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成並運營首座大型氦氣廠,建造成本低可廣泛推廣

2020-12-0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開設了首座大型氦氣廠。雖然,新工廠和新設備目前只能滿足少量的需求,但這樣的氦氣廠建造成本相對較低,今後可以被廣泛推廣。

一直以來,高科技產品的製造離不開稀有氣體,而包括氦氣在內的幾乎所有稀有氣體大多來自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主要就是美國。

有中國科學家就表示,首座大型氦氣廠的建成,意味著中國在製造高科技產品的過程中,距離減少甚至擺脫進口氦氣的依賴又更近了一步。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氦氣重量輕且無色,是一種惰性氣體,十分穩定,即便是在極端環境下也不太可能與其他元素發生反應,因此被視為一種稀有資源。

在日常生產製造中,氦氣的用途廣且重要性強,無論是在長徵五號火箭中作為燃料的壓送劑和增壓劑,還是在焊接中作為保護氣體,亦或是為製造電子晶片創造所需的「超淨環境」,這些場景中都離不開氦氣。

目前,中國所使用的的幾乎所有氦氣都來自於外國,主要是美國或是那些設備所有權歸屬於美國的國家。

上周二(21日),中國在寧夏鹽池縣建造的首座大型氦氣廠正式運營,可能將會改變以往的局面。中國科學院設計並建造了這座工廠,根據其官方聲明稱,這是中國首個可以商業化生產和運營氦氣的設施。

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氦儲量,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同時,大多數氦氣又是作為天然氣的副產品被提取的,美國則擁有全球最大的富氦天然氣田。相比之下,中國也有天然氣,但其中含氦量很少,這就意味著從天然氣中直接提取氦氣的代價太過昂貴。

不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下稱理化所)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中國天然氣工廠的廢料中含有相當多數量的氦,這可能成為中國能大規模生產氦氣的關鍵。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科學家表示,該生產方法的成本不便透露,但和進口的成本相比「很有競爭力」。

據《南華早報》報導,有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透露,以液氦這種形式為例,新建成工廠的年產量將達20噸。雖然這一數字和中國目前每年4300多噸的巨大用量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該工廠的建造成本很低,估計在3000萬至5000萬人民幣之間(約合430萬至710萬美元)。一旦中國建立數百個類似的設施項目,完全可以實現在氦氣上的「自力更生」。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軌道。中國每年的氦氣使用量超4300噸,其中就包括了用於泵送火箭燃料。圖自新華社

另一位科學家告訴《南華早報》,想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官方的支持。「投資完全不是問題,重點是政府是否想要這麼做。」

而從此次理化所官網所發布的新聞稿來看,這一項目所得到的評價和反響是積極的。新聞稿中寫道:「下一步將與相關部門、單位合作在國內全面推廣該示範項目,形成液氦的規模化生產,緩解我國氦資源緊缺的局面。」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官網截圖

根據行業數據,氦的價格在去年翻了一番。全球氦氣市場也受到了包括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南華早報稱,中國可能會切斷對美國的稀土供應,而美國則可能會用氦氣來作為對中國的「報復」。

《南華早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說,中國在未來幾年仍將依賴於美國的氦氣供應,雖然近年來卡達和澳大利亞等國也提高了產量,但這些國家的設備大多是美國所擁有或控制,而像俄羅斯也生產氦氣,但供應量無法滿足中國的需求。

理化所的新聞稿還提到,氦氣在高端裝備製造、醫用和大科學工程等領域被廣泛應用,是一種關係國家安全、高新產業發展和民生健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國內使用氦氣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資源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客觀上來說,中國想要建造更多的類似設施,還需要一些時間,有研究人員就預估,中國在氦氣的生產和使用上實現「自力更生」至少還需要10年,有幾處設施目前正在建設或處於規劃階段,它們的主要用途將是國防工業的後備力量。

還有一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的目標不應該是「生產足夠的氦氣以滿足需求」,而是應該在國際市場還能供應氦資源時加大進口,並建立大量的戰略儲備資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運營,年產量達20萬噸,可擺脫美國「卡脖子」
    而氦氣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已經應用到電子產品、化學工業、氣體製造工業、氣象科學、國防、航天技術方面等領域,尤其是現在國防軍共以及高科技產業中氦氣是最不可或缺的稀有戰略性物資之一。也可以說一個國家高精尖設備,都離不開工業氦氣的參與。
  • 【中國建成並運營首座大型氦氣廠】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
    2020-07-28 11:24:39來源:FX168 【中國建成並運營首座大型氦氣廠】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開設了首座大型氦氣廠。
  • 我國首個大型氦氣廠建成,事關晶片與火箭,可擺脫美國「卡脖子」
    我國在寧夏的鹽池縣建設並運營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廠。有科學家表示:中國有了首個氦氣廠,就意味著在製造高科技晶片與火箭燃料方面,逐漸擺脫依靠從美國進口氦氣。此外還有消息稱:在中國的天然氣廢料中發現了數量較多的氦,這可以成為我國生成氦氣的關鍵因素。因為這筆從國外進口氦氣可以節約不少成本。
  • 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氣體稀土」擺脫進口依賴
    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報導,我國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工廠,並投入使用。從官方的聲明中看,這是中國首個可以生產和運營氦氣的商業化設施。該項目採用中科富海(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控股)研發的LNG-BOG低溫提氦裝置,從液化天然氣(LNG)閃蒸汽中提取出高純氦氣。
  • 又一工業資源或擺脫美國壟斷,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投產,成本更低
    《南華早報》報導截圖據《南華早報》在本月28日的消息顯示,我國在寧夏的鹽池縣開設了中國首座大型氦氣工廠該廠是由中國科學院出面設計建造,從官方的聲明中看,這是中國首個可以生產和運營氦氣的商業化設施。將很可能改變我國工業氦氣長期依賴國外供應的局面。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工業加工不再是單純地應用一些基礎原材料,稀有氣體開始成為工業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其中「氦氣」,也成為現代國防軍工和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稀有戰略性物資之一。
  • 中國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廠,氦氣有什麼用?
    近日,據中國科學院聲明稱,由中科院理化研究所與中能北汽合作成功建成中國首個商業化生產氦氣的工廠,該廠位於寧夏省鹽池縣的一個天然氣加工廠內。氦氣廠除了進行大規模生產外,還將進行氦氣的提純和液化等相關技術的研究。
  • 避免遭美國「卡脖」,我國邁出關鍵一步,首座稀有氣體生產廠建成
    為了擺脫在氦氣領域,對美國進口的依賴問題,我國邁出了關鍵一步。7月28日傳出一個好消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建成後正式運營,限於技術工藝等方面原因,該工廠生產的氦氣數量相比國際先進企業來說並不算不多,僅能滿足少量國內需求。
  • 中國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場,擺脫美國壟斷地位,廢料中就能無限獲取
    這不就有好消息傳來,據7月28日報導,中國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池縣開設了首座大型氦氣場,雖然,新工廠和新設備目前只能滿足少量的需求,但這樣的氦氣廠建造成本相對較低,今後可以被廣泛推廣。而參與這個項目的科學家預計,這座工廠的液態氦年產量將達到20噸,而中國每年的液態氦使用量超過4300噸,但這對於中國特種氣體行業發展仍有著無比巨大的意義。
  • 早知道: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茅臺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13%
    摘要:今日可申購華豐股份、天正電氣、億華通、敏芯股份;美股下挫,黃金續創新高;我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鋼結構等行業從中受益;國內首座大型氦氣廠投運,「氣體稀土」擺脫對美依賴;習近平: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劉鶴同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共同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貴州茅臺上半年淨利226億元 同比增13%;司太立:仙居廠區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
  • 我國終於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場,逐漸擺脫美國壟斷地位
    現階段,美國有著全世界1/3以上的氦儲藏量,也始終是世界最大的燃氣生產國之一,與此同時,大部分氦氣又是當作燃氣的副產物被提取的,美國則有著世界最大的富氦燃氣田。因而我國一直在研發創建屬於自己的氦氣場,從而完全掙脫美國的壟斷位置。氦氣是一類單原子分子氣體,也是一種惰性氣體,它不可燃,也沒毒性,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和不活躍,幾乎不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
  • 我國終於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場,逐漸擺脫美國壟斷地位
    中國在寧夏的鹽池縣修建並運營了中國第一座特大型氦氣廠,這座工廠的液態氦的年產量將達到20噸。有研究人員指出:中國擁有了首個氦氣廠,就代表著在生產製造智能化晶片與火箭燃料方面,慢慢解決依靠從美國進口氦氣。除此之外還有消息稱:在我國的燃氣廢棄物中發現了總數較多的氦,這能夠 成為中國生成氦氣的關鍵因素。是因為這比從海外進口氦氣能夠 節省許多成本費用。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大型LNG裝置BOG提氦撬裝冷箱  氦氣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是國家安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物資,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核工業、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氦氣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而我國屬貧氦天然氣氣田,氦含量極低,並且直接從天然氣中提取氦氣成本極高,工業用氦基本全靠進口,對外依存度極高。
  • 「氣體稀土」氦氣,一直受美國壟斷,如今中國實現突破
    中國首次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大型氦氣工廠,實現了我國氦氣製備從0到1的突破。而中國只有11億,是一個貧氦國。而且美國的天燃氣都是富氦的,而中國的天燃氣都是貧氦的,開採成本更大。而氦氣製造上,美國更是天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控制壟斷了氦氣市場。
  • 被譽為「氣體稀土」的氦氣,一直受美國壟斷,如今中國實現突破
    中國首次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大型氦氣工廠,實現了我國氦氣製備從0到1的突破。而中國只有11億,是一個貧氦國。而且美國的天燃氣都是富氦的,而中國的天燃氣都是貧氦的,開採成本更大。而氦氣製造上,美國更是天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控制壟斷了氦氣市場。
  • 打破進口壟斷,氦氣實現國產化,預計年產量達到20噸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就一直在飛速發展,我國的科學產業也在不斷提升,如今,我國又一項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再次打破進口壟斷,那就是我國首座氦氣廠建設完成,國內氦氣實現國產化。但是與稀土不同,有很多資源都是我國十分缺少的,就比如說石油以及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由於國內儲存這些資源的地形都比較複雜,開採難度以及成本都很高,所以我國這些資源主要依靠的就是從其他國家進口,氦氣資源也是我國這些年主要進口的資源之一。
  • 中國在氦氣上95%都依賴進口,技術上再次打破美國的壟斷
    經常有人說中國為什麼不用稀土來卡美國的脖子呢?加入就算中國能用稀土卡美國的脖子,那麼美國反過來也很有可能用氦氣來卡中國的脖子。 其實並不是,超導體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時電阻可以降為零,在超導的環境中超導線圈通電後會產生強磁場,在理想狀態下磁場一旦建立了,只要維持超導材料在超低溫環境下,強磁強就會長期存在,而氦的特點就是沸點極低,比氮還要低得多,近乎可以達到絕對的零度,只要把超導材料放在低溫的液氦中,就可以讓超導環境的溫度低至零下268度。
  • 我國首座「海上漂浮式潮流能電站」建成
    東北網5月7日訊 (記者 王蕊) 近日,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作為技術牽頭單位設計的「海能-I」號百千瓦級潮流能電站在浙江岱山縣龜山水道成功運行,電站經海底電纜為水道附近的官山島居民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
  • 吸點氦氣嗨一下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新聞,7月21日,中國首座商業氦氣工廠在寧夏鹽池縣正式投入運營。有的小夥伴可能就要問了,氦氣是啥,幹啥用的?氦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二位,大家上中學時一定都已經把「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背的滾瓜爛熟。氦是所有元素裡第二輕的,只比氫重,在工業中是很常用的原料。大家的電腦硬碟,現在很多都已經開始填充氦氣以提高其性能。
  • 中國氦氣生產將實現獨立自主,此前完全依賴美國進口
    本文包含1134字,預計閱讀完需要3分鐘根據中國科學院發出了一份聲明表示,由中科院理化研究所與中能北汽合作建立,位於寧夏省鹽池縣一個天然氣加工廠內的研究所,成為中國首個可商業化生產氦氣的工廠。相比中國每年超過4300噸的使用量相比,這個數字不算多,但是這個工廠的成本很低,只有3000萬到5000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會建造數百座類似的設施,從而實現氦氣的獨立自主。據悉,美國目前擁有全球逾三分之一的氦氣儲量,自1925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大多數氦是作為天然氣生產的副產品提取出來的,美國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富含氦的天然氣田。
  • 中國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我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建成科技日報北京8月8日電 (記者操秀英)我國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新奧「玄龍-50」8日在河北廊坊建成,並實現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正式啟動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