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個月前席捲小半個地球的伊波拉(Ebola)疫情嗎?或許您還未曾耳聞,但是這可是讓世衛組織(WHO)都如臨大敵,拉響了最高級別的警報——這種等級,有史以來僅被使用過4次而已。
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讓人毫無防備,那種鋪天蓋地的局面讓人聯想到了被支配的恐懼……
前幾日宣布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剛果投入研究的四種針對伊波拉病毒的藥物中,其中兩種被證明更加有效。兩種新藥可使伊波拉病患的存活率提升至90%以上!
剛果是此次是深受伊波拉侵害的重災區,來自前線的成功可謂是為全世界帶來了希望。可以想見的是,伊波拉不僅不會再登上緊急警報的列表,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也不會再「談埃色變」,因為它即將變成一種可治癒,可治療的疾病。
籠統地說,伊波拉是一種在熱帶地區滋生蔓延的病毒,對於長居氣候溫和之地的大部分來說可能不太熟悉,那麼小編就給您奉上小科普⬇:
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體液接觸或與受汙染環境的接觸;可在人和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以及人和死去的病人屍體間高度傳染;
致死率:一旦確診患病,死亡率高達90%;
病情表現:發病初期—發高燒、肌肉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後是嘔吐和腹瀉、嚴重的內外出血體徵;最後直至死亡。
伊波拉病毒主要在西非地區爆發,2014年至2016年西非伊波拉疫情造成的人數死亡已經超過1.1萬人。2019年伊波拉席捲剛果,截至3月底死亡人數已高達1888人。
2019年7月,世衛已將這次的伊波拉爆發升級為全球緊急衛生事件,而且這是歷史上第二嚴重的伊波拉疫情!
伊波拉病毒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不幸的是,截至2019年8月中旬前,醫學界並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和疫苗。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談埃色變」的原因。
旁人只知藥品成功研發的喜訊,可是探索過程之艱辛卻鮮少被提及。
由雷根龍製藥公司生產的REGN-EB3和mAb114,是由伊波拉康復者身上提取的抗體並進行醫學研發的成品。REGN-EB3和mAb114均是單克隆抗體的混合物,可與伊波拉病毒的表面蛋白結合,從而阻斷了病毒蛋白對人體細胞的侵害。
兩種藥的醫學試驗從2018年11月21日開始,研究人員對681名伊波拉患者進行藥物對照試驗,使用REGN-EB3治療的患者存活率高達94%,使用mAb114的存活率也有89%。
世界衛生組織應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就藥物的成功研發在8月14日舉行了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這個好消息的同時,感謝參與藥物研發的人員,抗病一線的工作者和所有志願者,也為所有因伊波拉而犧牲的病人和工作者默哀。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雖然疫苗的成功研發是人類抗埃路上的一大突破性進步,但完全控制伊波拉病毒似乎非常困難。
由於太多的病人遠離治療中心,使他們失去了及時治療的最佳時間,且西非地區較為落後,消息堵塞,多數人無法及時了解新治療法的好處。西非的暴力活動和內亂也使當地的醫療設施遭到破壞,從而為醫護工作帶來了困難。可以說,新藥的成功研發只是一個開始,如何在西非大範圍的有效治療才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伊波拉新藥的成功研製是人類醫療史上的裡程性突破。隨著醫療技術和水平的不斷提升,曾經駭人聽聞的各種高風險疾病都將會被人類所戰勝。感謝所有為醫療貢獻和獻身的工作人員!
本期互動 您可曾對這種致命病毒有所耳聞? 敬請留言 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