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例人造生命早已誕生,為啥一直進展緩慢?

2020-12-05 時空通訊

早在2010年,一支美國科學團隊就宣稱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並把它命名為「人造兒」。

這就是人類用現代科技製造出的生命,雖然它僅僅是一個單細胞細菌。

生命的誕生比任何產品的製造都要複雜困難,因為任何產品也沒有生命精細,上至太空梭,下到人工智慧,都不如一粒大米來的複雜和完美。

這是因為生命的誕生經歷了幾十億年的孵化和進化演化,大自然的風風雨雨對每一種生命都進行了漫長時期的雕琢和修飾,才有了今天千姿百態的生命。

不管是一株小草,還是一隻螞蟻,一頭大象,還是一隻老虎,以致到萬物之靈的人類,都是幾十億年大自然雕琢的結晶。

生命的起源現在有幾種說法:一種是天外來客。宇宙已經有138億年的壽命,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很可能在地球沒有形成之前,就有生命存在於宇宙,後來這些生命滅亡了,但還殘留著一些微生物孢子等漂浮在太空。這些生命種子就是地球原始生命的來源;第二認為即使天上沒掉生命下來,也至少掉了有機物下來,為地球生命演化提供了基礎,縮短了時間。現在人類在太空星雲中發現幾十種有機物,支持了這種說法。

還有一種是科學界認同度較高的說法,就是生命是地球土生土長的,從原子發展到小分子,再發展到大分子,有機大分子,然後合成胺基酸、蛋白質,最終形成了脫氧核糖核酸,誕生了第一個細胞,生命出現了。

這個土生土長的時間經歷了數億年,現在考古發現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出土於澳大利亞的藍藻,距今已有37億年。

這說明地球從生成到誕生出這種原始生命,經歷了將近10億年的時間。

而真正的生命大爆發是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突然湧現了各種各樣的動物,主要有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等動物,形成了多種動物門類「集體亮相」的局面。

其實這種爆發說明了生命醞釀已經到了一個成熟階段,從最原始的藻類生命進化演化到動物植物的大爆發經歷了30億年的時間。所以今天的一切生命都源自於最早那個細胞,最早那片藻類。

而人類幾百萬年前才漸漸從動物中脫穎而出,真正產生對大自然規律認識的現代科學才有幾百年,真正對生命基因遺傳的認識才有幾十年。

而現在已經能夠從細胞和基因層面改造和修飾生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生命是什麼?就是活的化合物。怎麼個活法?就是能夠自己從大自然中汲取養分,供自己成長和繁殖,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的生物,其含有最重要的物質就是生命遺傳密碼~DNA。

其實人類對生命的認識依然還很膚淺,前面所說的製造出了生命,其實遠非真正意義上的「人造生命」。

這個細胞的製造過程,首先科學家們從某種絲狀支原體細菌中,將其染色體解碼,然後利用化學方法重新排列了其DNA,就是提取出4個DNA鹼基,即A、G、C、T,,將它們重新組合配對,形成一個新的基因組,就可以組裝出新的生命了。

但這種基因組只帶有遺傳信息,無法自主存活,必須生存於一個細胞裡。這個能夠讓基因組存活的細胞環境非常複雜,現在人類還無法掌握製造,科學家們只得把一個名為山羊支原體的細菌細胞掏空,把自己合成的DNA放進去,使這個細菌成為另一種叫「蕈狀支原體」的生命。

僅此而已,J·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就經歷了15年努力,花費了4000萬美金,才獲得成功。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並不是完全從無機到有機再到生命的製造過程。首先其DNA鹼基對取自於某種絲狀支原體細菌中,並非造出來的;其次這個細胞外殼極其營養液也是藉助山羊支原體細菌。

而地球生命從無機到有機,再到生命誕生的最難部分,就是從有機物到脫氧核糖核酸轉化,再到細胞的形成。

所以這項研究實質上還只是對生命的修飾改變和重新組合,雖然形成了新的物種,並非真正的「製造」。真正的人造生命還有許多密碼沒有解開,距離我們還很遙遠。

但如果真正的人造生命可以隨意製造出來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造生命既不是克隆生命,也不是對基因的修飾,而是憑空製造出新的生命,無數能夠自我繁殖遺傳的新物種將進入生態圈,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毀滅人類。它將帶給人類一系列的利益、倫理、安全、恐怖等諸多問題。

所以當第一個所謂人造細胞誕生時,就引起了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高度關注,下令對這個事件進行風險評估,並敦促生物倫理委員會做好督察和報告。

歐巴馬要求:「評估這項研究將給醫學、環境、安全等領域帶來的任何潛在影響、利益和風險,並向聯邦政府提出行動建議,保證美國能夠在倫理道德界限之內,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此研究成果帶來的最大利益」。

所以,人造生命不但任重道遠,還要非常慎重對待。但時空通訊確信,人類掌握生命密碼,完全製造出生命的那一天終將到來。

時空通訊專注於來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發表的所有文章均屬原創,請尊重作者版權,謝謝關注支持。

相關焦點

  • 《自然》邀專家評價「人造生命」誕生
    八位不同專業領域專家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美國生物學家Craig
  • 美誕生世界首個「人造生命」
    綜合外媒21日報導,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世界首個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人造生命細胞,人類的能力已拓展到可以「操縱」自然界。不過這一科技突破也引來不少詬病。美國總統歐巴馬下令在下周舉行聽證會討論這一問題。
  •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體 顛覆人類生命本質
    2010年5月20日,美國私立科研機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誕生
  • 2010全球十大科學新聞:人造生命誕生(組圖)
    年終特稿 《環球科學》版   2010全球十大科學新聞出爐   即將過去的2010年,經歷了許多重大科學事件:人造生命的誕生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墨西哥灣原油洩漏則給當地生態帶來滅頂之災;而曾被認為只在微觀世界存在的量子效應也能用肉眼看到了……經過編輯初選
  • 人造生命
    人造生命  是不是有可能給每個人背上都接種上葉綠素?1818年,「科幻小說之母」瑪利.雪萊筆下的生物學家,在一個雨夜終於組裝出了一個「人」,並激活了他的生命。  今年7月8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納耶尼亞教授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地將人胚胎幹細胞誘導為「人造精子」。一個多月後,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宣布,如果不出差池,「人造生命」年底就將誕生。  人類對於生命起源、生命的秘密始終充滿好奇。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人造肉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
  • 「人造生命」誕生引爭議 科學家被指「扮演上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人造生命  一項實驗結果立即引起全球的關注。有人認為它預示著生命科學可能進入新紀元,也有一些嚴厲的批評者指責實驗的操縱者「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辛西婭」來了  總有人試圖解答生命的起源。
  • 世界胚胎學家日,向捧起生命的第一雙手,致敬
    世界胚胎學家日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天使,在默默用自己的雙手開啟生命的密碼1978年的今天,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誕生。如今她已經42歲而且自然懷孕生育了兩個健康的孩子。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自1978年以來,全球已有超過
  • 刷屏的「人造生命」酵母有何應用?兩千頁紙記錄其誕生過程
    與天然釀酒酵母菌含有16條或32條染色體相比,「人造生命」菌株僅含有一條「超級染色體」,更容易進行遺傳操作,可根據需要,設計改造成定製版的菌株。因此,這一特殊菌株是重要的科研資源和研究工具。覃重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已對相關菌株申請專利。
  • 人造太陽「現身」!好好的太陽,為啥還要人造呢?
    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在地球上建造一個裝置,模擬太陽發光發熱釋放能量,一勞永逸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 為啥非要造個太陽? 這一切,可以回到我們熟悉的能源問題—— 我們人類從生產到生活,各種活動無一不需要能源。 可地球上的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的,比如我們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大概只能用幾十年到百來年不等。
  • 從人類基因組到人造生命:克雷格·文特爾領路生命科學
    這是一個山羊支原體Mycoplasma capricolum細胞,但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卻是依照另一個物種即蕈狀支原體Mycoplasma mycoides的基因組人工合成而來,產生的人造細胞表現出的是後者的生命特性。這是地球上第一個由人類製造並能夠自我複製的新物種。Craig Venter的團隊將這一人造細胞稱作「Synthia」(意為:合成體)。
  • 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的誕生簡史
    195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查爾斯·湯斯(Townes)對微波的放大進行了研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微波激射器",即"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的理論。湯斯在這項研究中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因此他的這項成果被人們起了個綽號叫做"錢泵",說他的這項研究花了很多的錢。
  • 郭繼衛:「人造生命」能否帶來軍事變革
    人造生命元年  2010年5月20日,美國基因研究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誕生,這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細胞,也是第一種以計算機為父母的可以自我複製的生物。它有一個富於魅力的名字:辛西婭(synthia,意為人造兒)。  一石激起千重浪。
  • Science:重大進展!構建出人造葉綠體,比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更高效!
    【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 世界衛生組織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達到4441013例。全球範圍內,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00012例,達到4525497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336例,達到307395例。
  • 人造生命的得到與風險
    克萊格凡特研究所數十名科學家歷時十餘年,花費四千萬美金,終於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能自我複製的人造生命,之後該成果在《科學》上發表。歐巴馬得知後第一時間要求美國國家生命倫理委員會在本周舉行聽證會,「評估此研究將給醫學、環境、安全等領域帶來的任何潛在影響、利益和風險……保證美國能夠在倫理道德的界限之內,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此研究成果帶來的利益」。
  • 中國第一塊人造肉誕生,培養20天產出5克,豬肉自由不遠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如今百度上已經出現了關於「豬肉什麼時候能降價」的詢問。豬肉作為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類,原本需求量就非常大,但因為豬瘟病毒的擴散,導致很多小豬仔還未長成時便得病死去,再加上自2015年以來,為遵循環保政策,全國各地都陸續關停了不少養豬的小作坊,如今該做法的影響,也終於「反饋」到了市場上。
  • 表面存在緩慢移動「物體」,俄專家:未知生命
    不過在如此微小的太陽系中,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在宇宙的角落是否也存在等同人類的高智慧生命呢?這是科學家一直苦苦追尋的目標,不過大家都知道,目前人類科技有限,想要飛躍太陽系幾乎是辦不到,因此更多將目標轉向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而金星作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它的關注度也是日益高漲。
  • 人造生命引發安全倫理擔憂
    美國科學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並將它命名為「人造兒」。虛擬的弗蘭肯斯坦博士所言也許正是領導這項研究的克雷格·文特爾在面對新生命體時的心聲。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類科學中最神秘且最令人嚮往的未定之謎。人類對生命的創造意味著什麼?如何控制這些能自我複製的人造生命?人類能製造出更高級的生物嗎?誰能擁有人造生命基本工具的專利權?
  • 合成生物學:人造生命的起點?(圖)
    合成生物學:人造生命的起點?  5月20日,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在《科學》上公布了創造出歷史上首個「人造單細胞生物」的消息。  5月20日,《科學》雜誌上公布了文特爾的最新成果:他在實驗室中通過化學合成「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的DNA,並將其植入去除了遺傳物質的山羊支原體體內,創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單細胞生物」。這個被命名為「辛西婭」(Synthia)的生物立即給公眾帶來了驚嘆、爭議和恐慌。  但在學術沙龍上,多位專家指出,媒體中廣為使用的「首次合成人工生命」之說,並不準確。
  • 玻璃——因人類文明而誕生發明的最古老人造材料之一
    玻璃是人類隨著文明的誕生而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從世界範圍看,人類最早發明的金屬器是青銅器,青銅即銅錫合金,產生於公元前40世紀末的兩河流域,最早的鐵器發明於公元前15世紀的小亞細亞。而玻璃器的發明則介於青銅器和鐵器之間,大約誕生於公元前25~前23世紀的兩河流域,距今起碼有4000餘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