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出生缺陷 警惕八種情況

2020-11-23 央視網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喬軍偉

  9月12日是第15個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據統計,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的總發生率已達5.6%,大約每30秒就會誕生一個缺陷兒,出生缺陷已成為嬰幼兒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約佔19.1%。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圍產專科副主任陳慧教授表示,出生缺陷問題不容小覷,預防和幹預是減少出生缺陷發生概率的有效方法。

  反覆流產 竟是染色體「出了錯」

  「醫生,怎麼辦?我的寶寶為什麼又停止發育了?」王娟(化名)紅腫著眼睛問。王娟今年30歲,這是她第二次懷孕了,第一次懷孕流產時王娟覺得是自己不小心,這次懷孕前她特別注意調整飲食和作息,加強了身體鍛鍊,也服用了維生素,沒想到還是出現了流產。陳慧介紹,王娟是流產門診中常見的患者,建議她清宮時查絨毛染色體,尋找流產的原因。

  一個月後,王娟帶著她的絨毛染色體報告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遺傳門診進行諮詢,絨毛的結果顯示胚胎有1條7號染色體不正常,出現了7號染色體微缺失和14號染色體微重複。

  「醫生,為什麼我的寶寶會出現這種染色體?我和我丈夫都很健康啊!」王娟不解地問。染色體檢查結果給出了答案,雖然王娟的檢查結果正常,但王娟丈夫的檢查結果顯示,他是平衡易位攜帶者。

  陳慧介紹,多數染色體平衡易位對攜帶者本人來說並沒有明顯影響,但是在生育下一代時往往會遇到困難。染色體不平衡的嚴重程度直接影響胚胎發育時間的長短,重者胚胎早期丟失或胎兒夭折,輕者發生表型改變分娩畸胎。

  「對於平衡易位攜帶者,應該進行有效的遺傳諮詢,選擇合適的生育方式,才有利於優生優育。」陳慧介紹,平衡易位攜帶者有兩種生育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自然受孕和產前診斷,另一種是「三代試管嬰兒」,需要進行植入前遺傳學檢測和產前診斷。

  其中,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是「試管嬰兒」技術發展而開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是指在胚胎植入母體前完成的遺傳學檢測,這種方法可以篩選遺傳學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增加種植率、降低流產率,特別適用於有高風險生育遺傳病患兒的夫婦。

  聽了陳慧的建議後,王娟夫婦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生殖中心做了「三代試管嬰兒」並進行PGT檢測,在王娟懷孕的18周進行了產前診斷。最終,王娟如願生下了一個染色體正常的寶寶。

  預防勝於治療 這八種情況要警惕

  陳慧介紹,出生缺陷既可由環境因素所致,也可由遺傳因素或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有數據顯示,我國染色體病或單基因病導致的出生缺陷在部分地區可達30%,加上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遺傳因素在出生缺陷的病因中佔據非常高的比例。

  簡單來說,染色體通過配對來保證人類的遺傳基因可以代代相傳。而染色體異常,是指染色體在形態結構或者數量上的異常,包括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增加、倒位或者易位等,或者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增加或者減少。陳慧指出,染色體病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常可造成嬰兒先天愚型、先天性畸形以及腫瘤等。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更容易造成女性妊娠失敗,形成流產。

  染色體異常發生了怎麼辦?陳慧表示,目前針對染色體異常的治療沒有十分有效的方式,治療手段還是以症狀治療及器官畸形矯正為主。由於染色體發育不全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所以染色體異常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推行婚檢、遺傳諮詢、染色體檢測、產前診斷等,如果經產前診斷發現患兒染色體異常,可選擇人工流產等措施,避免出生缺陷的發生。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前診斷實驗室杜濤助理研究員提醒,如果夫妻雙方存在以下這些情況,在備孕前進行染色體檢測十分必要:

  1.有不良孕產史的夫妻雙方,如:復發性流產、死產等;

  2.有發育障礙、多發畸形、智力低下或者明顯體態異常的患者;

  3.家族中已有染色體病或者先天畸形個體;

  4.疑為先天愚型的患兒及其父母;

  5.原發性閉經或不孕的女性;

  6.無精子症或不育的男性;

  7.生殖器發育不正常或畸形的人;

  8.長期接觸X線、有毒物質或者電離輻射的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張陽、劉文琴、黃睿 醫學指導/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圍產專科副主任陳慧教授)

相關焦點

  • 從源頭阻斷出生缺陷 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
    圖說:國婦嬰院長黃荷鳳(左二)正在參與會診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確診宮內胎兒罹患出生缺陷,難道就只有「捨棄」一條路可走?孩子罹患罕見病,治療的同時能否從源頭阻斷,避免不幸的再次發生?
  • 讀懂「遺傳密碼」 規避出生缺陷
    記者黃中明 攝  因為出生缺陷或後期疾病,許多嬰幼兒被拋於棄嬰島。近期此事備受關注。在血親分離的背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需從源頭上做足預防。據《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達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數約90萬例。為此,「能將出生缺陷扼殺在搖籃中」的基因診斷應運而生,但目前卻並沒得到大規模推廣。這項新型技術在解讀「遺傳密碼」的同時,也經歷著醫學倫理的考量。
  • 關於印發《宿遷市出生缺陷救助試點項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婦幼保健院在基金會撥出救助款15個工作日內及半年內對救助患兒監護人進行兩次回訪,填寫《出生缺陷救助試點項目救助患兒回訪情況登記表》(附件4),了解救助款項到位情況、患兒治療情況、項目反饋意見等,並將回訪信息錄入出生缺陷患兒救助管理系統。
  • 全國年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出生缺陷發生率5.6%
    全國年增出生缺陷90萬例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在研討會開幕式上通報,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中國的出生缺陷發生率與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接近——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低收入國家的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6.42%,中等收入國家為5.57%,高收入國家為4.72%。  圍產期出生缺陷率在上升  監測數據顯示,中國圍產期的出生缺陷總發生率正呈上升趨勢。
  • 按時產檢,警惕隱性基因攜帶者,避免出生缺陷寶寶
    分娩一女寶寶,出生評分滿分,夫妻二人興奮無比。戊二酸血症(GA)是有機酸代謝病的一種,是遺傳代謝病中較常見的病種,但患病率極低,相關報導比較少。由於缺乏特異性症狀和體徵,易被漏診、誤診。頭圍增大和頭顱磁共振示顳部腦外間隙增寬具有臨床診斷價值。
  • 省防指要求高度警惕凌汛和春汛發生
    省防指要求高度警惕凌汛和春汛發生 2020-04-09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斯利安葉酸片,讓出生缺陷風險降到最低
    原標題:斯利安葉酸片,讓出生缺陷風險降到最低 隨著大眾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整體認知和判斷能力也不斷提高,對於科學備孕的態度也由過去的意識淡薄變得越來越重視。
  • 造成出生缺陷的三個原因
    造成出生缺陷的三個原因  出生缺陷對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患有嚴重出生缺陷的孩子,可能還沒生下來就死在媽媽肚子裡,或生出來以後很快死亡;有的即使活下來了也會留下後遺症,造成終生殘疾;較輕的出生缺陷,有的可以進行治療或手術,但可能會留下後遺症。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不僅身體上受到很大影響,其家庭遭受的精神打擊會更大。  孩子最容易得的出生缺陷有哪些?
  • 問答|三級預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
    問答|三級預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答:一級預防包括婚檢、孕前優生檢查、孕早期增補葉酸等幹預項目;二級預防包括推動產前篩查、產前診斷來控制缺陷兒出生;三級預防在於對新生兒疾病篩查,對缺陷出生新生兒早篩查、早治療,提高這些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如何生個健康的寶寶時刻都是熱門話題。助孕方法的選擇?冷凍胚胎與新鮮胚胎孰優孰劣?
  • 預防出生缺陷日關注:如何避免這些認識誤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記者 張尼)近年來,隨著防治工作力度加強,在中國,出生缺陷導致的兒童死亡明顯下降。但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出生缺陷兒絕對數量仍然巨大,如何避免認識誤區、做好三級預防,成為重點工作。  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5.6%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
  • 斯利安葉酸片,為我國預防出生缺陷貢獻品牌力量
    但是,對於如何科學備孕,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對此知之甚少,因此,作為中國第一個預防藥物的開創者,斯利安一直為我國預防出生缺陷貢獻著品牌力量。而預防出生缺陷,恰恰就是科學備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種,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營養因素都可能導致胎兒的出生缺陷。
  • 「同心抗疫,護佑新生」——預防出生缺陷日科普知識
    9月12日是預防出生缺陷日,為貫徹「同心抗疫,護佑新生」的主題,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宣傳教育,兗州區中醫醫院婦產科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出生缺陷預防的相關知識。出生缺陷的原因比較複雜,與遺傳、環境有關,有的出生缺陷原因不明確。 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將出生缺陷的預防措施分為三級,但預防工作的重點是一級和二級預防,即孕前和孕期幹預。
  • 三級預防|優生優育,從預防出生缺陷做起
    造成出生缺陷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為了孩子的健康這些出生缺陷防控知識你要知道!什麼是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指在嬰兒出生前,在母體子宮內即發生的發育異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礙、代謝性疾病等。但不包括出生時操作所引起的異常。
  • 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原標題: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傳來雙胞胎新生兒的啼哭聲,北京的一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楓糖尿病基因攜帶的正常夫婦,歷時5年,4次妊娠,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一對正常的寶寶。這是我國出生的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
  • 愛耳日: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康碼呼籲重視出生缺陷預防
    《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數據顯示,每年有3.5萬先天性聾兒出生,耳聾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 新生兒出生聽力缺陷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 廣東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4年下降
    原標題:粵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4年下降   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防控日。12日上午,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聯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辦2020年預防出生缺陷日「同心抗疫、護佑新生」主題宣傳活動,並發布了《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 為不再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出生,中國科學家做了哪些努力
    基於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我們所掌握的方法學和基礎的理論,讓我們能夠在治療不孕症,去提高治療成功率的同時又轉化了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這樣的辦法。我們就前面基礎上凝練出了一個新的,既能夠診斷單基因遺傳病,又能夠同時發現染色體的異常,還能夠通過連鎖分析的方法來確定,也就是說通過一個,或者是少數幾個細胞,我們就能夠知道這個生命他有沒有原來它所已經有的遺傳的疾患,或者是常見的這些染色體的異常。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出生缺陷綜合防控...
    ,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現將《廣東省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管理方案(2021-2023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由產前篩查機構及產前診斷機構實施產前地中海貧血篩查與診斷、產前胎兒染色體異常(包括唐氏症候群)篩查與診斷、產前胎兒結構畸形篩查與診斷項目,普及應用產前篩查適宜技術,實現懷孕婦女孕24周前在自願情況下至少接受一次產前篩查;對高危孕婦要指導其及時到有產前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產前診斷技術服務;對確診的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嚴重開放性神經管缺陷、唐氏症候群及其他嚴重致死致殘染色體病、重度地中海貧血及其他嚴重致死致殘性單基因遺傳病等嚴重出生缺陷胎兒病例
  • 5G技術如何運用於出生缺陷防控領域?上海正在探索
    5G技術如何運用於出生缺陷防控領域?如何防控出生缺陷,已經成為中國臨床專家的一項重任。當前在上海,基於5G技術的「出生缺陷防控數據服務平臺」以及遠程診療平臺,已經在出生缺陷防控領域開展探索。來自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超聲科專家為患者做遠程B超檢查。來自安徽的患者張新(化名)成為一名受益者。
  • 開車久了肯定會遇到的八種情況,要引起警覺,「鬼探頭」最可怕!
    答案是老司機開車更穩,安全意識更強,老司機會判斷接下來的駕駛情況,對於容易發生事故的行車會提前進行警覺,有非常好的預防性駕駛思維。那本文就來看看這八種引起老司機警覺的現象,你駕車有警覺,那你一定也是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