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肥胖者總覺吃不飽:控制食慾激素失效
最新研究發現,其原因在於肥胖者體內控制食慾的胰高血糖素已經失效。 胰高血糖素是一種控制糖代謝的激素,可以調節血糖,功能與胰島素相反。人體血糖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而胰島素減少,血糖高時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而胰島素增多。此外,胰高血糖素還可以影響體內調節食物攝取的關鍵激素——胃飢餓素,通過調節人體的飢餓感來控制食慾。
-
如何合理控制食慾?科學家們來支招
此外,Cell Metabolism雜誌上的另一項報告中,來自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一種能夠控制食慾的關鍵大腦細胞。研究者指出,大腦的瘦素感知和體重控制需要一種特殊的名為NG2的膠質細胞,而這一研究發現或可幫助科學家們未來開發新型靶向性療法來治療肥胖症患者。
-
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糖類或會影響年輕人機體中調節食慾的...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葡萄糖飲料而言
-
【學術前沿】糖尿病治療新途徑:丙酮酸激酶可同時改善胰島素分泌和...
從製藥的角度考慮,如果使用GK激活劑通過葡萄糖引起細胞去極化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目前尚無相關批准藥物。線粒體GTP(mtGTP)依賴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循環這條代謝通路對營養刺激的胰島素分泌至關重要,它並不依賴氧化磷酸化,所以可能是另一條可靶向的治療契機【2】。
-
激素的一些相關概念
激素是生物體產生的,對機體代謝和生理機能發揮高效調節作用的化學信使分子。其英文名稱hormone來自希臘文「奮起活動」。激素是生物體適應環境、調節自身穩態的重要手段。激素傳遞的信息一般是機體內外環境條件的變化,作用是促使相應器官做出合適的應對。比如胰島素傳遞的信息就是「血糖過高」,接受到信息的肝臟、肌肉等器官會做出反應,降低血糖。
-
心理所發現促食慾激素系統影響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
促食慾激素是指一類能夠調節促進食慾的激素。近年來一些研究顯示,促食慾激素參與了應激過程的調節,並在應激相關心理疾患中發揮潛在作用。胃泌素和食慾素是兩種最為常見的促食慾激素。初步研究表明,這兩種激素均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作用,參與應激反應的調節,進而影響一些應激相關情緒障礙的發生。此外,有研究報導這兩種激素都可能參與了恐懼記憶加強和消退的調節過程。
-
胰島素在健美運動上的應用:胰島素的好與壞
當您問某人什麼是胰島素時,大多數人會告訴您這是一種合成代謝激素,可幫助您清除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的,但這確實低估了它作為激素指揮的作用。樂團有指揮其音樂表演的指揮權,而您的新陳代謝則具有胰島素作為激素指揮器,負責指揮大量營養素燃料的使用或儲存。因此,胰島素主要影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也影響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的代謝。
-
胰島素可使身體成分和體重悄然改變,飲食調節,或提升其敏感度
胰島素可影響人們的肥胖程度和形體,同時也跟神經系統、骨骼健康以及免疫系統,還有代謝能力有著微妙的關係,因此需格外注重於胰島素。胰島素是如何影響體重和身體成分的?胰島素是脂肪儲存激素,有著無限的脂肪儲存能力。
-
【生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點總結
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起主要作用。 (二)激素: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液或組織液傳輸而發揮調節作用。 (2)通過體液運輸 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彌散到體液中,隨血液流到全身,傳遞著各種信息。 (3)作用於靶器官、靶細胞 研究發現,甲狀腺激素幾乎對全身細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於甲狀腺。
-
食慾大增可能不是好事,4種疾病讓人胃口大開
人的食慾很容易受環境、病症,甚至是情緒影響。 開心的時候可能會想要大吃大喝慶祝,遭逢壓力狀態低迷的時候可能會食不下咽。 排除外在因素,當食慾大增卻無法解釋原因時,就需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稍微留意是不是哪邊出了問題了。
-
...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隨血管進入胰腺,其末梢分布於腺泡,副交感神經興奮促進胰酶分泌,交感神經興奮使分泌減少。消化管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某些激素也參與對胰腺分泌的調節,如促胰液素主要作用於小導管上皮細胞,使其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氫鹽,胰液量增多;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可促進腺泡細胞分泌大量消化酶,但胰液量不增多;胃泌素也有促進胰酶分泌作用。
-
eLife:抑制食慾、增加飽腹感,這種激素讓減肥不再是夢
2020年11月24日,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在" eLife"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Lipocalin-2 is an anorexigenic signal in primat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成骨細胞源激素Lipocalin-2(LCN2),可以抑制食物攝入並增加小鼠飽腹感,並且在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也顯示出相似的結果。
-
Endocrinology:FOXO1全面參與胰島素介導的代謝和激素途徑
2018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島素負責協調進食後機體內的複雜反應,影響著許多代謝和激素信號途徑。FOXO1是胰島素下遊信號途徑中的一個分子,能夠驅動糖異生過程並受到胰島素的抑制。
-
還原性TCA循環代謝促進胰島素分泌
還原性TCA循環代謝促進胰島素分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22:33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Christopher B. Newgard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美國開發出新減肥法:抑制胃分泌"飢餓激素"
美國開發出新減肥法:抑制胃分泌"飢餓激素" 2008年09月18日 0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1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減肥法
-
2個行為正「悄悄」降低你的胰島素分泌,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做
然而,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正在降低胰島素分泌,令自己慢慢靠近糖尿病。二、2個行為正「悄悄」降低你的胰島素分泌,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做1、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挑食、夜宵等飲食習慣都會導致血糖升高,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在人體內加重了負擔,令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且會引起超重,身材肥胖是多種疾病的「禍首」,如高血壓、高血脂,希望大家合理飲食。
-
Cell系列綜述:棕色脂肪分泌——產熱之外的代謝調節
激活棕色脂肪功能會導致能量消耗增加,抑制肥胖,同時也會降低血漿中的葡萄糖和脂質水平,從而促進機體能量平衡。一直以來,呼吸作用解偶聯以及熱量產生被認為是棕色脂肪組織產生的主要代謝獲益,但近些年來一些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細胞除具有解偶聯促產熱功能外,還能夠通過分泌因子對能量代謝帶來局部以及系統性影響。
-
什麼是胰島素指數?還在看血糖指數嗎?胰島素指數可能更有意思
老朋友都知道,胰島素真的讓人又愛又恨。作為一種合成代謝激素,主要作用是降血糖、促進胺基酸的吸收增強DNA複製、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調節多種酶的活性等等。胰島素也叫存脂激素,就是負責儲存脂肪的激素,如果你的體內胰島素一直很高,那麼你就很容易長胖。 Dr.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腸道共生菌調控胰島beta細胞胰島素的分泌
一方面腸道菌通過其強大的代謝能力以降解腸道中複雜多糖與宿主實現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腸道菌的定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菌的定植勢必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有研究發現了腸道菌來源的短鏈脂肪酸通過激活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細胞能否直接感知腸道菌來源的信號而調控胰島素的分泌目前尚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