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X射線雷射器升級:每秒1百萬次射線脈衝 亮度是原先1萬倍

2020-12-05 TechWeb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最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將進行一次價值10億美元(約合64億人民幣)的升級。加州的科學家們將為直線加速器相關光源(Linac Coherent Light Source,簡稱LCLS)添加一道新的雷射束,亮度是原先的10000倍,速度是原先的8000倍,從而提高該雷射器的功率。

這道新雷射束名為LCLS-II,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看清原子在生命系統中的運動方式。研究人員稱,該雷射器的能量得到提升之後,將幫助我們在電器、能源和醫學等領域做出新的發現。

「LCLS-II將使X射線科學向前邁進一大步,為我們敞開一系列超快、超小物質相關研究的大門,」 LCLS的主管邁克·杜恩(Mike Dunne)說道,「這將大大增強我們研發未來新科技的能力,如新奇的電子產品、救命的藥品和富有創新精神的能源解決方案等。」

此次升級將到2020年才能最終完成,LCLS將於2018年關停一年時間。每年都有數百名科學家使用LCLS,以前所未有的精細程度一窺大自然最基本的物理過程。他們可以看到分子是如何形成或打破化學鍵的,還能看到電流在材料中迅速排布時、是如何充電的。

要想使雷射束的亮度達到原來的10000倍,雷射束每秒需要產生1百萬次X射線脈衝。新加入的X射線雷射束將和已有的雷射束一起運行,每道雷射束將佔據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簡稱SLAC)2英裡(約合3.2公裡)長的直線加速隧道的三分之一。

和目前的設備一樣,LCLS-II將使用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電子來產生亮度極高的X射線雷射束。這些電子從一連串磁體中間飛過(這一裝置名叫波蕩器),迫使電子按照彎彎曲曲的路徑飛行,並以X射線的形式釋放出能量。但這些電子被加速的方式則與現在的有很大區別,從而使LCLS-II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我們現在採用的方法是,將電子放在一根處於室溫的銅管中加速,每秒能產生120次X射線脈衝。但在研發LCLS-II時,研究人員將安裝一臺超導加速器。之所以叫做「超導」,是因為它的加速器空腔由金屬鈮製成,在冷凍到零下456華氏度(約零下271攝氏度時),電流損耗幾乎為零。

加速電子時,電子會從一連串這樣的空腔中穿過,產生幾乎連續不斷的X射線雷射束,每秒鐘產生一百萬次雷射脈衝,平均比LCLS亮一萬倍。

為了實現此次重大升級,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已經與另外四所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伯克利實驗室、費米實驗室和傑弗遜實驗室)以及康奈爾大學共同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每個實驗室都將為項目籌劃、組件設計、獲取和裝配做出重大的貢獻。(葉子)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最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將進行一次價值10億美元(約合64億人民幣)的升級。加州的科學家們將為直線加速器相關光源(Linac Coherent Light Source,簡稱LCLS)添加一道新的雷射束,亮度是原先的10000倍,速度是原先的8000倍,從而提高該雷射器的功率。

這道新雷射束名為LCLS-II,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看清原子在生命系統中的運動方式。研究人員稱,該雷射器的能量得到提升之後,將幫助我們在電器、能源和醫學等領域做出新的發現。

「LCLS-II將使X射線科學向前邁進一大步,為我們敞開一系列超快、超小物質相關研究的大門,」 LCLS的主管邁克·杜恩(Mike Dunne)說道,「這將大大增強我們研發未來新科技的能力,如新奇的電子產品、救命的藥品和富有創新精神的能源解決方案等。」

此次升級將到2020年才能最終完成,LCLS將於2018年關停一年時間。每年都有數百名科學家使用LCLS,以前所未有的精細程度一窺大自然最基本的物理過程。他們可以看到分子是如何形成或打破化學鍵的,還能看到電流在材料中迅速排布時、是如何充電的。

要想使雷射束的亮度達到原來的10000倍,雷射束每秒需要產生1百萬次X射線脈衝。新加入的X射線雷射束將和已有的雷射束一起運行,每道雷射束將佔據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簡稱SLAC)2英裡(約合3.2公裡)長的直線加速隧道的三分之一。

和目前的設備一樣,LCLS-II將使用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電子來產生亮度極高的X射線雷射束。這些電子從一連串磁體中間飛過(這一裝置名叫波蕩器),迫使電子按照彎彎曲曲的路徑飛行,並以X射線的形式釋放出能量。但這些電子被加速的方式則與現在的有很大區別,從而使LCLS-II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我們現在採用的方法是,將電子放在一根處於室溫的銅管中加速,每秒能產生120次X射線脈衝。但在研發LCLS-II時,研究人員將安裝一臺超導加速器。之所以叫做「超導」,是因為它的加速器空腔由金屬鈮製成,在冷凍到零下456華氏度(約零下271攝氏度時),電流損耗幾乎為零。

加速電子時,電子會從一連串這樣的空腔中穿過,產生幾乎連續不斷的X射線雷射束,每秒鐘產生一百萬次雷射脈衝,平均比LCLS亮一萬倍。

為了實現此次重大升級,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已經與另外四所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伯克利實驗室、費米實驗室和傑弗遜實驗室)以及康奈爾大學共同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每個實驗室都將為項目籌劃、組件設計、獲取和裝配做出重大的貢獻。(葉子)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X射線雷射器首次發出雷射脈衝每秒27000個
    【PConline資訊】在科幻電影中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雷射器,現在雷射器成為現實,而且世界最大X射線雷射器在最近實現首次發出雷射脈衝,據外媒報導,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XFEL)作為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雷射器近日在德國漢堡首次發出雷射脈衝並將於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 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雷射器首次發出雷射脈衝
    ——其每秒可以產生波長為0.8nm的脈衝雷射。長度為3.4公裡(2.1英裡)的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XFEL)將在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當正常運行時,XFEL每秒可發射多達27000個脈衝 - 相對於以前每秒最大120個脈衝而言,這是相當大的改進。自由電子雷射器以同步加速器的原理工作,通過將電子加速到相對速度而產生高強度電磁輻射,然後引導它們通過特殊的磁性結構。
  • 美國最具野心的雷射器:世界最強X射線雷射器
    4、第一項實驗成果:「空心原子」  位於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內、迄今世界最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於2010年6月30日發表了它自啟動以來的第一項實驗成果:其強大而獨特的能力,達到了可操縱原子樣本上單個電子的水平,從內到外逐個將電子剝離,形成了所謂的
  • 最強大X射線雷射器LCLS繼升級後完成首次發射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近期升級了世界上最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並獲得了第一批光。線性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通過強烈的X射線爆炸來拍攝單個原子和分子,現在它的第二階段操作已經開始。LCLS被稱為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XFEL),這是一種跨越數公裡的儀器,而這可以比以往的任何一臺儀器都要能更詳細地將最小的物體成像。
  • 最強大X射線雷射器LCLS繼升級後完成首次發射
    據外媒報導, 科學家們近期升級了世界上最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並獲得了第一批光。 線性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通過強烈的X射線爆炸來拍攝單個原子和分子,現在它的第二階段操作已經開始。LCLS被稱為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XFEL),這是一種跨越數公裡的儀器,而這可以比以往的任何一臺儀器都要能更詳細地將最小的物體成像。為了做到這一點,該機器加速了電子束並引導它們通過一個波動器。在此過程中,它們會釋放出X射線,它們可以被放大並用於各種實驗。這些爆炸只能持續飛秒 十億分之一秒,所以它們可以捕捉在難以置信的快時間尺度上發生的事件。
  • 最強X射線雷射帶你窺探原子核邊的「電聲」之舞
    編者按:位於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擁有了目前世界上最強的X射線雷射,它如同一臺配備了「超級閃光燈」的高速攝像機,可用於拍攝原子層面的「錄像」,以幫助科學家更直觀地觀測化學反應和材料的各種物理現象。
  • 全球同步加速器終極大決戰:開發X射線雷射器
    2006年,通過更緊密地聚焦電子束,科學家首次尋求增加同步加速器X射線的強度和亮度。該設計依賴由7個磁鐵組成的裝置,被稱為多彎曲消色差透鏡,能夠被放置在儲存環周圍20處地點以推動電子束的活動路徑,直到電子束能基本上整齊地排列。該機器的主管Mikael Eriksson回憶道,很少有人相信該設備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 「大連光源」升級!亮度一次飆升1萬倍
    作為基礎科學研究重要設施的大型專業級光源,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實用技術誕生的平臺,它的核心指標和關鍵參數決定其業界的位置和排名,在眾多性能指標中,亮度應該是最重要的。鏈科技小編今天介紹的大連光源,在全國「兩會」期間引起代表委員關注,有消息稱,下一代的「大連光源」將會有更高的亮度,光子產生的頻率從每秒50次提升到100萬次,平均亮度將增加1萬倍。該消息來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院士。
  • 全球首款基於固體的X射線雷射器研製成功
    ——研究人員首次基於固體研製出了X射線雷射器。其方法是基於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脈衝自由電子雷射器開闢的材料研究全新途徑,相關報導由德國亥姆霍茲柏林中心(HZB)Alexander Föhlisch教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PSR J1826-1256是一顆安靜的伽馬射線脈衝星,通過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科學家們利用一個理論模型發現了這顆脈衝星和兩個類似來源的x射線脈衝發射,該模型根據觀測到的伽馬射線亮度預測脈衝星的非熱x射線亮度。這顆脈衝星的周期為110.2毫秒,當它的輻射波束指向和遠離地球時,它的亮度和亮度交替出現。
  • 自由電子雷射器泵浦產生X射線雷射最新進展情況
    自雷射器發明以來,人們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原子能級躍遷來獲得更短的雷射波長。
  • 下一代「大連光源」亮度將提高1萬倍
    「下一代的『大連光源』將會有更高的亮度,光子產生的頻率從每秒50次提升到100萬次,平均亮度將增加1萬倍。」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向記者表示,足夠亮度的光源將觀察到之前無法探及的領域。
  • 德國漢堡附近的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施
    日前,歐洲X射線 自由電子雷射 裝置(XFEL)在德國漢堡大都市區正式投入使用。這一造價為12.2億歐元的大型 雷射 裝置由11個歐洲國家參與研發和建設。XFEL是世界上最大的X射線雷射設施,每秒可發射多達27000個脈衝,亮度比傳統的同步加速器光源亮度高出10億倍。
  • 德國科學家利用X射線使鐵原子核變透明
    中國科技網訊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9日(北京時間)報導,德國科學家首次利用能提供高亮度X射線同步輻射光源的第三代正負電子串聯環形加速器(PETRA Ⅲ),證明X射線也存在電磁感應透明(EIT)效應,能使鐵-57的原子核變得透明。
  • 利用循環的X射線,實現產生高質量的雷射脈衝
    自1960年西奧多·邁曼創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外雷射器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夢想產生能夠探測超短和超快尺度微小原子和分子的X射線雷射脈衝。這一夢想終於在2009年實現,當時世界上第一臺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XFEL),在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產生了第一束這樣的光,LCLS和其他XFEL在其正常工作模式下的一個限制。
  • 被科學家譽為四大發現之一的天體,亮度是整個銀河系的1.2萬倍
    其亮度比恆星、脈衝星都亮,光譜酷似星雲,發出的射線又如星系,但實際上它都不屬於這些,而是一種「類星體」,顧名思義,就是類似恆星的天體。34萬倍,可以想像太陽在它面前是多麼弱小。這個類星體的亮度是整個銀河系全部亮度加起來的1.5萬倍。如果將它放在距離地球280光年外的地方,它的亮度還是和太陽一樣。
  • 物理鞋架們發現通過可彎曲晶體,更有助於測量X射線脈衝的特性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儀器定製晶體的一個令人沮喪的缺陷激發了一個重要科學挑戰的解決方案:如何從強大的X射線雷射器精確測量每個脈衝的顏色,超薄矽晶體是SLAC的Linac相干光源分離X射線雷射脈衝的一部分,因此它們可以通過兩個獨立的實驗共享,X射線科學研究與開發人員科學家YipingFeng
  • 下一代「大連光源」亮度將提高1萬倍,可進行更強靈敏度探測
    下一代「大連光源」亮度將提高1萬倍,可進行更強靈敏度探測 張佳星/科技日報 2019-03-12 08:17
  • 美打造高強度窄波段X射線雷射束
    改進後的雷射脈衝可在X射線波長更窄頻帶高強度聚焦,開展以前所不能為的實驗。該研究結果刊登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這個過程被稱為「自激注入」,金剛石將雷射束過濾為單一的X射線顏色,然後將其放大。研究人員可以在原子水平研究和操縱物質上有更強的能力,傳送更為清晰的物質、分子和化學反應的影像。
  • 光學「鑷子」與X射線結合,可分析液體中的晶體!
    利用相干x射線衍射技術,科學家可以高精度地測量納米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應變。然而,進行這樣的測量需要精確控制微小晶體相對於入射x射線的位置和角度。傳統上,這意味著將晶體粘在表面上,從而使晶體變形,而改變其結構,並可能影響反應活性。阿貢傑出研究員琳達楊(Linda Young)表示:用光學鑷子,可以捕捉到溶液中單個粒子的原始狀態,並觀察它的結構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