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十年監測,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

2020-12-02 澎湃新聞

研究報告十年監測,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

2020-12-01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充滿未來感的基因療法已經在不斷突破的技術和報導裡,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簡單來說,基因療法就是將功能基因遞送到患者體內,以矯正或置換治病基因的一種治療方法。

在這種治療方法中,目的基因被導入到靶細胞(target cells)內,它們或與宿主細胞(host cell)染色體整合成為宿主遺傳物質的一部分,或不與染色體整合而位於染色體外,但都能在細胞中得到表達,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病毒載體則是將目的基因導入靶細胞的重要一環。目前有兩大類病毒載體最為常用,一類是逆轉錄病毒載體(Retroviral vectors),一類是腺相關病毒載體(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s)。

其中,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是目前發現的一類結構最簡單的單鏈DNA缺陷型病毒。而重組腺相關病毒載體(rAAV)源於非致病的野生型腺相關病毒,具有安全性好、宿主細胞範圍廣和在體內表達時間長等特點,目前的科學界共識是AAV不會導致任何人類疾病,因此成為目前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療載體。

而近日,一份發表在國際期刊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 的研究論文打破了AAV病毒基因治療這一神話。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對患有A型血友病的狗進行的AAV病毒基因治療試驗,效果明顯,在治療後長達十年的觀測,研究團隊發現AAV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事實上,近20年來,科學界對AVV基因療法安全性的懷疑從未停止。先前已有研究發現:在新生小鼠體內注入高劑量的AAV病毒後,它可以將其遺傳物質整合到動物的DNA中,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但許多基因治療專家仍然認為,在新生小鼠身上的發現與人類成年人無關。

這也提示了未來的研究需要對AAV基因治療的潛在遺傳毒性進行長期監測。儘管基因療法的為人類打開了另一扇大門,無論是基因編輯還是基因修飾,都給罕見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為人類壽命的延長和生存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任何前沿技術都需要面對倫理的考驗,從基因編輯的性質、效應和制度,我們依然需要更多的謹慎和設計。

關鍵詞 >> 基因編輯,醫療,科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陳根:研究報告十年監測,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
    而近日,一份發表在國際期刊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 的研究論文打破了AAV病毒基因治療這一神話。具體來說,研究人員對患有A型血友病的狗進行的AAV病毒基因治療試驗,效果明顯,在治療後長達十年的觀測,研究團隊發現AAV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 陳根:研究報告十年監測,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
    目前有兩大類病毒載體最為常用,一類是逆轉錄病毒載體(Retroviral vectors),一類是腺相關病毒載體(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s)。而重組腺相關病毒載體(rAAV)源於非致病的野生型腺相關病毒,具有安全性好、宿主細胞範圍廣和在體內表達時間長等特點,目前的科學界共識是AAV不會導致任何人類疾病,因此成為目前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療載體。
  • 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 具有潛在致癌性
    原標題:打破AAV病毒基因神話,具有潛在致癌性   充滿未來感的基因療法已經在不斷突破的技術和報導裡,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 十年監測發現,最安全基因治療載體AAV,竟有潛在致癌性
    導語:在治療後長達十年的觀測,研究團隊發現AAV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該研究對患有A型血友病的狗進行的AAV病毒基因治療試驗,效果明顯,在治療後長達十年的觀測,研究團隊發現AAV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 獨家|基因治療載體AAV「安全神話破滅」?6位專家全方位解讀
    近日,一項發表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在一項針對患有血友病的狗接受 AAV 基因療法的十年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 AAV 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
  • 獨家|基因治療載體AAV「安全神話破滅」?6位專家全方位解讀
    ,在一項針對患有血友病的狗接受 AAV 基因療法的十年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 AAV 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 AAV 基因療法治療 9 只 A 型血友病犬,並隨訪長達十年時間。通過 AAV 載體遞送的治療基因會合成一種叫作凝血因子 VIII(AAV-cFVIII)的蛋白。
  • 獨家|基因治療載體AAV「安全神話破滅」?6位專家全方位解讀:太炒作...
    AAV 基因療法的十年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 AAV 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生輝聯繫採訪了多名病毒學教授、基因治療教授和相關創業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前景可期,但需長期監測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次研究的內容。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 AAV 基因療法治療 9 只 A 型血友病犬,並隨訪長達十年時間。
  • 碧博直播回顧:可擴展、高質量的pDNA和AAV製造平臺以加速AAV基因治療
    老師對於用sf9細胞生產aav的路線怎麼看Q2.What Material do you use for AEX?Q3.老師,dna合成也是自己做嗎Q4.相比其他國內的AAV 基因治療平臺,你們的優勢會有哪些呢?Q5.如何有效的去除空殼?Q6.老師,如何提高AAV治療的安全性?
  • 公認安全的AAV基因療法或致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張夢然)一項針對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的研究,發現了可能會增加肝癌風險的基因組變化。這項16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向科學界表明: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確定AAV是否會在極少數情況下促進了癌症。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兩項基因療法,都使用了這種載體。
  • Science:一項針對狗的研究提示著基因療法中使用的AAV病毒載體可能...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正當基因療法最終似乎不負人們之所望的時候,一項研究使得人們對病毒載體存有一種持久的擔憂。許多研究工作都依賴於一種病毒載體將治療性基因導入患者體內。
  • 基因治療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再受質疑
    (圖源:DENNIS KUNKEL)近日,基因治療領域傳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一位血友病患者參與了一項臨床試驗,被注射了一種攜帶治療性基因的病毒。結果,這位患者被檢查出了肝癌,這是許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已經勒令停止了相關的臨床試驗。開展這項研究的公司叫uniQure,來自荷蘭,目前正在調查到底是不是病毒本身導致了癌症的發生。
  • 上海監測發現1例境外輸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該病例為中國籍,在英國留學,12月13日自英國出發,12月1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
  • NIBS張二荃組發明在體監測基因轉錄的新方法
    然而,現有的實驗手段很難在正常生理和行為條件下研究基因轉錄的活性。目前主要依靠Real-time PCR體外檢測,原位雜交和Luciferase報告基因等方法測量基因轉錄水平,存在活體檢測困難、實時性差、費時費力,實驗誤差大等缺點,且無法監測動物在不同行為條件下基因轉錄的活性。
  • 並非實鍾但提示未知風險,公認安全的AAV基因療法或致癌
    一項針對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的研究,發現了可能會增加肝癌風險的基因組變化。這項16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向科學界表明: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確定AAV是否會在極少數情況下促進了癌症。
  • 美研究報告弄清病毒源頭真相,這次與中國無關
    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這項新研究,旨在利用基因測試來追蹤今年春天蔓延在整個紐約市地區的SARS-CoV-2病毒起源。研究顯示,該病毒最早在2月下旬「首次傳染進美國」,由至少109個不同的來源播種,隨後暴發出感染鏈,而不是僅僅來自一個「零號病人」。值得注意的是,該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超過40%的檢測呈陽性的人在感染病毒之前沒有與其他感染者接觸過。
  • 西班牙科學家:AAV病毒延長端粒再現,或一次可年輕20歲
    CNIO研究所在AAV病毒身上悄悄裝上動物的端粒酶基因,對此渾然不覺的AAV則在無意間把端粒酶基因帶進小鼠細胞,使小鼠磨損縮短的端粒被延長,且暫未發現任何副作用。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在複製、保護和控制細胞生長及壽命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視作人類生命時鐘,通常端粒越長壽命越長。然而其會伴隨細胞每次分裂磨損縮短,如何維持或延長其長度成為一大科研方向。
  • AAV基因治療致5歲患者死亡,已是今年第四例死亡
    Lysogene公司表示對這名小女孩的去世深感難過,並對其家庭深表同情,公司將繼續致力於LYS-SAF302開發計劃和粘多糖貯積症的治療研究。也將認真研究已接受臨床試驗的其他18名患者。此後,美國FDA開始調查並嚴格審核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當時基因治療明星載體腺病毒也因此逐漸沒落,基因治療也因此沉寂了近20年時間。
  • 未知基因組的神秘「巨型病毒」揭示病毒世界變異性
    來源:新浪科技該病毒被稱為「Yaravirus」,是在巴西貝洛哈裡桑塔城帕普哈人工湖中發現的,它是以巴西神話傳說中「水仙(Yara)」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種具有未知基因組的神秘巨型病毒。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具有未知基因組的神秘巨型病毒。該病毒被稱為「Yaravirus」,是在巴西貝洛哈裡桑塔城帕普哈人工湖中發現的,它是以巴西神話傳說中「水仙(Yara)」的名字命名的。儘管該病毒可能不是什麼超自然警報,但它可能像神話中的「水仙(Yara)」一樣神秘。
  •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報告案例徵集
    基因產業在我國市場蓬勃發展與基因技術的應用落地的完善化有著直接的關係。自 1953 年沃森和克裡克確定 DNA 雙螺旋結構和提出中心法則以後,基於此結構的基因研究開始快速發展,從引物合成到DNA 測序技術、從基因工程技術到基因編輯技術、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人類細胞圖譜計劃等研究為基因產業的發展積攢了良好的勢能。
  • 廣東報告新冠病毒南非突變株 55歲南非籍飛行員
    廣東省疾控中心先後發現新冠病毒英國突變株和南非突變株,均是對自去年9月以來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回顧性基因測序分析發現。這些病例都能被廣東省靈敏的疾病監測系統捕捉到,及時被納入閉環管理,造成社區感染的風險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