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節期間,相信很多人都參加了各種婚禮,在酒宴之上大家總能品嘗各種魚肉,滿足大家的食用需求。近年來,餐桌上的水產品多了起來,尤其是海產品,更是讓人吃得過癮。其實有一種魚,外表上比較醜陋,讓人看了後就沒有食用的欲望,不過它的價格並不是太昂貴,很多人都會嘗試購買品嘗,吃了後才知它的味道很是鮮美可口,很多人都會愛上它,這種魚就是鮟鱇魚。
鮟鱇魚作為一種深海魚,它的外形上很是奇特,身體如同圓錐狀,頭顯得比較大,看起來比較扁平,雙眼長在背上,身體比較柔軟,沒有什麼鱗片。它的體長可在1-1.5米,在我國沿海地區很是多見,這種魚因為太醜,孩子看了後都會嚇出陰影,號稱是史上最醜的魚,同時它的聲音如同老人咳嗽,因此也有老頭魚的說法。
它的牙齒很是鋒利,嘴巴比較大,腦袋佔據身體的一半,頭骨如同鐵甲一般堅硬,魚鰭如同觸手一般,呈現出灰褐色,渾身沾滿了黏液,摸起來有點噁心,在500-1000米的海底活動。它的身體比較笨重,且運動器官薄弱,只能貼著海底爬行。
當然它的頭頂還有一個「燈籠」一般的東西,看上去十分誘人,散發著光芒,忽明忽暗,從而吸引魚兒,只要有小魚靠近,那它就會張大嘴巴將獵物吞併。至於它為何會發光,其實還因其中有腺細胞,分泌出光素,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而散發光芒。不過它不僅會引來食物,也會引來獵物,遇到大型魚類,它就會急忙將鮟鱇魚塞回去,然後趁著黑暗逃跑。
別看它的身體比較笨重,卻是出色的捕魚能手,背鰭會變成「釣竿」,頂部有肉質穗,當成一種魚餌,引誘小魚,等魚靠近後就會張大嘴巴吞食。
鮟鱇魚的身形比較柔軟,因此在處理上並不容易,廚師們通常都會用上剪刀,這樣處理容易一些,不過它的烹飪方式比較特別,如果將其下鍋煮,很容易就會變成漿糊,因此在烹飪時一定要焯水,等黏液去除後再烹飪,而它不管是紅燜還是燒湯都很鮮美,最重要的是,它沒有魚刺,對老人孩子來說可是一大美味。
作為深海魚,鮟鱇魚的食用口感非常鮮,比起其他魚來說口感更獨特,或許這就是深海魚的魅力。不過它的價格並不是太昂貴,主要還因外表太醜陋,很多人看了後就不敢去食用,一斤也才10元,最便宜時才1元一斤,過去不少人買回家餵豬食用,連白菜的價格都賣不上。
別看它的顏值不高,不過到了國外卻深受歡迎,賣出了火熱的價格,比如說在日本,20斤重的鮟鱇魚,可以賣出6000元人民幣,且非常火熱,很多人搶著買,畢竟它的營養十分豐富,有「河豚第二」之稱,全身都是寶,如今還不能人工養殖,大家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