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成並運營首座大型氦氣廠,建造成本低可廣泛推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開設了首座大型氦氣廠。雖然,新工廠和新設備目前只能滿足少量的需求,但這樣的氦氣廠建造成本相對較低,今後可以被廣泛推廣。一直以來,高科技產品的製造離不開稀有氣體,而包括氦氣在內的幾乎所有稀有氣體大多來自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主要就是美國。
-
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氣體稀土」擺脫進口依賴
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我國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工廠,並投入使用。從官方的聲明中看,這是中國首個可以生產和運營氦氣的商業化設施。該項目採用中科富海(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控股)研發的LNG-BOG低溫提氦裝置,從液化天然氣(LNG)閃蒸汽中提取出高純氦氣。
-
又一工業資源或擺脫美國壟斷,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投產,成本更低
《南華早報》報導截圖據《南華早報》在本月28日的消息顯示,我國在寧夏的鹽池縣開設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工廠,並投入使用。該廠是由中國科學院出面設計建造,從官方的聲明中看,這是中國首個可以生產和運營氦氣的商業化設施。將很可能改變我國工業氦氣長期依賴國外供應的局面。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加工不再是單純地應用一些基礎原材料,稀有氣體開始成為工業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氦氣」,也成為現代國防軍工和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稀有戰略性物資之一。
-
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運營,年產量達20萬噸,可擺脫美國「卡脖子」
而現在的現象有所轉機,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運營,年產量達20萬噸,可擺脫美國「卡脖子」。據有關報導,在7月28日,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建設並運營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廠,而根據專家預計,這座工廠的液態氦的年產量將達到20噸,這就意味著在製造高科技晶片與火箭燃料方面,逐漸擺脫依靠從美國進口氦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
-
我國首個大型氦氣廠建成,事關晶片與火箭,可擺脫美國「卡脖子」
我國在寧夏的鹽池縣建設並運營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廠。有科學家表示:中國有了首個氦氣廠,就意味著在製造高科技晶片與火箭燃料方面,逐漸擺脫依靠從美國進口氦氣。此外還有消息稱:在中國的天然氣廢料中發現了數量較多的氦,這可以成為我國生成氦氣的關鍵因素。因為這筆從國外進口氦氣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
早知道: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茅臺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13%
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 「氣體稀土」擺脫對美依賴據香港《南華早報》28日報導,中國首個可商業化生產和運營氦氣的設施在寧夏鹽池縣建成投運。美國是全球最大氦資源國,資源量佔全球的40%。上述報導稱,一旦中國建立數百個類似設施項目,完全可實現在氦氣上的「自力更生」。中泰股份為中科富海氦制冷機提供了全套板翅式換熱器,板翅式換熱器是深冷技術的核心設備,公司大型LNG工廠氦氣提純裝置正在研發中;國新能源大股東國新能源集團2018年7月與中科院理化所及中科富海籤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涉及氦資源開發等領域。
-
境外媒體:中國天宮二號將飛天 2020前後建成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28日宣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把第二個空間實驗室送入軌道,隨後發射載人飛船與其對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28日報導,天宮二號將是中國五年內發射的第二個太空實驗室。這位發言人說,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新研製的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該火箭投入使用,必將大幅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報導稱,所有這些均服務於中國的更大目標,即在2020年前後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天宮二號以及之前的天宮一號都是空間站的原型。發言人說,中國的空間站研製工作進展順利。
-
港媒:中國正建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 將大幅提升潛艇隱形能力
8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宣布,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三大科學實驗任務,搶佔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作為量子通信領域的「領跑者」,中國的下一步備受矚目。 香港《南華早報》9月11日報導稱,中國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量子研究設施,以開發包括量子計算機在內的多個「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產品。
-
南華早報:嚴冬將至 中國和印度為邊境軍隊...
南華早報:嚴冬將至 中國和印度為邊境軍隊運送過冬物資】根據《南華早報》周五(9月25日)最新報導,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邊境對峙的中國和印度軍方,已將重點轉移到後勤支持上。雙方都競相在嚴冬來臨之前為喜馬拉雅偏遠地區的軍隊運送物資。中印雙方現在都在為未來的惡劣天氣做準備,向與西藏接壤的拉達克地區運送物資。
-
快手科技打算明年1月在香港上市
來源 | 公眾號:CapitalWatch抖音的中國競爭對手快手科技希望最早於1月底在香港上市。騰訊投資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快手IPO申請將於1月中旬由上市委員會審理;據《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快手可以在1月底在香港上市交易。
-
南華早報:兩會代表吃不到魚翅 被禁止外出吃請
香港《南華早報》3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政客削減盛大排場:不再有龍蝦和魚翅 帶上你自己的牙刷,這是命令。赴京參加中國最重要政治活動的軍隊幹部被告知,要自帶洗漱用品。抵達機場的人大代表已看不到夾道歡迎的隊伍,北京警方也沒為他們開道。
-
《南華早報》專訪 Amber Group CEO Michael Wu
本文轉載翻譯自香港銷量最高的英文收費報紙《南華早報》原文作者:Richard Lord 原文標題:How LinkedIn founder’s book, Blitzscaled, inspired a cryptocurrency start-up
-
南華早報:貪官的大腦與我們有何不同?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5日刊登題為《貪官的大腦,與我們有何不同?》的報導稱,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賄賂,還是會再三深思?科學家認為,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在左腦中找到答案。這一說法促使外界討論是否可以利用藥物或治療方法來抑制腐敗傾向。
-
避免遭美國「卡脖」,我國邁出關鍵一步,首座稀有氣體生產廠建成
7月28日傳出一個好消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建成後正式運營,限於技術工藝等方面原因,該工廠生產的氦氣數量相比國際先進企業來說並不算不多,僅能滿足少量國內需求。 不過,已經投入運營的氦氣工廠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即建造成本相對較低可用於大規模推廣建造。
-
香港球迷在東亞杯韓國賽場醜態盡顯!香港網民痛罵:一小堆曱甴
一批香港球迷在東亞杯韓國賽場上「噓國歌」,香港網民痛罵:一小堆曱甴。北京時間12月11日18時30分,2019東亞杯男足首輪中國香港0-2不敵韓國。而比輸掉比賽更令人汗顏的是,在這場比賽之前,一群香港球迷居然將其醜態展露在了韓國的球場上。
-
嚴重生源短缺,香港2/3私立高校未招滿,有大學今年只招到82名學生
摘要:《南華早報》舉例稱,建校73年的香港珠海學院今年只招到82名學生,是10年來最低值。 在今年疫情與去年「修例風波」的雙重影響下,香港私立高校今年遭受嚴重的生源短缺,有約2/3的私立高校今年未招滿,其中數所高校差距還相當大。
-
中國香港機場將很快恢復到內地的中轉航班服務
民航資源網8月12日電:據南華早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香港國際機場將暫時恢復往返中國大陸的中轉航班,以幫助運送在疫情期間陷入困境的中國學生該消息人士補充說,轉機航班的恢復可能只持續一個月,但此舉可能緩解疫情對亞洲最大的機場樞紐之一國泰航空造成的嚴重損害。周三,國泰航空報告上半年淨虧損98.7億港元。今年6月1日起,中國香港機場開始逐步恢復中轉航班服務。6月15日,中國香港機場宣布,自當日起旅客可以使用同一張機票乘坐由不同航空公司營運的航班於中國香港國際機場過境或轉機。
-
港媒稱中國研究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原標題:港媒稱中國考慮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據香港《南華早報》21日報導,中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建造月球雷達站的可行性。儘管它在科技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但也有不少專家對這個項目的潛在成本以及實用性提出質疑。
-
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首座大型水電站開始發電(圖)
原標題: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首座大型水電站開始發電(圖) 藏木水電站 藏木水電站 新華網西藏加查11月23日電(記者 劉洪明 安娜)23日,歷時近這是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藏木水電站第二臺機組將於下月中旬發電,6臺機組明年全部投產發電。 藏木水電站位於海拔3300米以上的雅魯藏布江中遊、山南地區加查縣境內,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設計年發電量25億千瓦時,是西藏第一座大型水電站。
-
中國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場,擺脫美國壟斷地位,廢料中就能無限獲取
這不就有好消息傳來,據7月28日報導,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開設了首座大型氦氣場,雖然,新工廠和新設備目前只能滿足少量的需求,但這樣的氦氣廠建造成本相對較低,今後可以被廣泛推廣。而參與這個項目的科學家預計,這座工廠的液態氦年產量將達到20噸,而中國每年的液態氦使用量超過4300噸,但這對於中國特種氣體行業發展仍有著無比巨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