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缺血再灌注損傷(RIR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2020-09-05 雲克隆

來源:缺血再灌注,雙側腎動脈夾閉法

模式動物品系:Balb/c小鼠,SPF級,雄性,周齡:4~6周,體重:20g~22g

實驗分組:隨機分組: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物組,受試藥物組(3個濃度梯度組),15隻每組

實驗周期:24h、72h

建模方法:

1 選取20-22g左右小鼠,術前禁食12h,自由飲水。 2 3%戊巴比妥鈉(80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背部去毛,消毒備皮。 3 在背部脊椎旁0.5cm、肋骨下緣0.5cm處剪開皮膚及肌肉,可見到腎臟, 小心分離出兩側腎臟的腎動脈,迅速用動脈夾夾閉兩側腎動脈。 4 缺血45min後鬆開動脈夾,恢復血流,觀察腎臟恢復情況。 5 分兩層縫合開口,待小鼠清醒後,將其放回潔淨籠具後放回飼養室飼養,定期觀察小鼠狀態及死亡情況並做好記錄。 6 對照組不做缺血處理,其他操作相同。 7 分別取再灌注0h、3h、6h、12h、24h、72h六個時間點取材。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溫靜置2h後於4℃3000r離心10分鐘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凍存。同時取左腎組織留作病理標本,右腎組織分生標本。

應用:可用於研究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在臨床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

模型評價

1. 血清生化指標檢測: 取各時間點(0h、1h、3h、6h、12h、24h、72h)血清,檢測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血肌酐)水平,評估腎功能。 2. 腎係數檢測: 摘取雙側腎臟後,生理鹽水衝洗,稱重計算腎係數。 腎係數=雙側腎重(mg)/體重(g) 3.腎小管壞死的評分: 每張切片×200 倍鏡下取外髓質部 10 個視野,按 0 = 正常,1 = 輕微損傷(受損腎小管< 5%), 2= 輕度損傷(受損腎小管 5 %~25 %), 3 = 中度損傷(受損腎小管 25 %~75 %) , 4 = 重度損傷(受損腎小管> 75 %) 作半定量分析並計算其均值,作為腎小管壞死的評分指數。

組織病理學

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8h。常規組織脫水、透明、浸蠟 、包埋。石蠟切片進行HE染色和PAS染色。 對照組小鼠腎小球、 腎小管及腎間質結構基本正常。在 模型組組, 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延長呈現不同程度的腎臟病理改變, 可見腎小管上皮細胞渾濁腫脹,出現水樣或空泡變性,刷狀緣消失,部分腎小管上皮細胞凝固性壞死、脫落,腔內可見管型,並可見間質水腫,間質內灶性炎症細胞浸潤,腎小球病變不明顯。

標誌因子水平

ELISA 法檢測血清 TNF-α、IL-6 含量, 模型組小鼠血清 TNF- α 和 IL- 6 含量在各時間點均顯著高於對照組,其中24h為最顯著。

相關焦點

  • 急性脊髓損傷(ASC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原型物種:人來源:手術模式動物品系:SPF級ICR小鼠,健康,雄性,8~12W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處理一周後進行 BBB 評分評估小鼠後肢運動能力;BBB score=0 時,則模型構建成功。將構模成功的小鼠分為兩組,每組 8隻,於挫傷型 SCI 處理 1week 後,於大鼠尾靜脈處進行注射處理(模型組只注射生理鹽水,治療組注射含有受試藥物的生理鹽水 )。
  • 肝功能衰竭(LF)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四氯化碳誘發肝衰竭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雄性,周齡為4w~6w,體重為20g-22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12~14 weeks建模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肝損傷模型:BALB/c小鼠,雄性,隨機分組。除正常對照組外,其餘小鼠均腹腔注射20%CCL4油溶液(5ml/kg),一周2次,連續注射12周。在12周末次給藥3d後,腹腔注射D-Gal(1g/kg)、LPS(10ug/kg)。
  • 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MPTP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模型建模方法:腹腔注射MPTP 20mg/kg/d,連續注射14天。對照組使用等體積生理鹽水進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項相同。MPTP給藥結束後,模型建立成功。
  • 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IE)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低氧導致的腦損傷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 小鼠,雄性,6~8周實驗分組:隨機分組: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物組和藥物組,每組15隻實驗周期:4~6w建模方法:應用:疾病模型模型評價定位航行實驗:小鼠連續接受5天的訓練,每天4次,每次時間間隔30min,記錄下小鼠從4個入水點和入水並找到平臺所需要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4次潛伏期的平均成績作為當日的最終結果進入到最後統計。2. 空間探索實驗:實驗的第6天,撤去平臺,從距離平臺的最遠端入水後,將小鼠放入水中,記錄下30s內小鼠的遊泳軌跡,並觀察分析小鼠在目標象限的停留時間,以及它的穿越平臺的次數。
  • 坐骨神經損傷(SNI)大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夾閉坐骨神經幹導致坐骨神經損傷模式動物品系:SPF 級SD大鼠,雄性,8 周實驗分組:隨機分組: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物組,受試藥物組(三個劑量梯度組),15隻每組實驗周期:4 weeks建模方法:建模方法:對雄性大鼠行腹腔注射麻醉。
  • 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AE)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注射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導致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模式動物品系:SPF級C57BL/6 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
  • 焦慮症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雄性,8周,體重(25±2)g  實驗分組:ICR小鼠隨機分為3組,A: 空白對照組,B: 某中藥提取成分組, C: 陽性藥物組(安定片,地西泮組)  實驗周期:8d  建模方法:高架十字迷宮是利用動物對新異環境的探究特性和對高懸敞開臂的恐懼形成矛盾衝突行為來考察動物的焦慮狀態
  • 燒傷燙傷(T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燙傷導致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1. 燒傷造模過程: 戊巴比妥鈉麻醉小鼠後,用剃毛器剃去小鼠背部毛,並使用硫化鈉於背部進行脫毛處理至無毛。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注射 GP-APS導致特發性紫癜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雄性,周齡為8w-10w,體重為30g-35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一、分離血小板的方案:小鼠眶靜脈取血,置於抗凝離心管中,靜置30min後離心,800rpm離心10min,上清液即為富含血小板的血漿。
  • 辣椒素受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辣椒素...
    既往文獻報導稱TRPV1通道的激活可以增強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和P物質 (substance P, SP)的釋放,從而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損傷 。1 TRPV1在糖尿病鼠中的心肌保護作用
  • 急性胰腺炎(AP)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原型物種:人來源:雨蛙肽導致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式動物品系:SPF級C57BL/6小鼠,雄性,周齡為8w-10w,體重為20g-25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LPS致呼吸窘迫症候群模式動物品系:SPF級C57bl/6小鼠,雄性,周齡為8w-10w,體重為30g-35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1 week建模方法:模型建立:經腹腔麻醉小鼠,採用暴露式氣管切開滴注的方法,經氣管向肺內滴注LPS(給藥劑量6mg/kg)而後將小鼠直立,垂直旋轉小鼠,使藥物在肺內均勻分布,從而建立內毒素性急性肺損傷小鼠模型。
  • 促進缺血/再灌注損傷後的心力衰竭的新機制
    儘管治療上能夠通過再灌注來挽救缺血心肌,減少急性死亡,但由於不良的重塑,心力衰竭患者的長期發病率和死亡率卻有所增加。炎症不僅觸發缺血性損傷,而且再灌注損傷(I/R)也被認為可調節心肌梗死後的預後。細胞間通訊在缺血性損傷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由糖複合物和蛋白多糖組成的糖萼(glycocalyx)是細胞和細胞內通訊以及維持組織內穩態的關鍵元素。
  • 高精度全腦血管圖譜揭示阿爾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腦內血管損傷
    ,提示血管損傷在AD病理過程中的重要性之前遠未充分認識,為發展高效AD治療藥物及幹預手段指出了新的方向。在該項工作中,研究團隊應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駱清銘團隊發展的原創MOST技術,首次在0.35 × 0.35 × 1.00微米解析度水平上獲取了APP/PS1轉基因AD模型小鼠(Tg-AD)的全腦數據集,再應用團隊自己發展的算法對預處理後圖像進行優化,構建了包含從直徑幾十微米的大血管到小於2微米的毛細血管的完整小鼠全腦跨尺度3D血管圖譜(圖1和視頻1)。
  • 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和自噬調控新機制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楊黃恬研究組合作發現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自然流產(SA)小鼠模型建造方法
    原型物種:人來源:Clark經典反覆流產小鼠模型(CBA/J與DBA/2)模式動物品系:雌性CBA/J,雄性DBA/2,雄性BALB/c小鼠實驗分組:正常妊娠對照組,健康未妊娠對照組,RSA模型組,RSA治療組實驗周期:6~8 weeks
  • 驚厥(SD)大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PTZ導致發育期大鼠驚厥(癲癇)模式動物品系:SPF級SD大鼠,健康,6~8W,雄性,體重為200g~2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1w建模方法: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為中樞苯二氮(benzodiazepine,BDZ)受體超分子結構功能單位Cl~-通道阻斷劑,具有致驚厥和致焦慮作用。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文題釋義:細胞自噬:自噬是一種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通過自噬體-溶酶體途徑降解和再循環受損背景:研究表明,在腦卒中大鼠模型中,雷公藤甲素治療減少了缺血性病變區域面積、水含量和神經細胞死亡。此外,雷公藤甲素能通過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活化和抑制炎症反應促進脊髓損傷修復。
  • 肺氣腫大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行氣管插管,用1ml注射器抽吸事先配製的8%木瓜蛋白酶液(0.5ml/kg BW)注入,而後將大鼠直立,垂直旋轉大鼠,使藥物在肺內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