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研討會現場 圖片來源:北京股權交易中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黃鑫宇)12月2日,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即「北京四板市場」)官方公號披露,北京將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穩妥推進、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下稱「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的試點工作。
為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的批覆》提出「支持在現行私募基金法律法規框架下,設立私募股權轉讓平臺,拓寬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退出渠道」的要求,在中國證監會市場二部、北京證監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的指導下,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於11月27日下午,舉辦了北京市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業務閉門研討會。
據悉,與會代表圍繞「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業務」、「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的參與程度」和「關於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平臺制度及配套服務的建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就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也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
參會的市場機構認為:目前,國內私募股權基金份額交易還處於初期階段,但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需求較多,尤其是國資基金份額。私募股權基金份額交易降低了盲池風險,加速了現金回流。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生態還需要監管機構、政府單位平臺引導建立,市場機構積極參與。建議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的子基金、戰略性行業產業基金以及市場頭部機構率先參與平臺業務,通過前期的配套政策支持,藉助平臺的規範性、公信力,解決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定價難、協調難等問題。
參會機構表示,本次閉門研討會在業務流程、定價標準、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等方面形成行業共識,有助於推動建立風險可控、具備可持續性的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市場,幫助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引導基金投早、投長,助力戰略新興產業的長期發展。
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介紹,中國證監會市場二部相關處室,北京證監局綜合業務監管二處,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資本市場處等部門相關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
關於北京四板市場的發展情況,11月25日,在新京報「看2021」年度特刊的專訪中,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郝剛曾做過最新披露。
據其介紹,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是北京市區域性股權市場唯一法定運營機構。截至2020年10月底,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服務中小微企業累計超過14000家,其中掛牌展示企業5808家,登記託管企業1809家,各類型會員機構435家,政策受理諮詢企業1461家,其他輔導培訓、融資對接、轉板諮詢服務企業超過5000家;通過私募(可轉)債發行、增資擴股服務企業實現融資398.58億元。
當前,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除了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塔基功能,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和特點,在市場設置「標準板」(服務以股票轉讓為主要目的的股份公司)、「科技創新板」(服務科技創新型有限公司)、「文化創意板」(服務文化創意類有限公司)、「大學生創業板」(服務大學生創業企業)及「孵化板」(服務其他創業企業)等板塊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指示精神,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還另行設置了「專精特新板」等板塊,專門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指在細分領域擁有突出創新能力和較高生產經營水平的中小企業)。
事實上,近期關於四板市場的動態較多。9月28日,全國首家證監會試點區塊鏈登記託管系統,落地北京四板市場。11天後,即10月9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發揮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在培育企業上市中的積極作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