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penni 9月4日報導
說到天才,你也許會聯想到《神探夏洛克》裡邏輯推理神速,卻剛直到沒朋友的卷福,《生活大爆炸》裡智商過人卻固執怪癖的謝爾頓,或者各有特點、傻得可愛的幾位天才物理學家等等。喜劇中天才們的另類、笨拙、時而的幼稚和小脆弱常引觀眾發笑。但是現實中的更多天才其實深受情感和自我認知障礙的困擾,他們更多是像《心靈捕手》中的威爾一樣被視為「問題少年」,通過取悅他人實現社交,叛逆、自我放棄,或是像《美麗心靈》主人公的原型,數學家約翰·納什深受精神分裂的威脅,也或者是《模仿遊戲》主人公,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一樣冷麵不會表達感情,難以同正常人一樣簡單地生活。
Itay Warman曾任以色列最大的天才學校Ron Vardi的校長長達十年,現為以色列教育部的創業創新導師,同時創辦了Gr8Minds,對天才教育和天才兒童的培養有深刻的理解。那麼創新之地以色列是如何看待天才教育,如何培養「天才」兒童的呢?
以下是Itay和他的搭檔Ayelet在一丟思享會上分享內容的整理。
以色列天才教育的概況以色列有大約200萬K12學生,和中國無法相比。與中國相似的是,以色列的國家教育局在最高層面統一監管所有適齡學生、教育機構和各類考試。
在這個被叫做創新之眼的國家,每年開學季到來之前,全國年滿8歲的兒童都要進行測試。首先是普遍性的智力測試,從中會鑑別出大約15%的智商高於同齡人的孩子,再次進行測試。複試結果中,前1.5%表現最出眾的學生被認定為「天賦異稟(gifted)」,他們的智力分數超過135。之後2%-7%的學生智商超過125,被認定為「才華出眾(talented)」(芥末堆註:我們這裡統稱為「天才學生」)。通過了一系列智力測試,他們還要接受面試,通過回答問題的形式考核學生的情緒動力。儘管測試是普遍性的,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這7%最有才的學生。
有人會問,天才的特質是方方面面的,什麼樣才是你們要找的天才呢?Itay說,他們只尋找天才學生身上一些特定的特質,並加以培養。
1)超強的分析能力。這些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讓許多複雜的問題迎刃而解。
2)邏輯推理能力。這類學生能夠快速演算和推理出謎題的結果。
3)博學廣識。這些學生涉獵極廣,知識儲備豐富,對多種不同領域的知識都有深入了解,用中文的俗話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4)情緒動機。這是很多天才學生普遍的弱點,他們對情緒的認知和自我動機管理需要在課外項目中訓練提升。
以色列主要有兩種天才學生培養理論模型:
強化模型(Acceleration method)主張對於學生的強項加以訓練,使學生在這一領域出類拔萃。比如學生擅長數學,於是更加強化他的計算能力和邏輯能力練習,讓他成為頂尖的數學專才。
生態模型(Ecological method)則讓具有不同天賦的學生一同探討高難度的問題,增強他們的思維發散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訓練成為綜合型人才。
為培養出更順應時代要求的人才,Itay更認同以生態模型進行人才培養。這也是他在創建Gr8minds EDU的時候的選擇。
以色列天才教育的模式以色列國家教育局下設天才教育部,統管著以色列的所有天才學生、天才學校和相關測試系統。在教育部統管之下,以色列對於天才學生的培養有以下幾種形式:
1、特訓中心。在常規的全日制教育之餘,通過測試的7%的天才學生還會參加一周一次的課外專長特訓,從8歲一直到15歲。
2、天才學生特色班。公立學校中的每個年級都有一個專屬於天才學生的班級,每個班通常只有25名學生。
3、特色高中。以色列有一些特色高中專為天才學生開放,其中有些是封閉式的寄宿學校。即使在8歲的普測中被認為是天才學生,想進入這些特色學校還是要再次參加考試,不論申請的是文科還是理科專業。
4、特殊教學法項目。在高中階段接受一部分普通全日制學習後,天才學生可以選擇加入這種特殊培養的項目。比如軍隊有面向超級天才學生的軍事預備項目。參加項目的天才學生在學習領導力和相關的軍事知識之後,畢業後參軍即可成為軍官。
天才學生的性格特點:1、過度敏感。有些天才學生過於敏感,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歡與人接觸,覺得別人總是在嘲笑他們。對於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他們心裡的感受會不由自主地放大,於是很難融入環境。
2、害怕失敗。天才學生習慣了成功,一旦失敗,他們受到的打擊比常人更大。所以他們儘可能去避免接觸可能失敗的事情。
3、缺乏社交技能。Itay曾在一次機器人大賽後與冠軍團隊——一組中國男生交流,發現他們甚至說不出隊友的名字,原因是他們合作時只需要知道各自的分工,從不過多交流。缺乏社交常會帶來孤獨感,放大學習和工作上的壓力,這也是很多天才學生面對的問題。
4、心智發育不平衡。天才學生的智力發育很快,他們的心理卻可能幼稚和脆弱地像寶寶,他們控制不好自己的心理情緒。
5、喜歡逗樂。有些天才學生不叛逆,也不反社會,他們的異常表現反而是喜歡取悅他人,贏得好感。這其實正是缺乏安全感和愛的表現。
6、陌生和另類感。有時候別人的評價過高,天才學生就會覺得莫名其妙,他們自己的感覺其實與常人無異。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和別人對他們的認識發生了衝突,他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天才教育的關鍵目標:1、創造力。我們希望學生都能充滿靈感、啟發他人、富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只會回答些簡單的yes or no問題。在Itay展示的小視頻中,我們看到對於給定的同一個三角形,同一批學生在「無標準答案」的提示下比在「有標準答案」的提示下畫出的畫面豐富、有想像力的多。
2、團隊合作精神。沒有人能獨自成功。但是很多天才學生不懂怎麼和他人相處,我們希望教他們與他人共同協作完成項目,互相取長補短。
3、社交技巧。天才學生的智商水平往往超過同齡人,所以他們發現很難交朋友。天才教育也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減少天才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的差距,正常交友。
4、不確定性管理。對很多人來說毫無頭緒的事情對天才學生來說可能毫不費力,他們做很多事情都太過輕鬆,所以在遇到不確定性的時候他們會驚慌失措。所以要讓他們做一些特別難的挑戰,讓他們嘗試希望通過教育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能讓這些天才學生掌握正確應對不確定性的技巧。
5、走出舒適區。因為害怕面對風險,所以很多天才學生只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敢嘗試任何新事物。所以教育目標是希望他們能多方面嘗試,成為更全面的人才。
6、情緒管理。這是比較新的一個理念。如果一個人不能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性格,那麼再聰明的人也很難成功。心理學家們會在課上和天才學生交流關於他們的挫折和失敗的問題,引導他們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針對天才學生的特殊教學方法:1、項目制學習。學生被分組,自行討論並針對問題給出解決方案。這些項目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說問題一定要源自實際生活,解決方法要有可行性。
2、社區學校。這些學校建在社區裡,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比如讓天才學生拜訪盲人福利院後,設計出幫助盲人生活的機器人,這樣緊密聯繫生活讓社區學校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3、在線互動教學。不是說傳統的師生在線互動,而是讓天才學生做老師,教其他學生,通過教授來鞏固知識。結果證明,這種項目的效果很好,學生有很高的積極性 。
4、駭客馬拉松。這種項目是給出題目,限定時間(比如24小時),由學生自由組隊,在給定的時間內解決難題或做出產品。這種項目近年來在歐洲十分流行。駭客馬拉松一般是獨立於公辦教育的活動,不過Itay認為在學校內舉辦駭客馬拉松有三個好處:一,學生結合自己校園生活的實際,可以創造出很實用的產品;二,可以增強學生對於學校事務的參與感;三,學校可以得知學生對學校存在問題的真實想法。
5、特色課程。關於一個話題,請不同領域的講師分別教學,共同討論。比如在之前的一次關於「愛」的特色教學中,有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分別對孩子們授課,最後同臺探討爭論,學生就會從多種角度學習,發現不同思維方式碰撞出的有趣火花。
6、開放式校園環境。讓企業家、生態學家等一線社會成員參與到學生的課堂中,帶來學校以外的知識和經驗。
Gr8Minds的高管Ayelet曾指導多家歐洲的教育創業企業,也曾在以色列介紹Gr8Minds時說,「我們既做產品,也做服務。」Gr8Minds主要做兩件事:
1、道德黑客(Ethical Hacking)。因為在這個危機意識極強的國度,對學生的信息安全極端重視。Gr8Minds會招募一些「超強大腦」利用這種模擬黑客攻擊信息系統的方法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比如運算法、計算機、安全、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等。
2、天才教育,或者說高智商兒童教育。Gr8Minds運營著多種天才教育機構,提供多種教育服務。
Gr8Minds與多家天才教育組織有合作關係,包括特拉維夫大學的創業孵化中心STARTAU,智力測評系統提供商Karni institute,以及以色列國家教育局的天才教育部,組織以色列和中國學生共同參與的冬夏令營活動。他們也服務了多家機構,比如為國際產權組織Reinhold Cohn Group舉辦教育駭客馬拉松活動,為以色列教育部提供理工科老師的發展建議,為馬拉威政府提供教育諮詢,為以色列空軍創新小組提供航空技術的項目式學習方案,等等。
Gr8Minds還為各種天才教育提供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完整的學校系統和針對不同特長的課程,一套經證實的天才學生測評系統,當地的以色列導師和教師招聘,為當地校長和老師提供線上及線下課程、諮詢和培訓服務,冬夏令營,等等。同時,他們也期待了解中國教育體系和需求的夥伴加入Gr8Minds,或者在中國找到市場開拓夥伴並建立長期合作。如果有相關的創想和機會想聯繫Gr8Minds,可以向芥末堆留言並備註您的身份和需求。
因為特殊的政治、地理和宗教環境,以色列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提倡創新,重視教育。可以說教育是這個民族保持活力的一大要素,而他們對天賦和才華的特別重視也是教育的一大特色。
也許被認定為天才也沒什麼特別。所謂「天才」,不過是某一方面的能力比普通人強,比如智力。但他們也有弱點,也需要很多情感和心理的關心和幫助,需要正常地生活在我們的主流社會。天才教育至少可以幫助「天才兒童」更好地理解自己,適應環境,健康地成長。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方式都不同,認識自我、發展自己的特長,難道不是每個人都該受到的教育嗎?這也值得以應試為主的教育體制反思。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