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時代為何在古代存在那麼長的時間,問題出現在哪?

2020-12-05 騰訊網

引言:

任何一個劃時代的發明都足以改變歷史的進程,而歷史的發展也是經歷了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卻有著悠久的青銅器時代,這又是為什麼呢,不是經濟越發達而採用的冶煉技術越先進嗎?衡量一個社會與王朝生產力的先進性不就是對於器物文明的運用嗎。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主要看當時的社會環境與資源儲備情況,而當時的中國就是面臨這一尷尬的境地。

眾所周知奴隸社會以青銅器時代為主,而封建社會則以鐵器時代為主。可是中西方卻反過來了,這也是因為資源的限制與技術水平導致所應用的器物發生顛倒,所以才造成了在中國古代青銅器時代存在的歷史時間很長,並長期處於主導地位。而鐵器雖然也應用但不作為主要的用具,就是因為他的先天局限性限制了他的運用。同理西方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最後採用鐵器為主成為主要配標。

時代在進步,文明也相應的在發展,而對於器物的運用卻只能是因地制宜而不能違背當時的技術條件與礦產含量的限制,只能採用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也就造成這種非正常現象的出現。也就解釋的通了。這也是為何中西方的體制與器物發生顛倒的原因了。

(圖一 古代青銅器代表之作)

一、中國以銅器為主,資源決定技術水準

中國的青銅冶煉技術很早,但也不能成為中國以青銅為主的根本。早在商代時期中國就有了鐵器冶煉技術的出現,但那時用的是隕鐵。而到西周中期鐵器才開始冶煉。直到戰國時期才大規模運用,但也沒有取代青銅的主導地位,是什麼造成中國採用以青銅為主的兵器運用時代嗎?

(圖二 青銅劍器 吳越劍)

這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礦產資源導致只能被迫選擇青銅冶煉技術應用。因為當時中國的礦產資源以錫礦為多,並且品質也高,而當時中國的青銅冶煉技術融合的復古冶煉技術,使得青銅器的堅韌度並不比一般的鐵器質量差,也很鋒利。成為當時的主流武器與潮流。

反倒是鐵器的冶煉難度很高,因為當時中國的鐵礦石品味很低,含礦量都是低於50%的貧礦,其中的雜質多,不好提取,冶煉難度太高。使得中國的冶鐵技術難以短時間達到應用的標準與水平。這也導致生產出來的鐵器反倒不如青銅器鋒利與堅硬。這種粗糙的鐵器只能適用於農具。所以在技術與資源都不具備的情況下,中國的青銅器時代反倒存在很長的時間,而且一直處於主導地位。

(圖三 鐵器冶煉技術難度高)

二、西方以鐵器為主,造鐵比造銅方便

而西方的情況卻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最早冶鐵的西臺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而且他們的在冶鐵的技術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反倒是青銅冶煉技術方面不如中國,甚至比較落後,相對比的話,中國無論是青銅冶煉技術與鐵器冶煉技術都不比西方差,只是鐵器因為先天受限而沒有大規模使用與成熟。

(圖四 相對於西方 中國鐵礦石雜質多)

而西方的青銅器則因為本身的稀土礦稀缺且質量太差,使得青銅冶煉提純難度加大。難以成規模的運用。使得西方人只能越過青銅時代,開始加大對鐵器的冶煉技術的運用。因為相對於青銅的稀缺與貧瘠和質量的不好把握。反倒是鐵礦石的資源豐富,並且都是富鐵礦,提純質量相對容易。所以冶煉技術的運用與鐵器的質量都能夠滿足需求與運用。

相對於青銅器的造價成本高,還不好把控與技術難以突破。鐵器的開採成本與冶煉技術則非常好操作與把握。使得西方直接跨越青銅時代,提前進入鐵器時代,並取得一定的進步與長久的發展。就是因為鐵礦石資源的豐富與礦產的含鐵量較高,使得提早進入以鐵器為主的時代。

(圖五 中國在不斷地提升冶煉技術)

三、中西方因為資源偏重不同,採取不同冶煉技術

正因為資源決定技術水平的偏重,使得中西方的冶煉技術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是他們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只是受限於資源條件而導致中國出現了長時期的青銅器時代。並創造了輝煌的青銅帝國。這就是環境影響文明發展的走向,但是都會殊途同歸,只是中間經歷的長短不同罷了。

採用何種冶煉方式與主要資源運用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銅錫鐵礦石的品味高低,直接影響採用何種礦石作為主要的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只要技術能夠達到要求,滿足作戰需要就行。也就是必須達到足夠的堅硬度與鋒利水準,還能夠經得起使用。

而西方以鐵器為主也是因為鐵礦石富而錫礦貧瘠有關。中國則是錫礦石豐富而鐵礦石的含量貧瘠,同時青銅冶煉技術煉製的青銅兵器質量甚至比鐵器都有堅韌度,同時還具有防腐蝕性。所以就成為中國的主戰武器與青銅冶煉技術發達的根本。

(圖六 這是一套完整的冶煉圖)

四、古代中國一直在研究鐵的冶煉技術

其實儘管中國一直以青銅時代為主,但對於鐵器的研究與冶煉技術還是沒有放下。只是受限於技術水平與資源質量的問題,使得自身研究能力一直被耽擱與停留在一定的瓶頸上。可是對於鐵器的應用卻是在不斷地擴大使用,雖然都是在民間的農具使用,但也是在取得一定的進展。

鋼鐵冶煉技術因為古代人的智慧而不斷地經過淬鍊與提取,不論使用火力與風力甚至是水力的運用加大冶煉提取的力度。對於鋼鐵的提煉都是在不斷地提升。最後通過鼓風吹氣法使得這一技術開始變得成熟。最後終於攻破了最後的難題,也讓中國在鋼鐵的冶煉技術上走入新的一步。

(圖七 淬火技術的應用)

五、東漢才真正的解決這一問題

但是中國雖然後來被稱為青銅帝國,可是中國的鋼鐵冶煉技術一直沒有落下,甚至在不斷地突破難關,最後到了西漢就成了一定的規模與效應。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大規模的使用鋼鐵了,可是由於質量的問題只能使用在農業領域。可以看出中國一直沒有放棄鐵器的冶煉與難題攻關。

直到東漢時期鐵器才取代青銅器成為主要的工具,中國也擺脫了鐵器的技術瓶頸,甚至還取得比西方還要先進的技術。因為中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於鐵器的研究與運用。使得在比較苛刻與困難度較高的情況下攻克了在貧礦石的基礎上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所以雖然中國的鐵器時代晚,可是技術水平卻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所以對於中國來說鐵器時代來的晚但不是水平不行。

(圖八 青銅冶煉技術精彩的藝術水準)

結語:

所以說中國的青銅時代雖然時間存在比較長,可是無論技術水平還是青銅器的堅硬度與鋒利度都能夠滿足鋼鐵冶煉技術的水準,甚至一度強過普通的鋼鐵。這也可以看出中國青銅時代的發達並不是中國技術時代比較落後,反倒是因為鐵礦石資源的限制使得中國的冶煉技術達到極致水平的開發與運用。

而西方與中國相反方向的發展也是因為資源的限制導致對於鐵器的發展提前運用,並取得一定發展與成熟。可是西方青銅冶煉技術水平卻是因為品質問題而放棄了研究,不得不說工匠精神比較欠缺,相對於中國的執著與精研,西方對科研問題的態度顯得不如中國的韌性與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

中國能夠在鐵礦石含量低且是貧礦的基礎上經過上千年的不懈專研的基礎上打造出中國的技術突破難關,制定出了中國水準的質量高度。直到東漢時期才奠定了鐵器時代的到來並佔據主導地位。成為以後的標準且起點並不比西方成熟已久的技術水平。可見積累的重要性,更能看出中國古人並沒有因為青銅器時代的輝煌就固步自封了,而是不斷地在向前發展與進步,直到迎來最後的突破與輝煌。

即使中國長期處於青銅器時代的統治下,可是中國在青銅冶煉技術的水準上也是在不斷地進行複合型的組合。使得當時的青銅器鑄造出的兵器已經超出普通的鋼鐵的水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能力與技術水平。同時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墓中的青銅兵器,越王劍被發現時還沒有被腐蝕,可見那時的兵器具有防腐性,這可趕上一般的鋼鐵了。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青銅器都長啥樣?
    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中國青銅器繁盛於夏商周時期,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造型莊重華麗,紋飾精湛優美,為世界所罕見,而且銘文內容豐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文字發展演變的珍貴資料。那麼,夏商周三代的典型青銅器都長啥樣?
  • 中國古代青銅器簡述
    一般認為,中國的青銅時代結束於戰國中晚期。]然而這一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中國青銅器鑄造和使用的停止。在冶鐵技術發展的影響下,青銅鑄造業出現了新的技術和工藝,青銅器的鑄造和使用一直到漢代才逐漸衰弱,銅鏡和錢幣的鑄造作為專門的工藝還繼續存在。
  • 中國古代青銅器製作工藝探析
    青銅禮器的生產製作是整個青銅時代的工業核心,有一套複雜的系統流程,後人通過對青銅器上留存的鑄造痕跡的分析,可以反推出古代青銅器的生產流程和鑄造工藝,總結其中蘊含的工藝思想,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古代社會。
  • 開啟青銅器時代的第一個歷史王朝——商或殷
    引言如果說該王朝之前的政治組織形式很可能早於商代的王權(君主制),而且有關存在著一個新石器時代的夏王朝的傳說,並非是沒有任何基礎,那麼青銅器技術的迅速發展則與上古文明的一次顯著的發展高潮相吻合。如果人們有權把商王朝的開始(無疑也是青銅器時代的開始)時間斷於公元前17世紀中葉或未葉,那麼為了描述該朝代的文明,則只能主要參照在安陽的考古發掘。商朝(或者是根據在最後一個時代使用的名稱而稱之為殷王朝)最後一個京師大商或大邑商的遺址,曾在該王朝最後11位國王執政期間被佔據,而該王朝可能共有約三十名國王。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青銅器則是由青銅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傳統觀點認為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中國在公元前3000年龍山文化遺址中已少量出現青銅製品,一般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中國便進入了青銅時代。
  • 文化的瑰寶,文明的象徵,最鼎盛的青銅器時代
    中國的青銅器,是人類文明史上比較輝煌的存在,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徵,對人類物質文明也有具有很大的貢獻。劃時代意義的青銅器最鼎盛的時期你知道是在什麼時候嗎?自此進入了古代文明社會。經考古學家研究,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就在夏朝時期。有看過一些史書上記載,夏朝的時候,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屬於青銅器的時代也從此開始,直到商朝時期一直都處於非常鼎盛的時期。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  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夏朝,結束於戰國時期,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是銅刀,地址是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遺址,距今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
  • 青銅器藝術的起源發展和青銅器的分類及用途
    導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藝術包括夏、商、周時代,這個時代也是奴隸社會時期。這個時候留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就是青銅器。青銅藝術在世界之林藝術之中是有其獨立特殊的地位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留下如此之多的珍品。
  • 劉雄:關於異形青銅器的辨偽鑑定問題
    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器鑑定、古陶鑑定、玉器鑑定,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2005年執教北大資源學院文物系,2010年起擔任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青年教師崗位能手,2015年榮獲第八屆北京市教育園丁獎。在校講授《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玉器》、《考古學概論》、《中國博物館學概論》等課程。
  • 論古代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
    引言古代青銅器冶鑄技術,是我國科技史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個課題雖已有不少學者探討。仍有若干疑難問題有待解決。這裡只能根據已有成果,試作簡單的概括。青銅器的製作過程,應該從青銅是怎樣生產的說起。這處礦冶遺址長2公裡,寬1公裡,已清理出幾百座豎井和近百條平巷,發現了大量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在礦井附近有規模較大的煉銅作坊,發現有煉爐,初步估計,光是煉渣就超過四十萬噸。銅綠山古銅礦的時代,大約是從西周到漢。期學者推算,這裡先後生產的制約有十萬銅料冶煉出來之後,便送到鑄造青銅器的作坊中去。鑄銅作坊大多數不在銅礦及煉銅作坊附近,因此銅錠必須經過有組織的運輸。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中國古代青銅器,如何真偽鑑別
    一·青銅器的作偽歷史我國青銅器仿製最早出現於春秋,至宋代較多,如宋人曾經以春秋晚期宋平公時代的宋公戌鍾為標本,進行仿製;另外,傳世的宋太和鍾和蟠龍紋鍾都是仿製的。宋代仿製青銅器水平較高,但其仿製目的不是為了利用贗品賺錢,而是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文章是自己整理出來的,鑑古器全書,先說古器出處時代文化形成,然後是如何區分真假。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感謝大家支持,因為了大家閱讀和關注,才能有動力堅持把整套鑑古技術上傳到這裡。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 青銅器 為何令收藏家沉迷其中?
    找收購的還是打電話讓中國文物局幾百塊收走你手上的藏品吧,不要去花時間找陷阱。藏品出手博取高價是投資,那麼投資就會有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風險,而不是妄想坐等百萬上門。在未來階段,青銅精品的稀缺性將決定它的漲幅,而精品資源越來越少,需求量卻越來越大。隨著買方市場的不斷擴大,必然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國遠古的石器時代結束以後,就進入了「青銅時代」,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標誌。我國的青銅時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春秋這四大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自春秋末年起,鐵器開始產生,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青銅器是我們國家古代的一項重要的發明,但是青銅器並不是我們國家第一個發明出來的,青銅器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是6000多年以前的,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就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距今5000到4000年,就相當於堯舜禹時期。
  • 怎麼辨別真假青銅器(一)
    鑑別青銅器的真偽是個複雜的問題,最常用的是從鑄造方法上辨別真假。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大部分採用的是「陶範法」。僅在河南安陽殷墟遺留的一個商代青銅器作坊遺址,就發現鑄造青銅器的陶範1萬多塊。而偽造的青銅器大部分採用「蠟模」,也叫失蠟法。到了後代的偽造者為了偽造的更逼真,也開始使用類似「範鑄法」的鑄造方法,但是和古代的「陶範法」完全不同。所以判斷真假青銅器用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 鼎尊罍爵斚觶簠簋……青銅器怎麼區分?了解青銅器名稱和功能
    瓶:腹大頸長的容器瓶子在瓷器時代非常常見,功能也不僅限於盛水盛酒,還可以插花。銅器的瓶子不算太常見,不過的確存在。銅器的瓶主要是用來盛酒用。壺一般不用在祭祀活動上,所以沒聽說它作為禮器存在。看它設計得這麼符合日常使用,看來是一件實用性是很強的器具。爵:jué,盛酒熱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銅器中是一個常見物件,爵位這個詞跟酒杯爵有沒有關係呢?
  •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鑄客分享殷墟博物館青銅器上篇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殷墟博物館青銅器巡禮上篇鑄客分享鑄客 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青銅器展廳:殷墟作為中國境內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的遺址,各類器物製作精緻,裝飾精美。代表了中國青銅器時代鼎盛時期的水平。
  • 國之重器,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
    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青銅器為國之重器,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根據生產工具和武器的材質,區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由此可見青銅的時代重要性。我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歷經商代、西周、春秋時期;從戰國開始中國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鐵器時代。古語說君子一言九鼎,鼎是比較常見的青銅禮器,也體現了青銅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之重。
  • 《陝西古代青銅器》正式出版
    日前,《陝西古代青銅器》一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精選了陝西境內出土的100件(組)青銅器,主要圍繞青銅器的發現、發掘、流傳、收藏和研究過程,以及器物的特點特徵、歷史地位、文化內涵及重要意義,重點講述了青銅器背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學習了解陝西歷史、研究青銅器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