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時間和角度的單位用六十進位制

2021-02-23 數學好教師

時間的單位是小時,角度的單位是度,從表面上看,它們完全沒有關係。可是,為什麼它們都分成分、秒等名稱相同的小單位呢?為什麼又都用六十進位制呢?

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這兩種量是緊密聯繫著的。原來,古代人由於生產勞動的需要,要研究天文和曆法,就牽涉到時間和角度了。譬如研究晝夜的變化,就要觀察地球的自轉,這裡自轉的角度和時間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因為曆法需要的精確度較高,時間的單位"小時"、角度的單位"度"都嫌太大,必須進一步研究它們的小數。時間和角度都要求它們的小數單位具有這樣的性質:使1/2、1/3、1/4、1/5、1/6等都能成為它的整數倍。以1/60作為單位,就正好具有這個性質。譬如:1/2等於30個1/60,1/3等於20個1/60,1/4等於15個1/60……

數學上習慣把這個1/60的單位叫做"分",用符號"′"來表示;把1分的1/60的單位叫做"秒",用符號"″"來表示。時間和角度都用分、秒作小數單位。

這個小數的進位制在表示有些數字時很方便。例如常遇到的1/3,在十進位制裡要變成無限小數,但在這種進位制中就是一個整數。

這種六十進位制(嚴格地說是六十退位制)的小數記數法,在天文曆法方面已長久地為全世界的科學家們所習慣,所以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更多內容,請關註標題下方的數學好教師!!!

相關焦點

  • 小時和鐘錶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出現12進位制?
    小時和鐘錶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出現12進位制?時間:2016-06-05 15:15   來源:中國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時和鐘錶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出現12進位制? 在人類的絕大部分歷史中,一直只有三種劃分,也就是日、月和年。
  • 為什麼時分秒的單位換算是六十進位,而不是十進位?跟角度有關聯
    現行的公制單位裡,長度、重量等採用的都是十進位(或者是10的整倍數)。那為什麼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採用的是六十進位而不是十進位?時、分、秒是六十進位的,而角度的度量單位度、分、秒也使六十進位的,這之間沒有聯繫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古代人對於時間的測量是基於天文曆法和生活的需要。而在地球上,時間流逝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晝夜變化——即地球的自轉。
  • 為什麼一分鐘60秒,一個小時60分鐘?
    「為什麼一分鐘60秒,為什麼一個小時60分鐘?」,筆者偶爾看到有網友提出這個問題,一下子還真難回答,這還是一個關於60進位的問題。筆者通過查找資料,終於知道了一分鐘60秒,一個小時60分鐘和60進位的來歷了:六十進位首先,六十是一個非常好的數字,是2、3、4、5、6的最小公倍數。
  • 以「五升十進位值制」為基本的珠算 是最適合人類的算具算法
    一、「五升十進位值制」衍化出了世界最完美的手動算具算法   羅馬數字雖然採用中間單位,但由於沒有基數概念、各個中間單位各不相同,如V,L,D等,僅僅是累積,還有左減右加的區別,不知用位值思想,更不會運用五升制思想,所以,雖然採用中間單位,但無論計數或計算的繁瑣一點沒有減少。
  • 計數單位:原來有那麼多不常用的計數單位,不可思議居然也是?!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計數單位。(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什麼是計數單位呢?
  • 漲知識 | 為什麼一分鐘是六十秒?
    最近,有人向本公眾號的冷笑話大王——舟某提問:」為什麼時分秒的單位換算是六十進位的而不是十進位的?」當然以她的知識水平是顯然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所以今天由我來為這位提出問題的朋友解答一下關於時間度量單位的相關問題。
  • 十進位制也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
    各古民族對數的表示和計數的方法是很不一樣的:如古巴比倫發明用六十進位計數,古印度發明用六進位或八進位計數,美洲古代瑪雅人發明用二十進位計數,古希臘、古羅馬發明用五進位計數,中國古人和古埃及則分別獨立地發明用十進位計數(古埃及的十進位計數法沒有傳承下來)。  古羅馬的數字系統沒有位值制,只有七個基本符號,如要記稍大一點的數目就相當繁難。
  • 常用進位制計數制對應關係
    二進位數、八進位數、十六進位數及十進位數是現代數字系統中常用的四種數制,這幾種進位制計數制之間的對應關係如表1所列。表1 常用計數制數的表示方法十進位數二進位數八進位數十六進位數0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六十進位
    六十進位對於我們並不陌生,我們今天計算時間,就是把一小時分成六十分鐘,一分鐘又分成六十秒;對於地球經緯度的劃分,也是把一度分成六十分,每一分又分成六十秒。六十進位制的產生,可能是和天文學的發展有關係。正因如此,並使當時的人民已經分辨出了五個行星與恆星。
  • 十二進位,二十進位,六十進位 | 數學與生活
    話雖這麼說,現在歐洲的語言和習慣上仍然保留有十二進位的痕跡。英國小學的算術教科書裡印有12×12=144的十二進位的「九九」表,可是這對英國的孩子有必要嗎?比如12個是1打,12打是1羅。在度量衡上也是以12進位的居多。12英寸是1英尺,12便士是1先令。
  • 電磁學單位換算(SI制和CGS制換算)[修訂版]
    為了制定單位制和引入量綱的概念,通常選取一組互相獨立的物理量及其單位作為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單位,然後根據一系列特定的物理公式,選定其中的比例常量來確定其他物理量(導出量)的量綱和單位(導出單位)。導出量的量綱用基本物理量的冪次表示,導出單位用基本單位表示,有些導出單位有專門的名稱和符號。由此,各物理量的單位構成一個有機的、有規則可循的整體,這就是物理學單位制。
  • 人類計算數字常用「十進位」,為何計算時間卻是「六十進位」?
    但是我們人類在計算時間的時候,往往卻在使用「六十進位」,60秒1分,60分1小時——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最早的時候,我們現在表示時間所用的「分」和「秒」,都不是時間單位,而是角度單位。六十進位是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的一種進位,後來古希臘也繼承了這種計算方式。
  • 進位加法怎麼做?阿達老師用Scratch教給你
    究竟是怎麼做的,為什麼容易出錯。兩位數加法怎麼做?兩位數進位加法有個口訣:相同數位要相加,先從個位來加起;個位滿十別著急,要向十位來進一。從這個口訣可以看出,進位加法要按照如下的步驟進行:1)按照豎式把加數和被加數上下擺好2)個位數相加2.1)相加的和大於10,則10進位設置為1,結果的個位數是和的個位。
  • 國際制(SI制)和高斯制(CGS制)單位轉換
    為了制定單位制和引入量綱的概念,通常選取一組互相獨立的物理量及其單位作為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單位,然後根據一系列特定的物理公式,選定其中的比例常量來確定其他物理量(導出量)的量綱和單位(導出單位)。導出量的量綱用基本物理量的冪次表示,導出單位用基本單位表示,有些導出單位有專門的名稱和符號。由此,各物理量的單位構成一個有機的、有規則可循的整體,這就是物理學單位制 。
  • S0A3 用表格區將10進位轉換為d進位
    進位轉換是編程中很重要的概念,也是程式初期常練習的問題。這個進位轉換其實通過迭代就可達成這效果。要實踐這個迭代的過程可以利用 Geogebra 的表格區來實現。同時還可設定一個滑動條來切換不同進位的結果。在這一講我們將分兩部分來介紹。
  •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圖]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奇蹟暖暖鐘樓幻影活動已經火熱開啟,這是問答題的題目之一,很多小夥伴不清楚,所以遊戲鳥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喜歡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 什麼是計量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是為定量表示同種量的大小而約定的定義和採用的特定量,人們為了生活、生產的方便選擇計量單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對同一個量選用的計量單位有所不同,每個國家選擇什麼計量單位是一個國家的主權。
  • 一年級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巧算
    對於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最近孩子們的作業中就能看出端倪,很多孩子不能理解怎麼進位退位,我們用巧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
  • 生活中的斤、兩,和國際單位克、千克怎麼換算呢?
    我們學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時間為什麼用 12 進位?
    但是時間好像不一樣,東西方都把一年分為12個月,一天分為24小時或者12時辰,然後每小時再分為60分鐘每分鐘分為60秒,大多數時間計數確實是有12這個公因子的。有一個計量單位系統也有類似的非10進位劃分——角度。一圓周=360°,1°=60′,1′=60″事實上這和時間的劃分也確實是直接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