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8日訊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0月8日11時45分左右(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45分左右)宣布,將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查爾菲,美國華裔化學家錢永健,他們是因為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GFP)的貢獻而獲獎的。
下村修是首位從水母中分離綠色螢光蛋白的科學家,他發現這種蛋白在紫外線光中呈現亮色。馬丁-查爾菲展示了綠色螢光蛋白作為各種生物現象的亮光基因標籤的價值。錢永健對我們理解綠色螢光蛋白如何發光作出了貢獻,他還將顏色標籤擴展至除綠色之外的顏色,以便可以用各種顏色標識不同的蛋白和細胞。
研究人員1962年在水母中發現了綠色螢光蛋白(GFP)。在那以後,這種蛋白成為當代生物科學最重要的工具。在綠色螢光蛋白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發展出觀察先前肉眼無法看到的過程,例如腦神經細胞的發展或者癌症細胞是如何擴散的。
在一個活體中有數萬種不同的蛋白,這些蛋白精細地控制著重要的化學進程。如果蛋白機制發生故障,就通常會發生疾病。這就是為什麼對於生物科學來說,標定各種不同蛋白的路線圖是絕對必要的。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勵綠色螢光蛋白(GFP)的最初發現和有關它使用的一系列重要進展,這使它成為生物科學的標籤工具。通過使用DNA技術,研究人員現在可以將綠色螢光蛋白與其它令人感興趣、但經常肉眼無法看到的蛋白聯繫在一起。這種發光的標籤工具使研究人員可以看到被標註的蛋白的運動、定位、互動。
研究人員在綠色螢光蛋白(GFP)的幫助下可以跟蹤各種細胞的命運:患阿茲海默病期間的神經細胞破壞或者分泌胰島素的beta細胞如何在一個不斷成長胚胎的胰臟中產生的。
下村修1928年出生在東京,他1960年從名古屋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他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和海上生物實驗室的名譽退休教授。馬丁·查爾菲1947年出生,在芝加哥長大,他1977年獲得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他自1982年以來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教授。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紐約,1977年獲得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自1989年以來是加州大學教授。這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