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該校物理系教授朱卡的團隊將碳納米管、量子點和表面等離激元的複合系統等組合起來研究,發明了第一個全光控制的高靈敏納米光學質譜儀——「光秤」。相關長篇綜述性論文日前在《物理報導》(Physics Reports)刊發。
「這將為量子測量技術、納米技術、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嶄新的平臺和新穎的思維方式。」朱卡的說。
朱卡的和團隊成員李金金利用表面等離激元和納米材料的耦合系統,首次提出用全光控制方法測量微觀粒子質量。該方法可對生物DNA分子的質量、染色體的質量以及中性原子的質量進行無損高精度的光學測量。美國物理學會評價說:「這項研究工作有望帶領納米科學進入一個嶄新的測量領域。」
朱卡的告訴記者,「光秤」在全光控制的環境中,不涉及任何電學參量,這就避免了電路造成的誤差,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質量測量的靈敏度。另外,現有的測量方法沒有精確到單個原子的測量,而只能用一堆原子作為測量單位進行反覆測量,然後再估算原子的質量。通過全光控制,這種「光秤」的靈敏度和精確度比傳統的電學質譜儀高出了將近3個數量級。朱卡的表示,這項研究在現有電學質譜儀上作了很大的提升和改進,用全光學的方法代替了傳統的電學測量。
對單個中性原子的測量已告一段落,目前該團隊正在進行的是通過「光秤」來對單個質子或中子進行測量的研究。朱卡的團隊還希望把「光秤」應用到生物DNA分子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癌細胞DNA分子的檢測方法。據介紹,傳統的癌變DNA分子的質量應與正常的DNA分子不完全一樣。
「這一高精度『光秤』還可用於臨床醫學。比如,可以檢測癌細胞的存在。」朱卡的說。
《中國科學報》 (2013-04-11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