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制中四個基本計量單位即將改變

2021-01-08 老胡說科學

度量衡大會的官員宣布,在下周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將重新定義公制中使用的四個基本單位。被審查的四個單位是安培、千克、摩爾和開爾文。

目前,千克的官方定義是一個圓柱體的質量,這個圓柱體由鉑銥合金製成,裝在法國的一個鐘形容器中。它每隔40年就會被從其保護位置移除,作為其他重量的校準工具。但據度量大會的官員說,它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這是因為組成該機構的60個成員國將投票決定改變一種系統,在這種系統中,千克將被通過普朗克常數間接定義。

用來提供新的基本單元的工具是Kibble balance——一種非常複雜的設備,它首先測量產生電磁力所需的電流數量,電磁力等於作用在給定質量上的力。第二階段,普朗克常數將發揮作用。轉換的原因是為了參考更穩定的測量基礎,並允許開發更精確的測量設備。參與投票的幾位計量學家都承認,大多數人既不會理解已經發生的變化,也不會注意到已經發生了變化。

公制是國際單位制的一部分,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通常稱為國際單位制。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使其更精確。例如,光速在1983年被更新,現在被定義為每秒299,792,458米。

對於有興趣參與活動的人士,測量大會將在網際網路上直播。官員們稱這次會議標誌著基於物體的國際單位制測量的結束。以前的會議已經更新了系統中的其他三個基本單位。如果這些措施通過,這些變化將於明年5月生效。

相關焦點

  • 本周,公制中的四個基本計量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近日,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的官員宣布,在本周舉行的會議上,對於我們目前使用的公制中使用的四個基本單位,他們將會對其重新定義。目前正在被重新考慮的四個單位分別是:安培、千克、摩爾和開爾文。這是因為組成該機構的 60 個成員國即將投票決定,是否改用一套用普朗克常數來間接定義千克的新的系統。(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用於為這一基本單位提供新的定義方法的工具是Kibble Balance,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測量。
  • 阿聯紡織品貿易 將改用英制公制計量
    阿聯紡織品貿易 將改用英制公制計量 2013-08-12 15:03:30 來源:中國紡織報 全球紡織網訊 近期,阿聯紡織部門將改變紡織品貿易中的計量單位,用公制單位取代
  • 公制螺紋中的「公制」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我們常說的「公制螺紋」應該叫「米制螺紋」。  「米制」是個什麼鬼?  首先確認一點,「米制」是由法國人創立的,之後才在其他國家得以推廣應用。  眾所周知,在17-18世紀的歐洲各國使用著互不相同的計量單位,這不僅體現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還體現在科學研究中。於是,科學家們開始努力尋找一種適合各國通用的計量單位。
  • 阿聯近日將對紡織品貿易採用公制計量
    阿聯近日將對紡織品貿易採用公制計量 2013-08-19 10:01:50 來源:網上輕紡城 阿聯的紡織部門將改變紡織品貿易中的計量單位,用公製取代碼。
  • 揭秘其他國家都採用「公制」,而美國卻不採用的真正原因
    任何對公制的採用,都可能會使測量變得混亂,給你的校園生活增加不熟悉的詞彙和尷尬的單位轉換。 雖然美國人繼續使用USCS,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經改用公制。公制,或稱國際單位制(SI),在18世紀晚期被引入法國,包括7個基本的測量單位,其中最常見的包括米和公斤。根據其支持者的說法,國際標準化組織比其他體系更具實用性和通用性,使其成為全球範圍內度量衡的首選體系。
  • 關於計量單位的那些冷知識
    在法定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公制、市制、英制單位的日常使用換算中,有些我們很容易弄混弄錯,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下法定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公制、市場和英制單位。1. 法定計量單位。法定計量單位是強制性的,各行業、各組織都必須遵照執行,以確保單位的一致。
  • 汽車百科冷知識:邁/碼/公裡,哪種單位是國內車速計量標準?
    在汽車領域使用「邁」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然而在中國完全不適用。這種計量方式目前只剩下少數大英國協國家或早期的殖民地還在使用,歐洲主要國家基本都採用了「公制單位」,即使是北美的量產車也普遍提供兩個選項,為英裡和公裡的雙重選項。原因主要是公裡標準更容易計量,在數據統計方面實際要比英制單位更簡潔明了,當然這也是文化差異與文化融合中大英國協國家的滯後造成的結果。Yard_釋義為碼,1碼等於3英尺或0.9144米。
  • 七個國際基本計量單位是哪些?
    >單位符號:m單位定義:1米是光在真空中在(299792458)s內的行程擴展閱讀:機械中的土單位:「絲」在機械中,尤其是機械加工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個單位:絲1毫米=100絲=1000微米,也就是說1絲=0.01毫米=10微米在新華字典中這樣解釋:絲:公制長度單位,一米的十萬分之一(亦稱「忽米」、「道」)。
  • 從公制戰勝英制市制,聊聊怎樣給孩子進行度量衡測量的啟蒙?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坑)計量是現代科學的基礎之一,判斷輕重、大小,遠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基本技能,度量教育也是數學啟蒙中的一環。今天我們聊一下幾種計量體系以及小朋友的度量衡教育。而在正式開始看今天的文章之前,請大家先回答一個問題:以下6個國家中,有3個目前主要使用英制體系,你覺得是哪三個呢?(別百度哦).......
  • 美國主持人稱飛行員用公制單位導致亞航客機失聯
    美國一位女主持人猜測「外國飛行員使用公制所以導致客機失事」,激怒了各國網友。 當地時間28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美國福克斯新聞臺主持人安娜·科伊曼(Anna Kooiman)在節目中採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前發言人斯科特·布萊勒(Scott Brenner),她向作為業內專家的布萊勒提問,是不是因為外國飛行員受訓時使用公制,所以對飛行不利。
  • NSR專訪李天初院士:基本計量單位的量子化
    會議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決議A。根據決議A,國際單位制的四個基本單位,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分別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伏加德羅常數NA定義。這樣,就基於一系列常數在SI中建立了基本量和單位。新的國際單位制已於2019年5月20日正式啟動。這是自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約》籤署以來計量學史上最重大的變化和裡程碑。
  • 拒絕公制 「賴」乎「懶」乎(環球走筆)
    近年來,美國推行公制單位的計量學家被美著名科普雜誌《大眾科學》連續評為「最糟糕」的科學職業。在推銷公制時,計量學家還常常受到美國政府與企業的雙重歧視,成為「最不招人待見」的科研人員。計量學家在美國日子如此難過,原因在於美國對公制計量單位的複雜態度。
  • 國務院關於統一我國計量制度的命令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發布)     1959年3月22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八十六次會議原則通過了《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統一我國計量制度和進一步開展計量工作的報告》和《統一公制計量單位中文名稱方案》,現在發布命令如下:     一、國際公制(即米突制,簡稱公制)是一種以十進十退為特點的計量制度,使用簡便,已經為世界上多數國家所採用
  • 三個磁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原創 劉景峰 返樸5月20日,我們推送了《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一文,介紹了7個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電學相關國際單位。本文介紹兩個磁學相關單位特斯拉(T)、韋伯(Wb)以及在物理學和各領域常用的單位赫茲(Hz)。
  • 國際計量標準開啟新紀元 「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各個成員國表決,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 根據決議,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的4個——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常數、玻爾茲曼常數、阿佛加德羅常數定義。
  • 棉紗的一些計量單位
    棉紗的一些計量單位 2020-03-25 10:51:47 來源:全球紡織網 棉紗的一些計量單位:旦尼爾(D):「D」是一種定長制的表示方式
  • 他們的優越感太強不接受公制單位!
    目前世界上僅有五個國家和地區還在使用華氏度,美國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原因是美國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不願意接受公制單位,所以華氏度才一直延續至今;華氏度屬於英制單位,而溫度的公制單位是攝氏度,實際當中華氏度的使用並沒有攝氏度方便。
  • 計量單位要分清
    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我們會使用各種物理量來描述物質或客觀事物的性質,並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那麼關於計量單位,你了解多少呢? 例如,使用質量來表示固體物質的多少,並選用千克、克、毫克等單位來計量質量;使用體積來表示液體物質的多少,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釐米等作為計量單位。而法定計量單位則是國家以法令的形式規定使用的計量單位。那麼不同國家之間有沒有一個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制呢?當然有,它就是——國際單位制。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
    我們共梳理出10個電磁學計量單位,其中前7個為電學基礎單位,後3個單位則用在磁學和頻率的計量中,分為前後兩篇文章進行介紹。十大電磁學國際單位制根據國際計量大會規定,現在通行的國際單位制(SI)[3]有7個基本單位,它們好比七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通過這7個基本單位能夠導出所有其他的物理量單位,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基礎。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世界計量日
    我們共梳理出10個電磁學計量單位,其中前7個為電學基礎單位,後3個單位則用在磁學和頻率的計量中,分為前後兩篇文章進行介紹。十大電磁學國際單位制根據國際計量大會規定,現在通行的國際單位制(SI)[3]有7個基本單位,它們好比七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通過這7個基本單位能夠導出所有其他的物理量單位,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