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經典物理是相對論在低速運動狀態下的特例,其精確含義是「當參考系的相對速度u遠小於光速c」,含混的說法是「當事件運動速度遠小於光速c」,其結果是「γ趨近於1」。
之所以說前者是「精確」,因為洛倫茲變換是描述事件運動在兩個慣性參考系之間的轉換,所以離不開另一個參考系的相對運動u,當u/c趨向於零時,「γ趨近於1」。「γ趨近於1」不能用「γ=1」來代替,因為如果「γ=1」,則必然是u=0,其含義是另一個參考系相對於「我」這個觀察者靜止,這樣一來,描述事件的運動就該用經典物理學,並且按坐標系初始設置兩個坐標系是重合的,連伽利略變換都不需要;把後者說成「含混」是因為後面的說法直接跳開了另一個參考系,可以設想把太空人與宇航器作為一個整體事件,另一個參考系呢?沒了。即使有,按坐標系初始設置,那一個就是和我一直重合的「你」,於是這個「整體事件」仍然應該用經典物理描述。
多說這麼幾句,只是想說明「γ=1」確實應該是相對論的特解,下面把它找出來(粗體部分可查百度詞條「洛倫茲變換」):
洛倫茲變換可以由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推導出來。下面根據這兩個基本原理,推導坐標的變換式。
設想有兩個慣性坐標系S系、S&39;系的原點O&39;系中的時空坐標分別為(x,y,z,t)、(x&39;,z&39;)。t、t&39;系時刻。兩慣性坐標系重合時,分別開始計時。
若x=0,則x&39;=0。這是變換須滿足的一個必要條件,故猜測任意一事件的坐標從S&39;+ut&39;系的變化為
x&39;、z與z&39;=y………………………………………………………………(3)
z&39;得
同理也可以把(1)代入(2),解得
在上面推導的基礎上,引入光速不變原理,以尋求γ的取值。由重合的原點O(O&39;,y&39;,t&39;=ct&39;-t&39;)式兩式碰撞,同樣用(6)、(7)兩式消去x-t、x&39;,以γ為變量碰撞的結果使一元二次方程成為一元四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應該有四個解,由(5)、(5&39;)式得t'=t,再代入(1)、(2)式就得到的正是伽利略變換,所以伽利略變換是洛倫茲變換的一個特解。
至於洛倫茲收縮因子γ1有什麼意義容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