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體與質點的區別與聯繫
滾動/roll在理論力學上,歐拉角被用來描述剛體定點運動,將剛體的任意運動分解為定點(質心)的空間運動和剛體的定點運動合成,定點所代表的運動被稱為平動(物體上任何一點都具有和定點相同的運動),然後再利用歐拉角描述剛體的繞定點運動。
-
大學物理1-1 剛體力學基礎1
大學物理-剛體力學基礎1我們都在牛二定律成立的基礎上討論如下性質
-
物理知識:力學-剛體轉動-定軸轉動
定軸轉動是剛體轉動裡最基本的轉動形式 , 通過定軸 轉動運動學 和 轉動 動力學 的學習拉開剛體轉動學習的序幕。了解剛體定軸轉動的轉動特 點 , 即各組成剛體的質元在自己的轉動平面作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是分 析定軸轉動的基礎 , 了解 定軸轉動運動學量 及其相互關係 , 能類比質點 的圓周運動求解剛體定軸轉動的運動學問題 。 重點掌握轉動動力學的 轉 動定理 , 掌握 力矩 、 轉動慣量 的基本定義和物理意義 , 靈活求解剛體定 軸轉動的轉動慣量和動力學問題。
-
大學物理——力學第七章:剛體力學(2)
由於剛體力學內容較多,故今天繼續介紹剛體力學中的第二部分——定軸轉動慣量和剛體動力學。
-
剛體力學的知識點和參考習題
剛體模型是研究物體轉動而引入的,大學物理中我們主要關心一種比較簡單的轉動形式:定軸轉動。
-
物理知識:力學-剛體轉動-2.角動量定理及其守恆
預習要點: 類比質點平動中牛頓第二定律與動量定理、動能定理的關係,在剛體定軸轉動建立了動力學關係之後,基於剛體轉動所受外力矩與角加速度的動力學關係(轉動定理)是瞬時關係,為了更好的研究剛體轉動的過程關係得到了剛體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
《理論力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根據面向21世紀理論力學教學的需要,為幫助學生掌握既紮實的理論力學基本知識,又有處理分析工程問題的能力,上海交通大學洪嘉振教授和楊長俊副教授以新體系編著了《理論力學》。面對21世紀高質量工科人才的培養,理論力學的內容與體系確實必須進行改革;對理論力學教材的數學描述體系、基本概念、瞬態分析方法,先進的計算機輔助分析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均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
-
關於剛體轉動的前概念研究
剛體轉動是力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學生在學習剛體轉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學習困難。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學生在學習剛體轉動過程中存在的前概念,並基於學生的前概念提出教學上的改進建議。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外對於剛體轉動教育已有一些前期研究。例如Demirci等人通過對100名主修數學的學生進行了研究,發現滾動和轉動是學生最難以理解的概念[1]。
-
從理論力學角度看翻轉陀螺——翻轉陀螺的部分定性結論
考生們需要利用剛體定點轉動的知識對翻轉陀螺進行建模,面臨以下兩個難點。首先,考生們沒有系統的學過剛體定點轉動的知識,對諸如轉動慣量張量、歐拉角等基本概念不了解。其次,求解過程當中涉及地面參考系、質心參考系和轉動參考系之間的變換。學生們需要區分同一個物理量,例如角速度,在不同參考系當中的表達形式以及它的運動方程。為了幫助同學們備考,我們將首先簡單介紹剛體定點轉動的相關知識,以幫助構建基本的理論體系。
-
理論力學慕課(MOOC)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內容、方法及其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較好的理解,能掌握處理力學問題的一般方法。課程宣傳片課程概述《理論力學》在內容和方法上具有較基礎的性質,它不僅為學生學習後繼理論物理課程起著打基礎的作用,並且在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理論力學考研大綱
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理論力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範圍概述 本理論力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是力學各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本科目的考試內容主要包括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大部分。
-
力作用在剛體上的效應
來源:力學趣話微信公眾號今天這個厲害了,樹挪死,人挪活。
-
縮減法計算剛體的轉動慣量
除了物體作平動時表現出慣性外,物體以某一角速度繞某軸轉動時也會表現出轉動慣性,我們通常用轉動慣量來衡量物體轉動時的慣性大小。其量值取決於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及轉軸的位置。任何剛體的轉動慣量都可以通過實驗方法(如扭擺法)、微元模型法、質量投影法等得到[1-4]。對於規則形狀的剛體,在大學物理課本中是通過微積分方法計算得到。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考試大綱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微信號:喀優,這裡有你想要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理論力學》考試大綱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範圍概述本理論力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
201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理論力學剛體的簡介
它是力學中的一個科學抽象概念,即理想模型。事實上任何物體受到外力,不可能不改變形狀。實際物體都不是真正的剛體。若物體本身的變化不影響整個運動過程,為使被研究的問題簡化,可將該物體當作剛體來處理而忽略物體的體積和形狀,這樣所得結果仍與實際情況相當符合。
-
剛體力學對慣性提出新定義
什麼是剛體?從初中到高中,各種力學的定律無不是建立在質點的基礎上,比如萬有引力,我們就是把兩顆恆星看作質點來計算。但是僅討論質點的情況是不全面的,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的對象往往是由許多質點組成的系統,剛體就是其中一種特殊的質點系。
-
外力與物體轉動的關係,原來它可類比為牛二
前面我們介紹了轉動物體的角動量,也即是轉動的角速度與物體轉動慣量的乘積,我們知道在轉動物體中的轉動慣量可類比於直線運動中的質量(在所選定的軸固定的前提下,物體與轉動軸之間我們可以認為它們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體系,轉動慣量就是這個體系的固有屬性,它與體系是否轉動無關)。
-
質點剛體傻傻分不清楚
所研究的對象不考慮它的變形,稱為剛體。如果考慮變形,該研究對象就稱為變形體,也就是材料力學裡面所要研究的內容。那麼,剛體有什麼作用?我們所研究的很多對象都可以簡化成一種剛體的模型,而這個剛體的模型,它有一個重要的特質?
-
讓電機轉動起來的分解動作之剛體
MCD:先立一個小目標讓電機轉動起來分解動作之剛體注意:不同版本操作略有不同剛體定義:剛體定義幾何圖形對象在真實物理系統的控制下運動,剛體保證幾何對象如同在真實世界中那樣進行運動。任何幾何對象只有添加了剛體才能受到重力或者其它作用力的影響。
-
誰改變了物體轉動狀態?力矩,力偶,還是力?
比如把物體理解成質點,則質點不可能有轉動效應,也就是問題本身不成立。在工科理論力學中,物體的慣常理解是一個剛體,是一個,不是兩個;是剛體,不是變形體。再來看力。它的教科書式定義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再到大學物理,乃至到了理論力學,一說力,就默認為集中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要素,但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集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