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美食譜:孕育東北母親河,松花江內「三花」魚的幾種做法

2020-12-05 劉雪講美食

富饒美麗的松花江,是橫貫吉林、黑龍江兩省的主要大河。自吉林起源流經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匯入烏蘇里江、最後流入大海。松花江水質清激,水域寬廣,水產豐富。由於地處祖國北疆,寒冷季節較長。江中魚類為了生存的需要,必須要有肥壯的體質來維持生命。一般過了繁殖期後,就要積極尋找食物,為體內貯存大量的營養性物質。

從冬至到來年端午節前它們很少活動,基本上處於冬眠狀態。這段時間捕獲的魚類肉質細嫩緊密,味道鮮美,營養特別豐富。在眾多的水產中,尤以「三花」魚(即鰲花、鯿花、吉花)最為名貴。

鰲花魚的特點是:魚體側扁、頭尖、嘴大、側線完全,眼睛較大,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其下緣有幾個倒刺,鰓蓋骨后角有兩刺,背鰭的硬骨性翅針比魚鰭稍長,魚體呈青果綠色,帶有金屬光澤,並有不規則花紋斑點,鱗片較小形圓,肉質細嫩色白,味道極其鮮美、營養豐富。鯿花和吉花魚比鰲花的肉質稍顯遜色,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席上珍品。烹調中多以燉、熬、蔥油、奶湯等法製作。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松花江魚的菜餚。

奶湯鰲花魚

主料:新鮮鰲花魚一尾(約一斤八兩重)。

配料:奶湯三斤、清油七錢、肥瘦豬肉二兩。冬菇二錢(水發)、冬筍二錢、火腿三錢、香菜適量。

調料:精鹽、味精、料酒、米醋、白糖、蔥、姜、蒜、香油各適量。

烹製工藝:1.先將魚刮鱗、去鰓片、除去內臟、洗淨殘血和汙物,放入淨水鍋中把魚燙透(去其腥味),撈出用小刀背在涼水盆中輕輕刮掉黑皮,洗淨備用。

2.將收拾淨的魚兩側鍥上柳葉形的花刀紋,冬筍、冬菇、火腿均切成絲,肉切小片、香菜改成六分長的段,蔥、姜切細絲,蒜切末備用。

3.將湯勺涮淨,放在旺火上加入清油七錢,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煽炒。待炒出香味時,用細漏勺撈出蔥、姜、蒜不用。同時加入奶湯、精鹽、白糖、米醋、料酒及配料,燒開找好口再放入備好的魚,.燒煨至魚鬆爛已熟,即將魚撈出放入湯缽內,把原湯打淨浮沫、滴入香油澆在湯缽中、點上香菜即。

成品特點:楊汁乳白色,味道鮮美,魚肉軟爛入味,營養豐富。

焗鰲花魚

主料:鰲花魚一尾(約二斤重)。

配料:雞湯、香菜、清油各適量。

調料:精鹽、白糖、味精、料酒、香油、胡椒麵、蔥、薑絲各適量,蔥白一根、鮮姜兩片。

烹製工藝:1.將魚刮鱗,去鰓片,取出內臟,洗淨血汙用潔布沾乾魚體和腹腔內的水分,將蔥白一段、鮮姜二片放入魚腹中,在魚兩側鍥成柳葉形花刀,然後再用蔥、薑絲、料酒、精鹽、香油、胡椒麵把魚稍加醃製。

2.用一小碗加雞湯、味精、白糖、醬油、香油、料酒兌成鮮汁備用。

3.將蔥、薑絲按魚體形狀撒在烤盤內,把魚放入有蔥、薑絲的烤盤中再澆點清豆油,推入烤箱中。在魚烤制過程中,將兌制好的鮮湯汁用毛刷刷在魚身上,一般要二、三次,見魚烤至金黃色時,魚已熟透,取出烤盤把魚裝入魚盤中,再將剩餘的汁澆在魚身上即可。

成品特點:色澤金黃,質地外表酥脆,內鮮嫩。口味鹹鮮,形狀整齊美觀大方。

蔥油鯿花魚

主料:鯿花魚一尾(一斤重)。

記料:「鮮湯二斤;清豆油一兩八錢。

調料:精鹽、味精、白糖、料酒、米醋、香蔥、鮮姜、蔥白、花椒均適量。

烹製工藝:1.將魚刮鱗,去鰓片,除內臟,洗淨血汙。在魚兩側鍥成柳葉形花刀。蔥姜改切成塊,拍松,香蔥切絲備用。.

2.湯勺放火上加入清水,待水燒開後,把魚放入開水中煮沸,煮至魚眼笑出變白色時撈出,將水倒掉。原勺加油八錢,油燒熱時放蔥、姜塊和花椒稍炒,添湯加入鹽、味精、白糖、料酒、米醋、找好口後下入鯿花魚,用慢火煨約二十分鐘,即可將魚取出放入魚盤內,再將香蔥放在魚的中間,勺內再加油一兩,燒熱後澆在香蔥絲上即成。

成品特點:蔥油香味很濃,魚肉鮮嫩入味,形狀整齊美觀。

紅燒鯿花魚

主料:鯿花魚一尾(一斤五兩)。

配料:清豆油一兩五錢,肥瘦肉一兩,鮮湯二斤,豌豆十五粒,蘭片(水發)三錢,澱粉三錢,香菜適量。

調料:精鹽、白糖、味精、料酒、醬油、米醋、蔥白、鮮姜、花椒、蒜瓣、香油均各適量。

烹製工藝:1.先將魚刮鱗,除鰓片、內臟,洗淨血汙,在魚體兩側鍥成雙十字花刀(深至魚骨),肥瘦肉、蘭片切成柳葉片,香菜切五分長的段,蔥、姜改塊同蒜拍松備用。

2.油勺放火上注入油,油熱時將魚放入煎之,待魚兩側煎成老黃色時同油一起倒入漏勺,原勺加少許底油,油熱放蔥、姜、蒜、花椒炒出香味時加入鮮湯,再放煎好的魚。肉片、蘭片、豌豆粒和各種調料。燒開後改小火燒煨,煨至魚已熟透入味,將魚取出放入魚盤中,將肉片、蘭片、豌豆粒撈出放在魚身上,除去蔥、姜、蒜、花椒粒不用,原湯調好口味用溼澱粉勾好炭,滴入香油澆在魚身上,上面放好香菜即成。

成品特點:色澤紅而明亮,口味鹹鮮,形狀整齊美觀。

原江燉吉花

主料:吉花魚(新鮮)四條(約一斤半)。

配料:松花江水三斤,香菜二錢。

調料:精鹽、味素適量。

烹製工藝:1.將魚刮鱗,去鰓片,除內臟,洗淨,香菜切末備用。

2.將鍋洗淨,加入松花江水三斤,投入備好鮮魚,加入鹽,燒開後撤去浮沫,用慢火煮燉;約燉20分鐘魚已熟透即成,出鍋裝盤加香菜末。

成品特點:魚肉鮮嫩,原汁原味,鮮美可口。此法是松花江兩岸漁民的家常拿手做法。

相關焦點

  • 醜得媽都不認識,才是東北人對一條魚的最高誇讚
    每到漁汛之際,大魚小魚擠擠擦擦,往往盈河皆是,至阻舟楫,不能泛行,甚至可以踩著魚背過河!魚魚魚|pixabay因此對於黑龍江人來說,拿瓢舀魚,真的不是誇張之語——從名貴的鰉魚、大馬哈魚,到尋常的鯉魚、嘎牙和鯰魚,都是黑龍江人的「桌上賓」,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之說,在龍江魚類武林中,江湖奔湧高手雲集。
  • 長江我們的母親河,遇到長江裡的這幾種魚要一定加以保護!
    長江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長河,橫穿整個中國,與黃河齊名,是中國兩大「母親河」之一。長江的水流量位居世界第三,如此龐大的水資源,自然有數不勝數的魚類資源。但是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汙染加劇,長江裡的眾多魚類瀕臨滅絕,如果在長江遇到這幾種魚一定要加以保護,為我們的母親盡綿薄之力。
  • 保護母親河,再建青山綠水,讓母親河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幸福河。
    其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區,最後流入渤海,幹流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萬平方公裡。由於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夾帶了大量泥沙,所以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第一:黃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孕育了我們千年歷史的母親河,她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孕育著我們的生命和文明。如果黃河真的出自塔裡木河,那塔裡木河就成了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了,畢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古代中國文明,而塔裡木河則只是塔裡木盆地沙漠中的一條找不到海洋的,籍籍無名的內陸河。所以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那我國的黃河發源地在哪裡呢?首先一點,你知道是哪三江嗎?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總面積39.5萬平方公裡, 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55%。
  • 中國最貴的13種頂級食用魚
    為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雲南大理洱海及其附屬水域。裂腹魚體形不大,每條約二至四兩重,魚肉肥厚多脂,肉質細嫩,且籽多刺少苦膽小,非常鮮美。洱海周圍的白族鄉親將其讚美為「洱海花」。野生大理裂鰒魚已處於瀕危狀態,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蟲草花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推薦七款蟲草花食譜
    三、蟲草花乳鴿湯   作用:補益氣血,用於病後體虛、頭目眩暈,婦女帶下等。   材料:冬蟲夏草10克,乳鴿1隻,花膠30克,(花膠又名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乾後而成。)生薑1片。   做法:蟲草花用凍水浸開,瀝乾水分備用(也有人建議蟲草花不需漂洗);水鴨宰洗淨,去髒雜、尾部(或請售者處理好),切塊狀,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飛水」)。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水鴨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 刺少而且很美味的魚,你吃過幾種?
    鱖魚又叫鰲花魚,肉食性,有鱗魚類;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漁歌子》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美的就是這種魚。鱖魚又名熬花魚;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鱖魚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即使在過去一般百姓也很難消費得起。那時每斤鱖魚的售價幾乎是鯉魚的兩倍。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是黑龍江中最美麗的一種魚。
  • 一下雪,哈爾濱就美成了莫斯科
    眾所周知,中國最冷的地方在東北,東北最冷的地方則在黑龍江。每年冬季,一場又一場大雪傾盆而下,黑龍江就成了雪鄉。在這片土地上,最浪漫最唯美的地方,一定是省會哈爾濱。一下雪,哈爾濱就成了東方的莫斯科,滿足了所有人對於冬天的幻想。@whenareyougoinghome在中國的地圖上,黑龍江的版圖很像一隻展翅翱翔的天鵝。
  • 魚的做法各式各樣非常多,你們學會了幾種呢?
    吃魚已經是我國各地的一種傳統美食之一,做法非常多所謂是各式各樣的方法。不同樣的做法做出來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樣的了!魚體內本身就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許多對人體具有非常大幫助的物質在裡面。有幫助有人體的生長發育!
  • 吃這個魚是「黃金季節」,教你幾種家常做法
    吃這個魚是「黃金季節」,教你幾種家常做法立夏節氣吃什麼肉好?立夏節氣是吃魚的「黃金季節」。而黃花魚等臨近產卵期的魚是夏季的首選。黃花魚,又名黃魚,石首魚科黃魚屬的一屬黃魚的統稱。生於東海中,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魚。是肉質最鮮嫩的魚種之一。
  • 明日小雪,這3種海魚千萬別錯過,價格便宜又好吃,做給家人吃吧
    明日小雪,以後的天氣會越來越冷,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不僅可以抵禦寒冷,還能養胃。今天給大家推薦3種海魚,海魚不同於河魚,肉質更加細膩,口感也更肥美,而且沒有土腥味,不管是煲湯還是清蒸都特別好吃。>2、蔥切蔥花,姜切薑絲,香菜切段;3、起鍋燒油,撒入少許鹽,將黃花魚下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後盛出備用;4、鍋中少許油,下入蔥姜爆香,然後加入半碗水,調入蠔油、生抽、料酒、白糖和少許鹽;5、將煎好的魚放入湯汁中燉煮至湯汁濃稠,即可出鍋,撒上香菜美味即成。
  • 東北的這些水產不輸任何地方,有些魚你可能都沒吃過哦!
    東北捕魚和南方也不太一樣,這邊是冬季捕撈或者開江時捕撈,人們特別愛在開春時打撈開江魚。經過一冬天的飢餓,魚的廢物和脂肪都排掉了,肉質緊實異常鮮嫩。在中國,開江魚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會特意趕在開江時到東北吃上一頓魚宴,今天小編就介紹一下這邊幾種淡水魚的美食給你。首先說鰲花魚,肉質非常細嫩又不多刺,肉質成瓣兒又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 東北有一種幾乎凍不死的魚,以前沒名氣,現在吃貨發現,這魚真香
    又到了寒冷的季節,大東北已經被白雪覆蓋。這時候,就有不少人跑去東北看雪鄉,一望無際的雪白世界,房屋頂上冒出的白煙,這是獨屬於大東北特別的風景。更有不少吃貨,為了東北的美味佳餚,挺著寒冷,在雪鄉吃亂燉,吃粘豆包,吃凍梨。
  • 東北特色魚系列,你吃過幾種?
    醬燜嘎牙子,東北的特色魚菜,原料是嘎牙子,豬油,蔥,薑末,東北大醬,香菜,黃顙魚6條,色拉油適量,做法簡單。得莫利燉魚是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的得莫利村。
  • 經常吃魚,你知中國最名貴的10種魚是哪些嗎?吃過3種都是王者!
    那對於經常吃魚的你來說,你又知道哪些名貴的魚種呢?有沒有有幸吃過那麼一兩種呢?據說能吃過兩種以上的都是王者級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咱們中國最名貴的10種魚吧!1、鰣魚鰣魚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其含蛋白質、脂肪、核黃素、尼克酸及鈣、磷、鐵均十分豐富。
  • 桃花流水鱖魚肥,魚中上品
    世界上已知魚類約有26000多種,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中國現有魚類近3千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餘種。中國最常見淡水魚大概有幾百種,我認為鱖魚是比較好吃的魚,但要說最好吃談不上。肯定還有比它好吃的魚。古詩云:「桃花流水鱖魚肥」,農曆三月是鱖魚最鮮美的季節,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鱖魚啥時候都有,但是大家都認為三月四月的鱖魚味道最好吃。鱖魚為什麼好吃呢?
  • 雲南麗江華坪縣船房鄉母親河—烏木河,水清見底特產鋼鰍裂腹魚
    河裡面魚兒成群,小時候舅舅跟外公都是捕魚能手,那時候河裡面的魚兒泛濫,滿河都是魚,隨便圍一個石頭摸一窩魚就是一大背籮,那時候的魚一背籮只能換幾分錢,但是聽著外公講撈魚的往事,我總是聽得聚精會神的。在我記憶裡,什麼花魚,清波魚棒子魚這些都只是存活在我外公嘴裡面的稀有魚種了,自我記事已來早已不見這些稀有的魚種,但是陪我從童年一直度過到現在,這個鋼鰍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2005年差點瀕臨滅絕,那時母親河也差點成了一條死氣沉沉的確「死河」了,當時為了發展母親河滿是創傷,沿河的採挖砂的船讓旱季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水從來沒有清澈過,上遊還建起了洗煤廠,汙水直接排到河裡
  • 網評東北最好吃的7種魚,吃過5種以上的,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土豪!
    網評東北最好吃的7種魚,吃過5種以上的,請允許我叫你一聲土豪!第一種:島子又名白魚,是「十八子」中的一種,在東北,還有一種說法叫做「三花一島」,這一島便是島子。島子魚用來清蒸味道是極好的,在黑龍江人們經常用清蒸島子魚來招待客人,當然了幹煎味道也不錯,無論哪種都非常美味!
  • 吃魚傷口癒合快 這4種魚效果最好
    推薦食譜:清蒸鱸魚材料:鱸魚400g、蒸魚豉油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蔥姜適量、植物油適量。做法:鱸魚去腮去內臟洗淨,在魚身上劃花刀。淋入料酒,身上抹上鹽。盤底放入蔥姜,再放魚,魚身上和魚肚也放入蔥薑絲。鱸魚放入蒸鍋中上鍋蒸8分鐘。蒸好的魚取出去掉盤子的蔥姜。
  •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最後一種很少能上餐桌,本地人都吃不到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最後一種很少能上餐桌,本地人都吃不到,第一種:鯉拐子,鯉拐子就是人們口中的鯉魚,鯉魚是東北人最常吃的魚類之一。東北人吃鯉魚的花樣很多,但是多以燉為主,燉的時候同樣加一塊豆腐,豆腐吸收了魚的湯汁,比魚肉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