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SA向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發出了自3月以來的首個命令。旅行者2號也返回了一個信號,確認已經收到了「呼叫」,並成功執行了命令。
旅行者2號發射於1977年8月20日,是NASA研製的飛往太陽系外的兩艘空間探測器的第二艘。飛行時間距今已達43年,距地球距離已超過188億公裡。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飛離太陽風層,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
不過,由於距離太過遙遠,信號衰減嚴重,從而導致旅行者2號進入「脫機」工作狀態。為此,NASA需要對發出信號的天線進行升級改造。
這次改造的主角是深度空間站43(Deep Space Station 43),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向旅行者2號發送命令的天線。它位於澳大利亞坎培拉,是NASA深空網絡3臺地面站中唯一位於南半球的一臺天線,也是美國宇航局深空網(DSN)的一部分,深空網是世界各地無線電天線的集合,主要用於與月球以外的太空飛行器通信。
DSN由三個設施組成,另外兩個分別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戈德斯通和西班牙馬德裡。這三個設施的定位確保了幾乎任何空間太空飛行器都可以隨時與其中至少一個設施通信。
但是,旅行者2號是個例外。1989年,旅行者2號近距離掠過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並飛越了海王星的北極。這一次飛行軌跡使其相對於行星平面向南偏轉,從次以後一直朝該方向前進。這最終使得北半球的兩個DSN設施無法對其發出指令。
而自坎培拉的DSS43離線以來,NASA便徹底無法對旅行者2號發號施令。幸好,位於坎培拉的三個34米寬的無線電天線可以協同來捕獲旅行者2號發送到地球的信號。
深度空間站43始建於1972年,並於當年開始運行,初始直徑為64米。1987年,NASA對該天線進行擴容升級,將其改造為70米直徑,此後又曾多次對其進行升級改造。
改造中的DSS43(圖源:NASA)
此次升級後的DSS43包括兩個新的無線電發射機,其中一個是用來和旅行者2號通話。此外,工程師還升級了加熱和冷卻設備、電源設備以及運行新發射器所需的其他電子設備。
這是該設施最重要的一次改造工作,美國宇航局南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DSN項目經理布拉德·阿諾德(Brad Arnold)表示,「這項(升級)任務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在天線的各個層面,從地面的基座一直到延伸到邊緣上方的碟形天線中心的饋電錐上都做了改造」。
此次維修對其他任務,比如將在明年登陸火星的毅力探測器都很有益處。此外,DSN網絡還將在月球到火星的探索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確保為前體月球和火星任務以及載人阿爾特彌斯(Artemis)任務提供通信和導航支持。
近日與旅行者2號的通信則是對此次改造升級的一次測試。測試結果表示,改造升級是成功的。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11-root-bacterium-alzheimer-rhizolutin-dissociates.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method-potential-treatment-alzheimer-disea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