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 |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地-月L2上建立空間站。圖為登月艙脫離空間站正準備登陸月球(藝術想像圖)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計劃在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點(地-月L2)上建設空間站。地-月L2處於地球和月球連線的延長線上,距離月球65000公裡。由於處於該點的太空飛行器還要受到太陽引力的幹擾,實際運行軌跡非常複雜,形成了圍繞地-月L2的暈軌道(halo orbit)。
處於地-月L2上的空間站能夠為太空人和工程師積累深空操作的經驗,最終會確保人類脫離地月系統而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地-月L2上的空間站還能夠作為維修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平臺,並且由於地-月L2距離月球較近,因此還可以用來對月球上的地質勘探機器人進行實時遙控。
在月面上投放和遠程遙控機器人比讓太空人登陸更安全和節約成本。機器人能夠在月球上工作數年,就像在火星上工作的火星車一樣。人類可以利用遠程遙控的機器人建立月球基地,為21世紀第一批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做好前期準備(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飛船是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最後一艘登上月球的飛船)。
要想到達地-月L2,太空人可乘坐獵戶座多功能載人飛船(Orion 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目前該飛船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當中。在飛往L2的過程中,太空人會近距離看到月面上那些布滿環形山的地貌。一旦到達地-月L2,太空人將會看到我們的家園地球和月球在漆黑的天空中就像兩盞明燈一樣發著明亮的光芒。這批太空人將會是人類歷史上,生活在最遙遠地方的人們。
美國宇航局對在地-月L2上建立空間站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1999-2000年期間,地-月拉格朗日點和地-日拉格朗日點就成為了美國宇航局「十年規劃團隊」(DPT)的寵兒,該團隊是由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的管理與預算辦公室進行資助的。DPT似乎已經建立了發展計劃,並在前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的帶領下開展了相關工作。
「十年規劃團隊」的理念是說服太空計劃的制定者重振阿波羅登月時代的輝煌。雖然不像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1961年所做的「月球演說」那樣高調張揚,但是該小組的工作一直在穩步取得進展。這種緩慢而持續地研究不會大幅升高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預算,也避免引起他國競爭對手的注意。
「十年規劃團隊」的太空規劃在2005年之前一直未受影響。2005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任命邁克•格裡芬(Mike Griffin)作為美國宇航局局長。格裡芬和他的團隊拒絕了「十年規劃團隊」提出的建造新的大型火箭以及登陸小行星的要求。
「十年規劃團隊」向人們展示了長期的太空計劃不是很靠譜。早在1984年,羅納德•裡根(Ronald Reagan)總統就提出了建造空間站的計劃,但是1986年「挑戰者」號航飛機爆炸直之後,該計劃就被一再推遲,直到1993年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上臺後才重新開始。
1994年,在柯林頓和俄羅斯達成共建國際空間站的協議之後,這場建設長期空間站的美夢才終於夢想成真。當裡根總統發表關於建設空間站的甘迺迪式風格演講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能預料到這個號稱10年內建成的空間站,實際上卻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當國際空間站真正建成之後,我們發現了它的地緣政治的目的:通過合作建設空間站,資金匱乏的俄羅斯航空航天業才得以維持,從而避免了俄優秀的工程師向某些流氓國家出售建設飛彈的技術。
美國宇航局提出建設地-月L2空間站的計劃並不是說下一步真的派遣太空人去那裡。這應當看做美國宇航局向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美國的載人航天仍有美好的未來。(編譯:雙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