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新藥依達拉奉獲批,樊東升教授權威解讀

2020-12-03 醫脈通

依達拉奉治療ALS新突破


美國時間5月5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新藥依拉達奉上市,用於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它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被認為能夠緩解氧化應激的影響,而這可能是ALS發病和病情發展的關鍵因素。


依達拉奉由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給患者,通過靜脈輸液給予。一療程需連續進行6個周期,除初始治療周期,每日給藥,持續14天,隨後為14天的無藥物治療外,其餘周期的治療方式均為在14天內給藥10天,隨後14天不使用藥物。


在一項於日本進行的為期6個月的臨床試驗中,依達拉奉顯示出治療ALS的療效。在試驗中,137名患者隨機接受依達拉奉治療或安慰劑治療。在實驗的第24周,對患者進行日常運動能力的臨床評估,與對照組相比,接受依達拉奉治療的患者在日常運動能力方面下降較少。


對於此次依達拉奉獲批,引用該領域的一名醫生Jean-Matine的話來說,這不是終點,因為它將吹響ALS治療藥物研發的號角。無獨有偶,美國的ALS Advocasy協會也發聲,宣稱我們再也不會等上22年這麼久了,因為它的出現,將使該領域下一個新藥的研發時間縮短。


國內ALS診療研究現狀


依達拉奉的獲批,對於國內ALS的治療現狀究竟有什麼樣的借鑑意義呢?我們第一時間聯繫並採訪了國內ALS領域的頂級專家——樊東升教授。


專家簡介



樊東升,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及博士後導師,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科主任、北京大學神經病學學系主任。曾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2002—2012)。兼任世界卒中組織(WSO)董事會成員、中華神經病學會副主委、中華神經病學會肌電圖與臨床生理學組組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自由基醫學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ALS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1. 中國的ALS患者有多少?中國ALS近年來的流行病學特點?中國的ALS患者的疾病特點和國際有什麼異同?


目前尚無基於人口學上的統計,但流行病學有過相應研究。中國ALS患者的特點有:

1. 患者更年輕,世界上ALS患者的起病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而中國的ALS患者則普遍在50歲左右。

2. 生存普遍較長,中國ALS患者以出現球部肌肉功能障礙,存在吞咽困難和構音障礙起病的類型,僅不到為20%,加上患病年紀較輕,因此生存狀況相較國際上同類患者,普遍較長,總體上預後相對較好。


2.在中國,醫患對這個疾病認知狀況如何?臨床上,對於ALS的診斷,目前有哪些方法?


疾病的醫患認識方面,信息仍不對稱。ALS在2014年的冰桶挑戰後更為熟知的名字是「漸凍人」的稱呼,這實際上是我國臺灣地區的叫法,內涵並不嚴格。漸凍人取自ALS症狀中,逐漸喪失行動能力的特點,但很多神經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肌營養不良等疾病也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因此「漸凍人」實際上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但同樣受益於冰桶挑戰,「漸凍人」的稱呼目前已特指ALS疾病,因此儘管ALS作為罕見病中的一種,但冰桶挑戰對ALS疾病的認知推廣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到疾病晚期,患者的症狀非常明顯,不存在診斷困難,但晚期的診斷對於治療而言,意義已不大,故ALS的診斷重點聚焦在疾病早期,目前臨床上比較重要且有一定早期診斷意義的檢查手段是肌電圖,其他的重要檢測如腰穿檢測腦脊液中的NSL,是新近很重要的生物標記,但還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目前臨床上進行的各種化驗檢查更多用於鑑別診斷。


3. 資料顯示,您是ALS專家協作組的副主任委員,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該學術組織的發展情況和工作內容嗎?


ALS協作組是由北京協和醫院崔麗英教授牽頭的一個自發性學術交流組織,距今已經有十餘年的時間,從開始的協和醫院、北醫三院、301醫院等幾家醫院,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幾十家醫院的一個臨床協作以及學術交流的大平臺,一直致力於ALS的學術推廣和交流,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4. 中國ALS患者的具體治療方案目前有哪些?在研的新藥計劃呢?


ALS的治療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非藥物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包括有:


1. 早期的營養支持,我們知道ALS是一種能量消耗性疾病,因此前期的營養支持對疾病的轉歸,病人的預後作用明顯。比如,我們常見的體重指數BMI對於ALS患者預後的就很有參考價值,有研究表明BMI指數較大的患者,疾病的轉歸與預後較好,而短時間內BMI指標下降較快的患者,往往疾病進展迅速。


2. 呼吸支持,在ALS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體內缺氧狀況與轉歸關係十分密切,如最新研究顯示那些有夜間睡眠呼吸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會加劇ALS的發展,因此對於患者我們常建議早期使用家用無創呼吸機,這並不意味著患者的呼吸已有問題,而是一種積極改善潛在慢性缺氧狀態的治療與緩解手段,從而起到延緩ALS疾病的進展治療作用。


藥物治療方面,常年來,明確有效的藥物,也是美國FDA唯一批准的藥物只有利魯唑,每年雖然有很多其他藥物在臨床研究階段,但一直沒有真正在臨床獲得成功,因此,此次依達拉奉的獲批,終於給臨床上ALS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5.日本、韓國2015年依達拉奉獲批了ALS適應症,現在美國FDA也批准了依達拉奉作為的ALS新藥,對此您有何評價?你認為這款藥物是否也適用於中國患者?


依達拉奉的作用機理是清除自由基,目前主要應用於腦血管方面,用於消除缺血後細胞內產生的自由基,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由於其清除能力較強,因此對於緩解內質網機能障礙,保護神經的缺血缺氧損傷有一定的作用。


2003年我就在國內做過相應的臨床研究,證明該藥對ALS患者是安全的,結果發表在《中國現代神經病學雜誌》上,由於該研究是單中心試驗,研究對象較少,尚無法得出依達拉奉治療ALS有效的結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除腎功能不全,腎臟代謝障礙的患者不適宜使用依達拉奉外,我們的研究顯示,依達拉奉在用於治療中國ALS患者的安全性方面沒有問題。


2015年6月,日本批准了依達拉奉用於治療ALS後,依拉達奉在韓國也很快獲批,研究結果引起了美國FDA的高度重視,經過詳細的臨床研究,以及一步步嚴格的論證,如今美國也批准了依達拉奉關於ALS的適應證。從時間上來看,這個周期相較於其他藥物而言,已經是非常快了,更進一步證實了美國FDA對於該藥的重視。


畢竟這是自20世紀90年代,利魯唑上市20多年以來,經驗證,治療ALS確實有效的一個新藥,尤其是依達拉奉與利魯唑兩者的作用機制並不相同,因此存在協同用藥的可能,因此此次依達拉奉ALS適應證美國FDA獲批,對ALS患者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國內方面,美國FDA的批准以及研究結果為中國SFDA的提供了依據,加上相關研究、動物及臨床試驗是由日本方面首先開展,患者狀況更為接近,此外,依達拉奉作為腦血管藥物已出現在國內相關治療指南上,並納入醫保範圍,且相較於利魯唑的高自費價格,患者更容易負擔的起,因此我對依達拉奉在國內治療ALS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需要指出的是,依達拉奉雖然被證實對ALS患者有效,但這並不意味著用了該藥就能完全治癒患者,因此也不能將其「神化」。


(轉載自MED24微信公眾號)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國內上市首款依達拉奉注射液
    這是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的依達拉奉注射液,由於該藥曾被長期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安全性良好。因此在獲批漸凍人治療用藥後,有望幫助患者尤其是中國患者的病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
  • 中國「漸凍人」新藥!正大豐海新藥依必坦震撼上市!
    近日,正大製藥集團附屬公司江蘇正大豐海製藥有限公司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取得新藥——依必坦(依達拉奉氯化鈉注射液)的上市許可(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193434),該產品規格為100mL(含依達拉奉30mg與氯化鈉855mg),有玻璃瓶和三層共擠輸液袋兩種包裝,為獨家通過100mL品規一致性評價產品。
  • 「漸凍人」新藥!依達拉奉口服混懸劑啟動全球III期研究,靜脈製劑...
    依達拉奉靜脈(IV)製劑的商品名為Radicava(依達拉奉注射液),於2017年5月獲得美國FDA批准,是該機構在過去22年來批准的第一種ALS新藥,在先前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可以延緩ALS患者生理功能的喪失。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由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由依達拉奉與右莰醇以4:1的配比組成。其中,依達拉奉是一種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清除自由基,改善急性腦梗死的功能結局;右莰醇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β、COX-2及iNOS)表達,兩種組分協同增效,阻斷自由基與炎症互生循環,進而發揮更優效的神經保護作用[9-11]。
  • 腦卒中新選擇: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
    2019年6月,權威雜誌《柳葉刀》(Lancet)發表了中國居民疾病負擔情況的相關研究,其中腦卒中已取代缺血性心臟病成為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1]。  自由基清除、抗炎雙管齊下,它有望成為更有效的治療藥物  由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是由依達拉奉和右莰醇兩種活性成分組成的複方製劑,註冊分類為化藥1類。
  • ALS(運動神經元病)新候選藥依布硒啉療效遠高於依達拉奉
    該團隊開發了許多基於依布硒啉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在SOD1的穩定性和體外治療效果方面均有所改善,其功效遠高於依達拉奉。命中的結構與活性之間的關係已由配體結合的A4V SOD1的高解析度結構指導,A4V SOD1是導致最嚴重疾病的突變體。
  • 五年第一個創新藥,1類新藥先必新探索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方案」
    (健康時報 記者 尹薇)在9月18-20日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上,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宣告正式上市。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
  • 讓罕見病不罕見,國內喜鵲醫藥開發唯一ALS 新藥
    其中,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已於2019年向美國FDA提交了新藥上市申請。甲磺酸馬賽替尼分別在2009年和2015年獲得FDA治療胰腺癌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孤兒藥資格。在此之前,美國FDA批准了兩款藥物上市,分別是Riluzole(利魯唑)和Edaravone(依達拉奉)。 利魯唑可延長大約2至3月的壽命,但並不緩解症狀。 依達拉奉可減緩ALS患者日常臨床功能的下降。
  • 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R)成功獲批上市
    2020年7月30日,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200007」,這也是近5年來全球獲批銷售的腦卒中新藥,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2020年末,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藥監局於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為全年新藥批准畫下句號,也為對抗新冠開...  2020中美新藥審評審批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塑了醫藥行業
  • 2020年藥監局首次批准的國產1類新藥
    回顧過去,2018年9款1類新藥在中國首次獲批*,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創新藥上市元年」。2019年再創佳績,11款1類新藥在國內首批。2020年,在疫情之下,國家藥監局仍然保持了極高的工作效率,截至12月23日,首次批准了11款1類新藥。此外,還有2款1類化藥處於「在審批」,大概率年內獲批。這些新藥分布在哪些治療領域,有何特點,未來市場前景如何?下面逐一展開。
  • ...FDA批准Exservan(利魯唑口腔膜劑),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
    在美國,罕見病是指患病人群少於20萬的疾病類型,罕見病藥物研發方面的激勵措施包括各種臨床開發激勵措施,如臨床試驗費用相關的稅收抵免、FDA用戶費減免、臨床試驗設計中FDA的協助,以及藥物獲批上市後為期7年的市場獨佔期。
  • 一圖讀懂 | 「漸凍人症」新藥研發新進展
    目前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藥物有依達拉奉edaravone(商品名Radicava)和利魯唑(Riluzole)。依達拉奉是一款神經保護劑,它能強效清理自由基,使神經免於氧化應激和神經元凋亡。依達拉奉是2001年日本田邊三菱製藥公司研製上市,治療腦卒中。2015年和2017年,它先後在日本和美國被批准治療ALS。
  • 新藥獲批|十二月獲批藥物來啦!
    國內新藥獲批 一、乳腺癌 1、輝瑞在中國遞交CDK 4/6抑制劑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12月7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輝瑞(Pfizer
  • 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新藥利那洛肽在中國正式獲批
    1月15日,阿斯利康公司宣布,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令澤舒(利那洛肽)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作為我國專門治療成人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IBS-C)的處方藥物,令澤舒的獲批將填補我國成人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的治療空白,為廣大國內患者帶來福音。利那洛肽在美國等全球3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
  • 中國首個原創幹細胞新藥IND獲批,用於治療肺纖維化
    這款由仙荷醫學及其母公司吉美瑞生研發的幹細胞新藥是全世界第一個獲批進入臨床的肺幹細胞產品,利用獨特的肺組織再生修復機制發揮治療作用,屬於真正意義上的First-in-class新藥。 自2018年國家藥品審評中心開放細胞治療產品新藥受理以來,截至目前我國已有共計10項幹細胞產品通過默示許可獲批臨床。除REGEND001之外,其它9項均為間充質幹細胞產品。與傳統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相比,肺幹細胞作為肺臟來源的功能細胞類群,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展現出了天然的優勢。
  • 國產創新治療藥獲批上市
    國家藥監局日前批准了南京先聲東元製藥有限公司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含5ml:10mg、20ml:30mg兩種規格)新的適應症用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治療。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是一種世界罕見病,患者會肌肉萎縮,容易產生疲勞,甚至感到全身無力,身體像被「凍住」了一樣。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來源:米內網menet作者: 玲瓏 28個新藥上市申請新進展,4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11月28日-12月25日期間,28個新藥(45個受理號)的上市申請有審評審批狀態更新。8款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海思科的HSK3486乳狀注射液、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片為1類新藥;11個新藥批准進口,其中勃林格殷格翰的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葛蘭素史克的注射用貝利尤單抗為新適應症獲批;和黃醫藥的索凡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9個藥品的上市申請註冊辦理狀態變更為「在審批」。
  • 2018年11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下篇
    1類新藥NDA申請概況2018年11月,CDE共承辦了4個1類新藥的NDA申請,其中2個為特殊審批,依達拉奉右旋莰醇為複方製劑,其單藥右旋莰醇的NDA也獲得承辦,具體信息如下表:1.甘露寡糖二酸甘露寡糖二酸(GV-971)是從海洋植物中提取的寡糖類新藥,該藥具有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