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軌道器「舊物利用」: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1點

2021-01-18 騰訊網

日地拉格朗日L1點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後,留在太空的軌道器將「舊物利用」,開展新的任務: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順利執行規避機動。在完成既定主任務後,軌道器開展拓展任務。

由於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高,軌道器減少了很多次軌道修正,節省了推進劑消耗。根據軌道器推進劑剩餘量,以及測控條件、器上設備狀態和上下行數傳狀態判斷,具備開展拓展任務的條件。經研究決定,軌道器完成主任務後,飛往日地L1點,進行環繞飛行並開展探測試驗。

拓展任務目標包括,驗證地球—日地L1點轉移軌道的設計與控制技術;在日地L1點附近開展長期探測,驗證L1點環繞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對日地L1點附近光照、輻照等環境進行檢測,驗證相關分系統的適應能力;擇機開展日凌期間探測器與地面的測控通信試驗;日地L1點探測試驗後,將根據軌道器狀態和約束條件等情況,視情開展其他拓展任務。

拉格朗日點,是指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下,能夠使小物體穩定的點,小物體相對於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日地L1點,位於太陽與地球的連線之間,是放置太陽觀測站的最佳位置。在那裡,太空飛行器永遠不會被地球或者月球遮擋,可以不間斷地觀測太陽,或者觀測地球向陽面。

2011年,嫦娥二號在完成既定任務後,從月球軌道出發開展拓展任務,於2011年8月25日成功環繞日地引力的另一個平衡點——日地拉格朗日L2點。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陳荻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軌道器飛往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在此之前,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於12月17日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順利執行規避機動。
  • 嫦五軌道器已啟程,正飛往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
    「中國探月工程」31日消息,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後,現已順利執行規避機動,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由於嫦五任務此次發射入軌精度極高,軌道器減少了多次軌道修正,節省了約200公斤推進劑,經研究決定,軌道器這次飛往日地L1點,進行環繞飛行並開展探測試驗。
  • 嫦娥五號軌道器開始太空新工作,赴拉格朗日點開展拓展試驗
    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在完成既定主任務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開展拓展任務,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日地拉格朗日L1點,位於太陽與地球的連線之間,是放置太陽觀測站的最佳位置。
  • 嫦娥五號軌道器飛往日地引力平衡點開展拓展任務
    近日,在完成既定主任務後,嫦娥五號軌道器開展拓展任務,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此前,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於12月17日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順利執行規避機動。
  • 嫦娥五號請入列!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然而嫦娥五號的故事並未結束,別忘了我們還有一個軌道器還在地球之外,它將繼續書寫什麼樣的故事呢?
  • 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出發,燃料富餘動力充沛
    主要驗證月地轉移軌道高速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當探測器自月球軌道歸來釋放返回器後,軌道器如同今時今日的嫦娥五號軌道器一樣隨即實施軌道機動,最終進入到一條遠地點54萬公裡、近地點600公裡的大橢圓轉移軌道,後續又借力月球奔赴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並建立環繞運行軌道。
  • 嫦娥五號軌道器去「加班」的燃料是來自哪裡?官方揭秘
    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而嫦娥五號軌道器卻並未停歇,馬不停蹄的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1點」進行環繞飛行並開展探測試驗,算是給自己「加了個班」。
  • 嫦娥五軌道器變成太空垃圾?專家:仍有重要任務,類似嫦娥二號
    高難度的月軌無人交會舉世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其中軌道器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核心部件,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繞、落、回」三個環節,哪一個都少不了軌道器。尤其是38萬公裡外的月軌自主無人交會對接,軌道器的抱爪式對接結構,屬於世界首創,成就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號稱「太空郵差」的軌道器,因為入軌精度高,減少了很多次原計劃的軌道修正,省下了不少推進劑。專家進行估算之後,認為「太空郵差」還可以繼續作貢獻,即將飛往150萬公裡之遙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為什麼要去日地拉格朗日L1點?
  • 嫦娥五號軌道器已變軌,「嫦娥」「維納斯」或相會!
    我們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上升器四部分構成,帶著月壤樣本返回地球的只有返回器,那麼剩下的三個部分都去哪裡了呢?其實它仍然在地球外太空運行,不過12月20日有消息傳出,嫦娥五號的軌道器正在開始變軌,說明它在進行新的擴展任務,12月21日,嫦娥工程相關負責人宣稱軌道器將前往地月拉格朗日點收集相關軌道數據,為今後的木星土星等相對較為遙遠的天體的探測活動鋪路,不過這項探測活動費不了太多燃料,也有人分析認為之後它很可能被派去探訪金星。
  •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題: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作者 高詩淇 郭超凱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
  • 讀英語文章 嫦娥五號軌道器另一任務
    嫦娥五號的月球軌道器的擴展任務是什麼?據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表示,嫦娥五號任務軌道飛行器已於12月17日完成了將月球樣本返回地球的主要任務,並已被派遣執行續期任務。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說法,拉格朗日點是指空間中兩個大天體的引力恰好等於一個小物體隨它們移動所需要的向心力的位置。這些點可以用於太空飛行器,以減少燃料消耗所需的保持在位置。
  •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僑報網綜合訊】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攬月|發射成功!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月球「打卡」歸來 軌道器「擺渡」回家之路
    頭頂肚裝的「太空搬運工」嫦娥五號探測器為四器組合體設計,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個部分組合而成。其中,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均有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一期、二期的研製基礎,而軌道器的研製可謂「白手起家」。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狀態良好
    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25N發動機工作約28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
  • 嫦五軌道艙正奔向比月亮遠4倍的日地特殊點,之後或遠赴金星
    送回月壤樣本之後,嫦娥五號並沒有停下腳步,其軌道艙已經踏上了新的徵程——前往地日拉格朗日L1點。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2月31日稱,嫦娥五號軌道器已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這是它在月壤取樣完成之後的拓展任務,在這裡,它將驗證地球到日地L1
  • 資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目前已經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探測器,還有即將發射的「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都屬於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又分為「繞」「落」「回」三步走。  其中,「繞」為第一期。首先實現衛星繞月飛行探測。這一階段主要任務在於研製和發射能夠探測月球的衛星,為後續工作鋪路。繞月時可利用很多儀器對月球拍照、觀測。11年前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便圓滿完成了第一期「繞月」使命。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嫦娥二號同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作為嫦娥一號的備份星,除了完成嫦娥一號的同樣的任務外,還完成了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實驗。嫦娥二號同樣沿用的是東方紅三號的衛星平臺,重量2480千克。2011年8月25日,經過77天飛行,受控的嫦娥二號準確進入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以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從月球軌道出發抵達該點的國家和組織。當前,嫦娥二號已成為太陽系裡的一顆小行星,在環繞太陽的橢圓軌道運行。
  • 嫦娥五號軌道器攜帶返回器從月球返回
    嫦娥五號軌道器(黃色)攜帶返回器(白色)從月球返回,在地面5000公裡上空分離,返回器返回地球(模擬圖)。圖/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新京報訊(記者倪偉)12月17日凌晨,出發23天的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我國首次月球採樣任務獲得成功。深夜蒼穹中,嫦娥五號的回家之路蘊含著重重威脅:返回器能否準確回到著陸區域上空?降落傘能否準時打開並切斷?在通信的「黑障區」,太空飛行器能否作出自主判斷?最具不確定性的一環,是返回器將兩次進入大氣層,仿佛打了個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