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芋頭的名字來源是它的生產地方在一個叫荔浦的地區,這種芋頭的個頭很大,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味道鮮美、口感細膩,被大眾稱作為:芋中之王。的美稱。因為荔浦芋頭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許多的養殖戶的目光都轉移到了荔浦芋頭上,那麼這種芋頭該咋樣種植呢?有什麼好的種植方法呢?以下內容會詳細的介紹一些關於它養殖方法。
種植:整地挖溝。把地整好之後挖每行距離為80-100釐米的溝,溝的寬度是50釐米,深度為35釐米,然後再進行施肥到溝內。施肥。芋頭需肥量很大,生長期間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按每行的距離挖溝施入。追肥要分次進行施入,在幼苗期、發棵期、球莖生長旺盛期間,共追肥2-3次,主要以磷肥、鉀肥為主。播種。播種的時候在4月份,每株的距離為50釐米,種子和地面的距離為3-5釐米,土壤厚度為5釐米。
澆水。芋頭不喜歡在乾燥的土壤中生長,夏季高溫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度,幼苗期間土壤見幹見溼,遇到下雨的天氣及時的進行排水工作。培土。幼苗期間進行追肥,中耕除掉雜草暖地,幼苗結束的時候,中耕使栽培溝成為平地。往後的20天進行培土一次,深度為7釐米,培土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子芽、孫芽的頂芽萌發以及生長,減少養分的消耗。讓芋頭充分的長大和大量不定根,增強抗乾旱的能力。根據葉面積的分布密度、季節,及時的把多餘的側芽處理掉,免得搶子芽的營養成分。
環境條件。芋頭的原產在高溫較溼的地帶中,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形成了一些水芋、旱芋等栽種的類型。不管是水芋還是在旱芋都是需要高溫多溼的環境條件下生長,13-15℃的時候芋頭的球莖就會逐漸的開始發芽,幼苗期間適合生長的溫度是20-25℃,適合發棵期間的生長溫度為20-30℃。
芋頭對光照的條件要求不是很重要,在散射光下面生長為良好,球莖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時間的日照條件。水芋喜歡在水中生長,最好選擇水田、低洼的地區進行種植。旱芋雖然可以在旱地中生長,但是還是要保持沼澤植物的生態型的,要選擇在潮溼的地方種植。芋頭是種很喜肥性的作物,球莖是在地下的土層中形成的,所有要選擇有機質非誠豐富的土壤。
好了,關於荔浦芋頭的一些管理和技術方面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其實只要掌握好正確的養殖方法和管理技術,種植每一種蔬菜是很容易的,方法不對就是等於白費力氣,種植荔浦芋頭的前景還是很好的,市場的銷售量很不錯。深受大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