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告訴細胞何時造血

2020-12-18 光明網

造血幹細胞(如圖所示)來自於排列在血管中的細胞。圖片來源:Steve Gschmeissner/SPL

本報訊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鋪設血管內部的「糖衣」在血液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胚胎發育時,血液幹細胞是從血管內皮細胞變化而來的,這些血管內皮細胞排列在發育動脈的血管壁上。從內皮細胞向血液幹細胞的轉化受到高度調控,並且只在一小部分內皮細胞內發生。科學家對調節這一轉變的機制知之甚少。

為了了解血管內皮細胞如何轉化成幹細胞,從而在動物的一生中產生血液,美國康乃狄克州耶魯大學醫學院的Karen Hirschi和Stefania Nicoli及其同事操縱斑馬魚的基因,以確定位於內皮細胞表面的一種糖組合,如何幫助控制細胞的命運。

研究小組發現,糖的正確組合能觸發一連串信號,開啟和關閉內皮細胞中的基因,並指示它們轉化為血液幹細胞。近日發表於《科學》的這一成果為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改進這一過程奠定了基礎,並有可能生產出用於治療白血病等疾病的血液幹細胞。(馮維維)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仿生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2020-12-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仿生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科技日報》5「糖衣」告訴細胞何時造血▲製造的,而非天生的:造血幹細胞(如圖所示)來自於排列在血管中的細胞。,以確定位於內皮細胞表面的一種糖組合,幫助控制細胞的命運。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2月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
  • 細胞表面的這層「糖衣」,竟然決定了你的血型
    這個「糖」和我們吃的「蔗糖」、「白砂糖」可沒什麼關係,糖生物學研究的是細胞表面的聚糖。細胞是組成生命體最重要的一個單元,而細胞表面的聚糖則是細胞的身份的一種標籤。聚糖在細胞中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研究聚糖有什麼意義?
  • 關於肺造血功能的一些啟示
    一、造血功能跨器官轉移是其特徵造血系統是指機體內製造血液的整個系統,由造血器官和造血細胞組成。主要包括卵黃囊、肝臟、脾、腎、胸腺、淋巴結和骨髓。正常人體血細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組織內生成。造血細胞均發生於胚胎的中胚層,隨胚胎發育過程,造血中心發生轉移。正常人體血細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組織內生成。
  • 除了造血幹細胞,其他幹細胞能治病嗎?
    造血幹細胞是指尚未發育成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造血幹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它們也可以分化成各種其他細胞。因此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用於治療惡性血液病、部分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致死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巨噬細胞疾病、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組織細胞疾病、遺傳性紅細胞疾病、遺傳性免疫系統疾病、遺傳性血小板疾病、漿細胞疾病、地中海貧血、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急性放射病等。
  •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治療白血病時或可利用該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代替骨髓移植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 研究發現造血前體細胞重要分子標記
    近日由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系Nancy Speck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發育胚胎中發現了造血前體細胞的一個重要分子標記,這一研究發現對推動研究人員實現操作前體細胞生成造血幹細胞具有重要的意義
  • 「胎盤造血幹細胞」並非合法的造血幹細胞,擦亮眼睛別上當!
    封面新聞消息,不知從何時開始,為孩子儲存幹細胞成為眾多年輕家長的選擇,近日,有家長反映,四川省內某些醫院的產科有人在推銷一種叫「胎盤造血幹細胞」的儲存服務,據稱一個孩子的胎盤造血幹細胞能使用1-2次,且無體重限制,可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惡性血液疾病,以及部分代謝病和實體腫瘤
  • 「胎盤造血幹細胞」並非合法的造血幹細胞 市民需擦亮眼睛別上當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不知從何時開始,為孩子儲存幹細胞成為眾多年輕家長的選擇,近日,有家長向我報反映,省內某些醫院的產科有人在推銷一種叫「胎盤造血幹細胞」的儲存服務,據稱一個孩子的胎盤造血幹細胞能使用1-2次,且無體重限制,可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
  • 日宣布已掌握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
    新華網東京2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的技術。醫生未來在治療白血病時,有望利用這種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從而代替骨髓移植。  造血幹細胞位於骨髓中,可以分化為紅細胞和白細胞。
  • 90後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兩次"出手"挽救同一名患者
    就是這個略顯瘦弱的身體,剛剛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在7個月內,21歲的他為同一名患者先後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事實上,李溢新也是廈門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既捐獻造血幹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願者。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 造血幹細胞標誌物:造血細胞學的關鍵因素
    大阪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內皮細胞選擇性粘附分子(ESAM)是造血幹細胞(HSC)和血管內皮細胞(EC)的表面標記,在小鼠造血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成人型紅細胞生成的發展中。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幹細胞報告》上。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攜手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5月14日從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舉行的合作發布會上獲悉,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成都實現iPS細胞技術突破 未來可實現人工造血
    成都實現iPS細胞技術突破 未來可實現人工造血 2014-12-04 11:27:02它的全稱是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是一種通過對成體細胞進行重編程獲得的幹細胞,其巨大潛能可媲美胚胎幹細胞,幾乎能發育成所有種類的細胞。在未來,應用iPS細胞可實現人工造血,可用於組織、器官的修復,甚至可利用其培育出全新的組織、器官。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教授,因在研發和應用誘導iPS細胞領域作出的貢獻,而榮膺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造血幹細胞移植三大方式:骨髓、外周血、臍帶血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28日訊(記者 李春雨)「骨髓、外周血、臍帶血,這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等系統所需造血幹細胞的三種來源,而存下臍帶血,就是一種保障,平時看起來沒什麼用,到關鍵時刻就是救命的藥。」近日,成都軍區總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劉芳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12月20日,躺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空軍戰士範寶強說,自己仿佛在參加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戰鬥」,渾身熱血奔湧,這感覺跟他今年7月接到中華骨髓庫電話時一樣,那天,醫生告訴範寶強,他與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合,經過後續高分化驗和體檢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微移植僅針對腫瘤細胞進行小劑量化療,治療全程不使用免疫抑制劑,並通過多個序貫療程的供者造血幹細胞輸入,形成供者細胞微嵌合,供者細胞一方面產生移植物抗腫瘤(GVT)效應,一方面激活受者免疫系統產生受者抗腫瘤效應。此療法無需HLA相合供者,打破了HLA限制,並拓寬了受者年齡段,且可成功實現GVT效應及GVHD的分離。但是,由於其產生的GVT效應較弱,故原發病復發率較高。
  • 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一句「我願意」陌生患者獲得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日,28歲來自四川廣元的小夥母春茂躺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血液科中華骨髓庫內蒙古分庫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室的床上,三個半小時後,採集出的140毫升淋巴細胞被緊急送走。這是繼2016年9月,母春茂捐獻造血幹細胞兩年後,他再一次為這位陌生人帶去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