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小區門口測溫槍,能測準嗎?

2021-01-09 河南交通廣播

如今,

進出小區、單位、超市等

公共場所都需要測量體溫。

用電子測溫儀測體溫到底哪裡準?

又該怎麼使用呢?

近日,河南交通廣播記者帶著疑惑來到

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學所

一探究竟!

為什麼會遇到紅外額溫計數值不準的情況?

一是紅外額溫計對環境要求較高,例如紅外額溫計要求的使用環境為16—35℃,而當前是冬季,室外比較寒冷,各疫情防控監測點又均在室外,長時間暴露在外的紅外額溫計,易出現偏差;二是人員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也會導致額溫偏低;三是測量方法不當,如緊貼著額頭,反而會測不準。

低溫環境下測量體溫怎麼辦?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監測點均在室外的實際情況,一是防止紅外體溫計長時間暴露在外,一般不超過3分鐘;二是如出現較大誤差或體溫異常時,及時使用玻璃體溫計複測體溫。

紅外額溫計在使用中如何進行現場比對?

紅外體溫計使用前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中的要求使用;另外,紅外體溫計只能作為體溫異常的初步篩選,當發現體溫異常時,應該用水銀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的腋下測量值為診斷的最終依據。工作中如遇到困難和問題請及時與省計量院或當地計量機構聯繫。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 王驍、李小龍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丨張君靜 監製丨宋士超 執行總監丨姚享

相關焦點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低於36℃」,這個體溫正常嗎?
    測完體溫後,要求大家填寫表格。這時,我隨口問了一句保安:「我的體溫是多少?」保安回答說:「32℃。」我一下子暈了,這個體溫正常嗎?保安說:「正常」。我問他:「你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嗎?」保安直接回答:「不知道」。於是,我與他理論起來……工作人員過來幫腔說:「今天外面下雨,天氣冷,32℃正常的。」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差異大體溫測出33攝氏度明明是同一個人,單位門口測出來的體溫是36攝氏度,到了小區門口竟降到了33攝氏度。在小區入口處,物業為盧先生測出的體溫,讓他大吃一驚:「33攝氏度?我這是要涼涼了嗎!」盧先生說,小區物業的額溫槍似乎從來就不怎麼精確,「測出體溫35攝氏度多是常事,能到36攝氏度的情況都少有。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而常見的測溫設備是一桿手持式測溫槍,對著來人額頭照一照,就可以排查出發熱患者。 然而,一些網友在網絡上爆料,他們所測的體溫低於36℃。不少人都表示疑惑:正常人體溫不應該是37℃左右嗎?而且還有不少網友反映:在不同場合下所測的體溫還有所差異。 這些現象不禁讓人疑惑:這種篩查方式真的有效嗎?我們會不會是被虛晃一槍了呢?
  • 測體溫才35℃?!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會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下。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劃重點「紅外測溫槍」靠譜嗎?如果了解了原理,可以說「紅外測溫槍」其實是靠譜的,但是,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
  • 測溫槍測不準體溫?專利檢索全面解決你的體溫恐慌!
    疫情以來,與我們接觸最多的除了口罩以外,就屬測溫槍了,在小區門口、公交車、地鐵、商場,只要是需要測溫的地方都要與測溫槍來一次親密接觸。接觸多了,大傢伙發現,我的體溫咋這麼低了呢,一大波網友趕來說34°,33°,32°。哎等等,人的正常體溫是不是36.0℃-37.0℃嗎,怎麼用測溫槍測出來的溫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如果有人發燒測溫槍還能檢測出來麼?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小姨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兒的。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 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少不了要當一回劉德華: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發,呃不是,是照一發。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度?來重量一下!」。
  • 教你天冷如何使用測溫槍
    天冷如何使用測溫槍疫情發生以來,測溫成為了進入各個小區、辦公大樓以及人員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然而在實際測溫過程中,一些室外測溫點測出的溫度往往會出現低於正常體溫好幾度的離譜情況。是何種原因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 戰疫中的「測溫人」,測溫槍成為抗疫「武器」
    這是梁靖康在二廣高速大旺南站高速路口執勤測的第9012個人,也是他執勤的第21天。疫情發生後,廣東全省上下的「梁靖康們」有很多,3月3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稅務系統獲悉,來自廣東基層的黨員們積極響應地方部署,參與到高速路口、街道、小區、村口等各個執勤卡點的工作中,而他們的抗疫「武器」,大多就是一把測溫槍。測溫槍成為抗疫「武器」,不能拖後腿「滴!」
  • 使用紅外線測溫槍會引發白內障?測溫槍原理了解一下
    近日,出於疫情管控的需要,進出小區、單位、軌交等各個地方,都少不了測量體溫這個環節。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也流傳著各種調侃的段子。與此同時,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該說法稱,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對紅外線吸收能力較強,使用紅外線測溫槍可能會引起白內障。這是真的嗎?資料顯示,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物體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原理。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少不了要當一回劉德華: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發,呃不是,是照一發。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
  • 問:用「紅外測溫槍」量體溫靠譜嗎?這樣做有點嚇人……
    現在出門,勢必要被小區物業或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拿測溫槍指著頭,點一下就能量出你的體溫,習慣了就不會鬧出這種笑話了。感覺方便之餘也有點納悶:「紅外測溫槍」測體溫靠譜嗎?學過物理應該會記得,紅外線被稱作「不可見之光」,熱作用強於其他光,溫度計也是以紅線位置來衡量的。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zolsplit_leada2導語分隔符開始(樣式二)↓#]今天,你被「槍」擊了嗎?[#zolsplit_leadb2導語分隔符結束(樣式二)↑#]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首先筆者先幫大家解答一下「紅外測溫槍」的測溫原理。
  • 眼見測溫槍熱銷,有人拿工業測溫槍應急?不行
    眼見測溫槍熱銷 有人打起「小算盤」 拿工業測溫槍應急?不行!進小區量體溫、去公司量體溫、進飯店量體溫……疫情當前,測溫槍成了搶手貨。記者調查發現,貨源緊張之下,有商家打起「小算盤」,稱工業測溫槍也可用來測量篩查人體溫度,且「溫度誤差不大」。
  • 地球人研究報告:「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文/你的外星小姨】 當下這些天,大街上最威風的就是公共場所的安保人員和各小區的工作人員了。不管你平時多大派頭,也不管你哪個星球來的,遇見他們咱都得乖乖過去,要麼舉起手來、要麼頭伸過去,挨上一槍。 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 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小姨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的。
  • 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當前,測量體溫成為人們每日不可或缺的事情,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這是真的嗎?紅外線測溫,它自己不會主動地去照射被測物體。手持紅外測溫槍,通常會發射一束輔助光線,用來定位,幫助測量人員觀察,測量元件是不是對準了額頭。「這一束光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不過,我們應該避免它直接進入或者反射進入人眼,進而引起眼睛不適。如果長時間對眼睛進行直接照射,很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精度易受外部環境影響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我們外出時面臨的這「溫柔一槍」,所得的這些紅外體溫檢測數值靠譜嗎?會不會存在誤差?如果誤差普遍偏大,會不會不利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那「一槍」對準哪裡,測得數據可能更準確?紅外測溫儀因「疫」普及發熱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重要的首發症狀,而體溫檢測則是診斷此類病例的首要環節。
  • 紅外線測溫槍會引發白內障?
    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進小區一「槍」、進超市一「槍」、進菜市場一「槍」、進單位一「槍」,槍槍「打」頭,有的甚至會發出光亮,有時候測量的位置還離眼睛好近,就在這時,網上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 體溫槍顯示:LO、34度、32度……測得到底準不準?
    除了操作方式的不規範,王先生擔憂的還有使用環境的不規範,他發現,自己在進出小區的時候測量的體溫總是不準,他認為,是受到了環境的影響。 王先生:我們小區測溫就在室外,有時候我問他我多少度,他測好幾次以後告訴我35度多。我體溫也不可能35度多,就是他使用的條件沒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