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世界,表面上一片安靜祥和,但是暗地裡卻是一片暗潮湧動。雖然現在的主論調是和平,但是為了預防最壞情況的發生,每一個國家都在努力地發展著自己的軍事實力。而每一件新武器裝備的問世,背後是無數科學工作者們不計辛勞的付出。也就是說,想要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就需要有很多人才的支撐。二戰後,美國攻入德國,接走了一大批的科學家,這個舉動就為美國日後的繁榮,做好了鋪墊。
當時美國的對手蘇聯,軍事實力也是十分的強大。二戰時,他們就效仿德國研製出了火箭彈,並取名為喀秋莎。二戰後,為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便決定將之前的火箭彈改裝為中程飛彈。響應國家的號召,蘇聯的飛彈之父戈爾涅夫就接下了這個任務,經過一系列的計算,他發現想要將火箭彈改裝為中程飛彈,只能使用大量的具有腐蝕性的燃料。可誰知這就成了自己的噩耗命運的開始,於是飛彈之父失足落入燃料池,五秒之內被完全溶解,無人能救的悲慘事故讓蘇聯久久無法釋懷。
戈爾諾夫為了儘快完成國家的任務,經常親臨現場。在一次檢查實驗數據的時候,因為太過於專心,沒有注意到燃料池的位置。他一不留神掉了下去,不出五秒,戈爾涅夫就連骨頭都沒有留下,化成了一灘血水。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情況,周圍的人甚至連動手援救的機會都沒有,戈爾涅夫就這樣因公殉職了。
同樣的,我們的國家也有著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當年我們國家窮的非常厲害,一些有原子彈的國家還在威脅我國,國家領導意識到不能沒有原子彈。一大批科學家們在非常貧瘠的情況下,開始了研製原子彈的工作。為了保密,他們不能向家人透露一絲工作的內容,甚至幾十年都與他們斷了聯繫。也有些科學家在研製過程中,受到了嚴重的輻射,還沒來得及看到祖國的強大就去世了。所以他們的默默付出,無私奉獻,值得我們去敬佩,而我們也更應該謹記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