、百度百科等

相關焦點

  • 【漲姿勢】最容易用錯的20個成語,測測看你都會用不?
    【示例】: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誤用】:常被誤用為長得醜陋的妻子   3、久假不歸  【解釋】: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示例】: 圖書館嚴肅批評了久假不歸的讀者。  【誤用】:很容易讓人理解為長期請假不歸。
  • 【夜讀】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用錯過的(收藏)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朋友們肯定用錯過!【誤用】: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不刊之論【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 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成語的詞義也是經過歷史的變遷變得大不相同。所以,在成語這方面要是不認真學習,就會導致一些成語的解釋弄混淆掉。今天魔方小編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趕緊收藏起來。
  • 這些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意思南轅北轍,用錯了,語文分數銳減
    下面這些成語,最容易讓人產生望文生義的感覺!趕緊看看你被哪些成語的字面意思給「騙了」。1.文不加點:不是句子不加標點符號的意思。比喻寫作寫得很快,一蹴而就,不用塗改就寫成。2.明日黃花:貶義詞,不是指美好的事物。不是明天的花朵,而是指過時的或沒有意義的事物。3.高山流水:指的是樂曲高妙,自然風光美好,也用來形容知音,知己。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最近我看了一個調侃文科生的段子,一個高校老師寫道,文學院的學生寫起文章來,幾乎篇篇都會用到「弔詭」「異化」等詞,試圖營造出一種哥德式的陰謀論效果。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這麼咬文嚼字,但是偶爾能用上幾個成語,還是能顯出一些「文學氣息」,不過據官方統計,我國有10個成語成語常被人誤用,你用錯過嗎?
  • 漲知識,生活中38個稍不注意就用錯的成語,小成語大道理
    生活當中,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賣弄文採的事,譬如出口成章裡啪拉口中甩出一溜成語警句來,用得好無可厚非,只不過萬一說錯了,那就真成了「豬鼻子插蔥--裝象」囉!基本功很重要,以下38句生活中易用錯的成語相信對文秘新手會有些幫助。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
  • 這些成語如果用錯了,就會鬧出大笑話了
    用錯對象與褒貶誤用(一)易用錯對象成語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恰當的兩項是(  )A.眾多的山峰,高峰峻骨,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恰當的兩項是(  )A.每個人都會死,但死有所不同。我情願為人民的利益而死,這樣才死得其所。
  • 成語罪不容誅,意思到底是該誅還是不該誅?用了十幾年都用錯了!
    有這麼一個成語,罪不容誅,字面上理解,此人犯下的罪過尚未達到誅殺的程度;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此人犯下的罪,就是誅殺他九族都不能抵消他的罪過。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得不說中國文化的確是博大精深,很多成語或者詞語都不能看表面意思,比如空穴來風,萬人空巷什麼的,都是及其容易用錯的成語。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誰知她剛一讀完,孫女兒就皺起了眉頭,糾正奶奶說:奶奶你讀錯啦,第三個字念「guān 」,不念「lún 」!奶奶詫異地瞪大眼睛,有些摸不著頭腦,直到妞妞打電話去向媽媽求證,奶奶才承認的確是自己才疏學淺了。
  • 這60個常用成語,據說80%的人都用錯!來看看你錯了嗎!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 三人成虎 【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 高考中哪些成語容易出錯?注意以下幾點,高考成語選擇題妥了!
    語言文字運用的選擇題包括成語、病句等。我們今天就來重點說說關於成語選擇題的那些事兒。如果你正好需要,就請接著往下看吧~做成語選擇題的時候要注意「六個看」。常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有:休戚相關、空谷足音、汗牛充棟、耳提面命、三令五申、巧奪天工、嶄露頭角、十室九空、含英咀華、鼎力相助、椿萱並茂、搖旗吶喊等2.看詞義,忌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就是指不了解成語的確切含義,僅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造成不確切的理解
  • 這些容易理解錯的英文表達,你用對了幾個?
    尤其是在學一些地道的口語表達時,很多都是表面看一個意思,深究下去才知道實際是另一個意思。之前小編介紹了很多短語表達都是這樣的,今天照舊,為小夥伴們繼續分享一些容易將意思理解錯的英語表達。1、Please call my cell phone.注意,這個表達是不是大家常用的呢?
  • 這60個常用成語一直被誤用!據說80%的人都用錯過!
    想要出口成章、妙筆生花,成語儲備不能少。但用錯了就會適得其反 ,比如這篇火爆全網的小學生作文:所以你以為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寫文章時想用成語,可提筆就寫錯字?是時候鞏固成語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了。
  • 龍洋用錯了一個成語,將辛棄疾原意弄反了,王國維聽到後都會生氣
    青春年少的時候,奮鬥是「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兩鬢如霜的時候,奮鬥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奮鬥讓人生更加完整、更加成熟,也讓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聽她引經據典,情景交融,毫無違和感,已經有「小董卿」的氣勢!當然,在看到龍洋成長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她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這些不足雖然很微小。
  • 乾貨:用幾十個例子,教你把成語譯成「如花似玉」的英文表達!
    那麼遇到成語,我們應該如何翻譯呢?最重要的是語境。沒有語境談成語翻譯沒有意義的。下面就給大家講述成語翻譯那些事兒!其一、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比如分門別類、躡手躡腳、名副其實、人才濟濟其二、不完全一致,含有比喻、借代、指代等用法,但不含有複雜典故,容易理解。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
  • 高中語文成語題如何不丟分?這12種辨析方法學霸都在用
    顯然,這是因對成語「一衣帶水」錯誤的理解而導致地錯誤運用(如果說在此句中還勉強能講得通話,那也絕不是成語意義了)。這個同學把「一衣帶水」看作主謂結構,理解成「一件衣服還帶著水」;而實際上「一衣帶水」是偏正結構:「一」是用來修飾「衣帶」和「水」的,成語本身是個不含比喻詞的比喻,指像一條衣帶那樣窄的水,形容很窄水面的間隔。如我們常說「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火了,百字作文藏了14個成語,自嘆不如
    那是因為人們用錯了成語,原成語叫做「五味雜陳」,形容人的心情不好受,各種滋味一起湧上心頭。不過,在你不知道的時候,人們已經用「五穀雜糧」和「五味雜糧」這兩個詞替代了五味雜陳,實力演繹用錯了成語有多尷尬!「我的心情,五穀雜糧。」「男朋友明天就要回去了,好捨不得他,心情五穀雜糧。」
  • 泡菜罈子容易生花,而且泡出來的菜不脆,可能是你用錯了水!
    泡菜罈子容易生花, 而且泡出來的菜不脆, 可能是你用錯了水!很多家庭自己都有醃製泡菜的習慣,這樣吃起來很方便,而且泡菜是酸的,吃起來特別開胃。用它來做輔料炒菜也好,單吃也好,有時候下酒也是很合適的。那這個時候,你是不是得注意一下,可能是你自己在加入泡菜罈子的水用錯了。對於四川和湖南來說,可能家家都離不開泡菜,但是現在不僅只有這兩個地方會有泡菜,全國各地的很多家庭,他們也在家裡自己做泡菜。說起做泡菜,其實他的方法步驟都是很簡單,而且也很單一,就是固定的那麼幾個操作方法,卻還有很多家庭,最終自己的泡菜還是失敗了。要不就是生花,或者是直接整壇壞掉,或者自己泡出來的泡菜是柴的,不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