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偏差是人們經常性並且不自主的犯的一個錯誤,由於有些行為與事件的原因不明或存在多種原因,這時人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分析其原因。
在我們面臨愛情問題時,這樣的歸因偏差就更為明顯了。假如你和你的伴侶很早就約好明天去見家長,可今天他突然對你說你明天不能去他家了,這時候我們心中很自然的把這件事歸因為他的父母並不願意見自己之類的。但實際上可能他的家裡突然出了什麼事,對方也很惋惜不能見你,這樣對原因錯誤的主觀認知,便是歸因偏差。
當然最為常見的歸因偏差是,成功時人們的正常心理反應是感到自己有能力,失敗時則都力圖把責任推諉給外界和他人。這樣的場景就要看看打遊戲時候人你們了,贏了一定是我帶飛全場,輸了也是隊友太菜。
在愛情中,歸因偏差不僅僅是在愛情結束後的總結中,你們矛盾的起點也很有可能是歸因偏差造成的。
諸如,在一場你和你伴侶共同出席聚會中,你的伴侶與某個異性打得火熱,這件事完全可以是你們吵架的起點。但如果你不挑明這件事,你的伴侶有很大的可能意識不到你是在因為這件事生氣。
這便是行為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差。因為你的伴侶是行為者,他和異性進行的活動在他的眼裡是完全正常的,好朋友就應該這樣的。但實際上你作為觀察者,尤其是被晾在一邊的觀察者,更是能體會到這種親密度的差別。
在行為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差中,更注重的便是換位思考,但是如果是上述例子中的情況,這樣的換位思考是不必要的,更重要的改變你們不同的觀念。
除了行為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差之外,利己主義歸因偏差更是存在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喜歡將自己受加分獎勵歸因於自己的努力,而將受到扣分處理歸因於幹部對自己有偏見甚至社會不公平。
當然在戀愛關係中,吵架過後別人問起原因時,戀愛者為了避免人們因為戀愛的失敗而對自己產生偏見,往往作出將錯誤歸因於對方的解釋。這樣也更加容易導致矛盾的進一步深化升級。
歸因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去減少它對我們影響的程度,更多的去思考特殊事件和一般情況的關係,當然男生在愛情中對女生的包容,是規避歸因偏差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