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人話系列3】基因藝術:CAR-T概念、原理及應用

2021-01-20 瀚圖院

▲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稱,置頂或星標『瀚圖院』


有深度、有溫度的硬核知識

生物醫藥-NO.8


本文約3300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瀚圖院生物醫藥系列文章《硬核福利!PD-1簡析暨經典研報、文獻免費贈送》中,我們簡單介紹了PD-1的概念及原理,並談到了腫瘤免疫療法。所謂腫瘤免疫療法,是指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來殺傷和清除腫瘤細胞。本期文章中,我們將帶領大家探索另外一種新型腫瘤免疫療法:CAR-T療法



1、腫瘤免疫療法簡析


在闡述CAR-T技術之前,我們先回顧下人類腫瘤治療方法的發展歷程。每一次治療方法的革新,都飽含了人類對腫瘤治癒的殷切渴望。總體來看,醫學界對腫瘤的治療,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傳統療法、靶向療法、免疫療法


圖1:腫瘤治療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宇研生物


傳統療法以化療和放療為典型,能迅速抑制癌細胞的增生和轉移,但亦會損害正常組織,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靶向療法能精準殺傷腫瘤細胞,長期使用不良反應嚴重;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前沿技術。


免疫療法分為兩類:一類把腫瘤的特徵「告訴」免疫細胞,讓它們去定位殺傷;另一類是解除腫瘤對免疫的耐受/屏蔽作用,讓免疫細胞重新認識腫瘤細胞。腫瘤免疫療法包括非特異性刺激免疫疫苗免疫檢查點單抗過繼細胞免疫治療,本文主角CAR-T療法屬於過繼細胞免疫治療的範疇。

圖2:腫瘤免疫療法分類


數據來源:弘啟資本,瀚圖院整理


2、CAR-T概念及原理


CAR-T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全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對於初學者,瀚圖院一直認為建立對概念的框架性認識非常重要:CAR即嵌合抗原受體,可特異性追蹤和識別腫瘤細胞,CAR-T是經過基因修飾改造後的T細胞,CAR-T療法則是一種免疫療法。


CAR-T概念有兩個關鍵詞: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在了解嵌合抗原受體前,我們先來認識抗原和受體:抗原即任何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的外來物質是存在於細胞膜或細胞內,能與細胞外信號分子結合進而激活細胞內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的特殊蛋白質,主要用於信號轉導


CAR,本質上是將特定受體和腫瘤特異性抗原嵌合起來,以達到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和傳遞信號激活T細胞的目的。CAR胞外綁定區跨膜區胞內信號肽區組成,胞外區是單克隆抗體單鏈可變區序列,跨膜區是CD3、CD4等蛋白分子,胞內信號肽區由T細胞受體TCR-CD3ξ鏈、免疫球蛋白Fc受體FcεRIγ鏈組成。

圖3:嵌合抗原受體(CAR)結構


CAR-T療法通過採集腫瘤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修飾T細胞(將編碼CAR的基因插入T細胞原始基因組,成為CAR-T細胞),使其表達嵌合抗原受體,然後在體外擴增純化經過基因修飾後的T細胞,最後再輸回體內,在體內特異性識別靶抗原,以抗原依賴、非MHC限制的方式殺傷靶細胞。


圖4:CAR-T療法全流程



數據來源:搜狐號「你好張江」


1987年,Kuwana等人在實驗室率先構造了嵌合受體,使T細胞不依賴於MHC-I類分子即可識別靶細胞。Roberts、Finney和 Lawson率先構造了含有CD28或4-1BB共刺激分子的二代CAR。目前CAR-T技術已發展至第四代,安全性和靶向性進一步提升


數據來源:西南證券研究所


從作用機制來看,CAR-T技術將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抗體與激活T細胞所需的信號分子連接,結合了抗體對腫瘤抗原的高親和性T細胞的殺傷性,賦予T細胞更強的增殖性、靶向性和殺傷活力,使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大增。




3、CAR-T技術的應用


全球CAR-T療法從2010年開始開始進入臨床應用,並已在血液系統腫瘤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與普通免疫細胞治療相比,CAR-T療法腫瘤免疫特異性更高,能對腫瘤細胞產生長期的特異性免疫作用,是未來癌症治療的重要方向。


目前全球已有兩個CAR-T產品獲批上市,分別是諾華的Kymriah和Kite製藥的Yescarta,其中Kymriah用於治療兒童和年輕成人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Yescarta用於治療特定類型大B細胞淋巴瘤。


根據clinicaltrials.gov的數據,目前全球臨床在研CAR-T項目涉及的靶點(腫瘤細胞上的「鎖」,CAR-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類似於開鎖)超過47個,主要集中在CD19、CD22、CD30、BCMA等靶點。CD19為最熱門的靶點,主要適應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圖6:中美兩國臨床在研CAR-T項目靶點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

我國CAR-T研究儘管起步較晚,但進展異常迅速。根據美國CRI(癌症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8年2月,全球範圍內共404項CAR-T項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美國有171項,中國有152項,已躋身全球CAR-T研究第一梯隊。


2017年12月,南京傳奇生物提交國內首個CAR-T療法臨床試驗申請,並於2018年3月獲批臨床。截至目前,國內共11個獲批臨床的CAR-T項目,主要集中在CD19靶點,科濟生物「靶向磷脂醯肌醇蛋白多糖-3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細胞」項目是國內首個治療實體瘤的CAR-T產品。


圖7:國內已獲批臨床試驗的CAR-T項目

數據來源:CDE,瀚圖院整理

腫瘤成為多發病、常見病,國內尚未出現成熟的腫瘤治療產品。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約392.9萬例。按照20萬元/人的治療費用、20%的市場滲透率測算,國內腫瘤CAR-T治療的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




4、CAR-T技術總結


本質上,PD-1/PD-L1和CAR-T都屬於腫瘤免疫療法。PD-1技術比CAR-T應用更早。PD-1屬於生物藥,而CAR-T技術更多是一種特異性療法,本質上屬於癌症治療方法的更新,正如從傳統化療進步到靶向療法。


PD-1類似於「GPS」導航儀,通過隔斷人體T細胞和腫瘤細胞之間的信號通路,使效應T細胞能正常識別並殺傷「敵人」;CAR-T技術更像是通過基因修飾升級改造了T細胞(CAR-T細胞),增強了效應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


從腫瘤治癒角度來看,PD-1更多的是將腫瘤變成一種慢性病,而CAR-T技術則有可能徹底治癒癌症。當然,目前CAR-T技術也存在諸多缺陷:實體瘤治療效果較差、缺乏標準化治療流程、有效靶點尋求較難、患者復發率居高不下等。


從治療領域來看,由於實體瘤的免疫機制更複雜、已經靶點知之尚少,目前國內外研究仍以血液瘤為主,僅有小部分在研項目針對肝癌、肺癌等實體瘤。由於市場空間更大,針對實體腫瘤的CAR-T研究將是大勢所趨。

參考資料:

[1]. 「CAR-T 系列終篇 | 研發格局及國內標的選擇」,火石創造,2019年2月

[2]. 「2018年全國7款CAR-T產品進臨床,5個出自咱張江!」,搜狐號「張江發布」,孟南燻,2018年12月

[3].「重磅!國內首個CAR-T療法或將加速上市」,搜狐號「健識局」,木木,2017年12月

[4].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知識:CART與TCRT的區別在哪裡?」,分析測試百科網,2016年5月

[5]. 朱昕贇、姚軍霞(2015),《CAR-T技術及其臨床應用》,臨床血液學雜誌,2015年5月

[6]. 「什麼是CART技術?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方法」,康安塗,康安塗海外醫療,2018年7月

[7]. 「為什麼新藥開發研究要從"靶點"入手」,百度知道「翰林學庫」,來自科學教育類芝麻團,2017年10月

[8].「腫瘤免疫療法的機遇與挑戰」,上海宇研生物,施煒

封面圖片來源:Science

我們會在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新興領域進行高質量的專題式解讀和知識科普,為讀者傾情奉獻系統性、有連接的硬核知識,而非碎片化、零散的信息。

 

也請轉發此文給您可能感興趣的朋友,我們將持續提供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關於新經濟的產業研究,與賦能式的行業培訓。


關注本公眾號,有機會提前獲得我們的專屬培訓福利,還會私下收到我們關於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深度研究報告,並有機會參加我們線下組織的產業投資論壇、主題沙龍、專題會議。


本文不涉及智慧財產權,系通過網際網路公開資料進行整理,如果您發現本文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universe_vision@163.com〉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5個工作日之內本公眾號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焦點

  • 基因脈衝導入儀的原理及應用
    1 基因導入的基本原理  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學者對適當的脈衝電磁場作用下,細胞膜發生電穿孔的現象展開研究。目前國內外又將電穿孔技術應用於基因治療、藥物增敏、臨床等諸多方面,必將給予人類深遠的影響。  外加電場之所以能夠擊穿細胞膜,主要是因為細胞膜基本上是一個絕緣體,兩面浸在含離子的電解質溶液中,當外加電場時,引起膜兩邊的電解質離子極化,而形成了外加的膜電位。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然而,Juno所遭遇的挫折使得人們對該技術的潛力和存在一些問題產生質疑,包括Juno將要如何在當前的買方市場中進行定價所存在的不確定性、CAR-T在實體瘤中應用的困難以及血液系統癌症治療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等問題。同時,第一個數據也應該從CRISPR的人類試驗中出現,CRISPR是一種最初被探索用來治療癌症的基因編輯方法,但可能對許多由基因介導的疾病都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CAR-T療法的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原理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後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並攻擊自身的腫瘤細胞。
  • 兩樣本t檢驗原理與R語言實現
    這就是t檢驗的由來。戈塞特先生關於t檢驗的一個重要假設前提就是:原始測量值服從正態分布。但隨著t檢驗的大量應用,科學家們越來越相信,這項假設是不必要的。不管測量值是否服從正態分布,student t都具有相同的分布。1967年,史丹福大學的布拉德利·埃夫隆證明了這一點。
  • 轉座子系統在CAR-T中的應用
    但在生產中仍然暴露出慢病毒載體的許多不足之處,如包裝過程耗時久、成本高、工藝繁瑣、質控複雜,導致目前應用中的細胞治療產品製備周期較長且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開發一種更高效便捷的非病毒基因遞送系統很有必要。━━━━━━━━━━━━━━━━━━━━什麼是轉座子?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CAR-T療法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
  • 相比於CAR-T細胞,CAR-M細胞可能更有效...
    2020年3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嵌合抗原受體(CAR)T(CAR-T)細胞療法已引發血癌治療變革,但在治療實體瘤方面面臨挑戰。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也許有一種替代T細胞療法的方法來克服這些挑戰。
  • CAR-T研究前沿應用|珀金埃爾默與您相約第十九屆中國生物製品年會...
    除了腫瘤領域,CAR-T研究已衍生至心臟損傷[3],HIV[4]和自身免疫[5]等多個疾病領域,成為了非常有潛力的新興治療技術。珀金埃爾默主要提供完善的活體成像解決方案,包括性能卓越的IVIS系列和對應的細胞株和螢光染料。
  • 遺傳算法原理以及在量化投資的應用
    原標題:遺傳算法原理以及在量化投資的應用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本篇內容涉及遺傳算法的概念,原理描述,實現方法以及在量化投資的應用。 什麼是遺傳算法 1.介紹遺傳算法的概念 遺傳算法是一種進化策略的算法,模擬生物基因遺傳。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自然規律進化。
  • 《現代遺傳學教程》概念介紹(2):等位基因系列概念
    等位基因是遺傳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對它的正確理解是進行遺傳學分析的重要前提。同時,由等位基因派生出了多個類似概念,弄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對於遺傳學的學習是有幫助的。l 等位基因(alleles):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一給定位點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如R和r。該詞由William Bateson創立。等位基因之間有顯隱性之分。
  • 基因晶片概念 基因晶片概念解析
    基因晶片概念解析  基因晶片(又稱DNA晶片、生物晶片)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晶片的測序原理是雜交測序方法,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核酸序列測定的方法,在一塊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的探針。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簡要了解CAR-T療法在血液腫瘤中的應用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是一種通過T細胞基因改造實現腫瘤靶向殺傷的免疫治療技術。其原理是經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能特異性識別靶抗原,並能脫離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的限制,單獨執行殺傷靶細胞的功能。
  • 人人都能學懂CAR-T(一)——CAR的前世今生
    利用免疫學治療手段來攻克腫瘤,一直是免疫學在轉化醫學方面應用的重要方向。隨著各種組學(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的發展,腫瘤細胞由於突變產生的免疫原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為腫瘤免疫治療奠定了理論的基礎。
  • 英語「搭順風車」是car-sharing,car-pool,還是get a lift?
    3.I get a lift(a free ride) in Mary's car to work every day.這三個表達中究竟哪個是「搭順風車」?下面的「閱讀」給你的是一次「邊讀邊使用」英語的機會或者鍛鍊,不是給你英譯漢「讀懂」。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她和她的同事使用靶向HER2的CAR-T細胞對10名復發/難治性HER+肉瘤患者進行了治療。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高達5次的補救性療法(salvage therapy)的治療,屬於非常難於治療的患者。
  • 細胞免疫——CAR-T 技術
    2009年3月,中國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中,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技術進行管理,同時通過審批的醫療機構可開展臨床應用。2011 年 4 月,CCTV 《新聞聯播》對生物免疫治療技術進行了報導,指出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腫瘤取得重點突破, 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癒。
  • 基因晶片原理
    導讀:基因晶片又叫DNA晶片,之所以叫基因晶片是因為該晶片是負責檢測和分析基因的,本文將講述基因晶片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基因晶片的測序原理是雜交測序方法,即通過與一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針雜交進行核酸序列測定的方法。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截至2020年3月,靶向CD-19的CAR-T療法Axicabtagene Ciloleucel和Tisagenlecleucel都已在美國獲批上市。一般而言,大部分CAR-T細胞治療失敗的患者即便在CAR-T細胞有所增殖的情況下,也會在3個月內治療失敗,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研究以評估額外的治療對於這些患者的療效。一旦患者持續緩解達到6個月,那麼大部分緩解具有持久性,並且不需要再接受維持治療。
  • 福特「勢能美學」概念藝術裝置,引領品牌走向未來 - 新聞詳情...
    福特「勢能美學」概念藝術裝置前傾動感的整體造型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鋒利線條與靈動型面則造就了流暢的先鋒流線藝術形態,並將福特對於性能和速度的不懈追求完美呈現出來。 自然順滑的車頂弧線、貫穿車側的肩線與曲面造型,令空氣流動更加暢快的同時,於光影變幻中,展現進擊又不失靈動的獨有氣場,以視覺化的方式演繹福特性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