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一醫院出嚴重醫療事故 實習醫生開錯單醫死人

2020-12-05 騰訊網

香港沙田韋爾斯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73歲女病人疑因實習醫生出錯,誤服另一名病人的藥物致慢性腎衰竭惡化病逝。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沙田韋爾斯親王醫院發生實習醫生寫錯藥單醫死人事故,一名本身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73歲老婦,上周五因充血性心臟衰竭入院在內科病房留醫,駐院醫生為她處方慣用去水丸等血壓藥物後,一名新派駐病房實習的醫生錯誤將另一名病人5種血壓、心血管及糖尿藥加在老婦藥紙上,令老婦服用後血壓急降,3日內腎衰竭死亡。

當事人為應屆畢業 調來病房不足10日

香港醫管局表示,肇事女實習醫生是應屆醫科畢業生,剛於7月新入職派往威院內科部,發生事故時在該病房工作不足10日,由於事態嚴重,威院已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故因由,調查料於8周內完成,然後呈交醫管局總部,女實習醫生目前仍在威院工作未被停職。

身亡的73歲老婦,一向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貧血、糖尿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病,一直在威院專科門診跟進治療,並需服用心臟科藥物及注射胰島素,控制心臟及糖尿病病情,她在上周五(8日)因氣促到威院急症室求診,診斷為充血性心臟衰竭,約凌晨時分轉送內科病房留醫,並獲內科駐院醫生處方慣服的4種藥物(包括去水丸、鈣片、阿士匹靈和胃藥)及額外利尿劑,以紓緩心臟衰竭問題。

七旬婦血壓低 吃藥血壓再降

但該名女實習醫生其後卻錯將另一名同晚入院的同房病人5種處方藥物,再加在老婦的藥紙上,駐院醫生並未知情。

翌日早上約7時半,病人按藥單服用10種藥物,包括5種不是她慣用的血壓、心衰竭、冠心病藥物「美託洛爾」、「博脈舒」、「速必瑞錠」和控制糖尿口服藥「達美康」及「甲福明」。

其後當值醫生巡房發現病人藥紙多了5種不屬於她的藥並叫停,但老婦約於早上11時已出現血壓急降,情況危殆,轉送加護病房並處方升壓劑急救,至本周一(11日),老婦慢性腎衰竭急劇惡化,下午5時半不治。

疑未按指引交上級核實

醫院發言人說,病人入院時已出現血壓低和心臟功能差的問題,女實習醫生錯誤在藥紙加上的兩種血壓和心衰竭藥,令她服用後進一步出現血壓下降,血液輸送不到腎臟。雖然按指引,實習醫生為病人處方後,須由上級醫生核實確保無誤,但由於今次事件疑是實習醫生在駐院醫生為病人籤處藥方後,再自行在病人藥紙填上資料,故調查委員會亦須調查箇中原因。

香港醫管局展開調查

院方已經向死因裁判官呈報個案,並稱會配合調查工作,事件亦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香港醫管局總部匯報。有關調查委員會主席由新界東醫院聯網質素及安全統籌專員蘇慶餘醫生擔任,5名成員分別來自威院、大埔那打素醫院及醫管局總部。

香港署理食物及衛生局長梁卓偉就事件表示十分遺憾,並向逝世病人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已責成醫管局實時徹查事件。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則促請醫管局檢視目前處方藥物把關是否足夠保護病人安全。

相關焦點

  • "60分貝暖醫"去世 是所在醫院最早被感染醫生之一
    在醫院門診大廳外,紅星新聞記者看到擺放著悼念江學慶醫生的鮮花,其中一束鮮花卡片上寫著「江醫生一路走好,小不點會遵循你的教誨」。我了解到,江主任病情很早就比較嚴重了,被轉到武漢市肺科醫院治療,但狀態一直不太好,經過多天治療,於今天早上去世。」另一名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據楚天都市報報導,江學慶女兒稱,父親於1月17日住進武漢市中心醫院,幾天後被轉到武漢市肺科醫院搶救,1月27日上了ECMO。
  • 景德鎮一醫院,58歲男子左腦出血,醫生手術中卻開了右顱
    對於病人家屬來說,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醫療事故了,隨著最近這些年科技越來越發達和管理越來越嚴格,醫療事故的發生率也大大降低了,但其中還是有一些沒有醫德的醫生,置病人生死與不顧,在手術過程中馬虎大意,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而前段時間在景德鎮一家醫院中一名58歲的男子,因為左腦出血急需手術,沒想到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卻開了這名病人的右顱。
  • 《急診科醫生》就是給醫院拍的教育片吧?醫生和護士有話說
    《急診科醫生》除了展示醫生的技術和專業醫學知識科普外,同時也傳遞出醫生這個職業背後的人文關懷,讓我們普通觀眾對醫務工作者這個職業有更深更好的理解。在《急診科醫生》這部劇中,張嘉譯飾演急診科主任醫師何建一,演技很棒。
  • 醫生隱瞞醫療事故,移植受病菌感染器官後,受者一死一病重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的醫療手段也在不斷進步,器官移植已經不是罕見的案例了。但在做器官移植手術時,摘除捐獻者器官時需要保證摘下來的器官是安全的,否則就會引發移植失敗,嚴重時則導致器官受者死亡。據《每日郵報》11月20日報導,英國一名醫生隱瞞了自己摘除器官時的醫療事故,導致一名受者死亡,另一名感染病情嚴重。
  • 醫院醫療事故死亡賠償多少錢
    一、醫療事故的基本定義:醫療事故簡單來說就是醫院等其他所有醫療機構,在治療患者過程中出現的一定的失誤,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者致其死亡的一種事故類型。醫療事故從法律意義來說就是指醫院及其他有醫療資質的場所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的法律法規、行政法規、醫療護理常規及部門規章等,採用不正確的醫療方法導致醫療結果出現偏差,進而導致患者身體及精神等多方面受到更為嚴重的損害,或者因誤診導致患者錯失最佳醫療救治時間,進而導致患者死亡等其他情況出現的一種事故。
  • 一名醫學博士的自述:學醫十年,我卻還不是醫生……
    導讀學醫十年,我仍站在醫生的門檻邊;再過三年,我才拿到醫院的入場券。前兩天,我的朋友圈又被一條消息刷屏了。不在醫療圈的你,也許根本就沒看到這條消息吧。也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樣的一條只對一小群醫學博士有點影響的政策性消息,絲毫不會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產生一點影響。
  •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AORTIST2.0主動脈人工智慧雲平臺是一款針對B型主動脈夾層的智能支架置入解決方案,今年4月份在中國北京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匯醫慧影聯合發布,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偉稱,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
  • 上海遠程醫療醫教研「援建」升級 吳孟超獎學金在同濟醫院啟動
    今天,同濟醫院發展管理論壇暨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大師論壇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了解到,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一周年,包括全國33家醫療機構,以醫療集團為依託,同濟品牌的上海遠程醫療的發展不僅使外地患者異地問診疑難雜症的需求得到了實現,利用網際網路+「授人以漁」,也使得醫療集團內的學科聯盟建設和學科規範化發展得到了全面升級。
  • 醫美界「諾貝爾獎」終於揭曉 讓好醫生展翅「飛翔」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填平醫美亂象坑?新氧綠寶石榜單「三重價值」賦能醫美好醫生
    在非法開展的醫美項目中,從事醫美營銷和諮詢服務的約有3000萬人,是中國醫療衛生戰線上總人數的三倍還多。快速增長的網際網路醫美市場也頻生出亂象,魚龍混雜讓行業發展和消費者求美過程都備受阻礙。「靠譜好醫生亟需被看見!」
  • 現實「江直樹」-徐曄醫生,國內學醫難?俄羅斯助力!
    近日《中國醫生》紀錄片引起關注,其中南京鼓樓醫院的醫生徐曄備受關注。抖音上一條《溫柔又帥氣的醫生什麼樣?》收穫137萬點讚,近7萬評論,徐曄一夜之間吸引了大批粉絲。徐曄,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博士畢業時25歲),現為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外科主治醫師。2018年8月18日,央視的獻禮紀錄片《醫心》在南京鼓樓醫院首映。
  • 女子人工流產後胎兒還在 B超顯示單胎變雙胎
    做完檢查後,一個大夫把我叫到人流室,我帶著複雜的心情上了手術臺,迷糊中聽見一男醫生問了聲:「這張面孔怎麼這麼陌生」,一醫生回答說是新來的實習生,當時也沒來得及想什麼,就被麻醉了過去。被叫醒的時候,已經是愛人在扶我起床穿衣褲了。回到家後的一個星期,我還是感覺身體不舒服,總覺得肚子脹痛,以為是胃痛,就買了好多健胃消食片吃,但還是不起作用。
  • 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
    年近30,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剛剛轉正編制基礎月薪三四千的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算了一筆帳,答案很複雜,在阿里的一個應屆生大概率是p5,p7是許多普通人奮鬥的終點。年收入呢大概就是稅前接近100萬吧,老p7或許能夠再衝一衝,絕對領先一眾青年才俊。假設p7不買奢侈品,沒有不良嗜好,常年還只穿優衣庫的格子襯衫,那麼在杭州全款買套房應該比較輕鬆。那麼同齡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基本是剛剛託離實習期轉正事業編制,學歷呢至少碩士。
  • 白百合靳東《外科風雲》1-44劇情:莊恕為調查母親醫療事故而來 陸...
    原標題:白百合靳東《外科風雲》1-44劇情:莊恕為調查母親醫療事故而來 陸晨曦結局如何?>   春天的葉子淡然了風霜   《外科風雲》分集劇情介紹   第1集   一個搶救成功的車禍傷員,卻因突發的嚴重藥物過敏死亡
  • 去年二級及以上醫療事故中醫方責任達400多起
    400多起  廣州日報訊 (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馬彥)去年,全國各級醫學會接到共8000多起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當中事故率高達47%;二級及以上醫療事故中,醫方責任達400多起。昨日,全國首個專注醫療安全的專業協會在粵成立,協會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13個單位共同發起籌建,省衛生計生委巡視員廖新波候任會長。  世衛:  1/300患者治病反受害  讓患者得到適宜的治療、合適的用藥、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這是醫療安全的普遍認知。
  • 男子被醫生開錯10倍藥量,2片變成20片,已徹底喪失性功能
    為了治療一次溼疹,浙江金華的孫先生絕對沒有想到,自己不但去鬼門關裡走了一遭,還因為嚴重的副作用,自己的性功能也完全喪失了。孫先生長期患有溼疹,今年四月,為了穩妥起見,他來到廣西某三甲醫院治病,皮膚科醫生詢問了過往病史後,給他看病、開了藥。在醫生開的處方裡,有一種名叫「雷公藤多苷片」的藥,每次需要服用20片。
  • 北京京醫中醫醫院怎麼樣 北京京醫醫院是私人的嗎
    北京京醫美容護膚中心專家建議:不少人選擇了"祛斑快,見效快"的剝脫法祛斑或短期漂白肌膚祛斑,而這些方法不僅傷害了皮膚,也損傷了自身的免疫力,只要稍微被太陽一曬,就容易再次成斑,祛斑切記不要盲目,選擇正規醫院到院與醫生詳細溝通,通過臨床科學診斷再進行祛斑。
  • 從醫療協會抵制國產疫苗聊香港醫療體系
    磁共振、超聲波檢查及乳房造影檢查時間分別延長近一成、一成七及一成四。患者完成檢查後,醫院安排其11月做手術,在接近尾骨位置安裝四口鋼釘,但他目前肌肉已嚴重白化及退化,即使手術成功亦不能完全康復,落下終生殘疾。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大家好~我是呼吸科醫生秦強,很開心加入「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能夠利用醫知袋鼠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
  • 景德鎮一醫院,五十八歲男子左腦出血,手術過程中被開右腦
    現在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很多的病症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很多人去醫院做手術,在醫生的高超醫術治療之下,自己的疾病得到了醫治,但是,不管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都是馬虎不得的,一旦醫生有些失誤就會造成醫療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