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讀懂世界藝術史

2020-11-22 網易

人類藝術的進程已經發展了五個階段,分別為:原始美術(原始社會至古希臘時代)、古典美術(古希臘時代至1860年代)、現代藝術(1860年代至2戰後)、後現代藝術(2戰後至1980年代)、當代藝術(1980年代至今)。花十分鐘看完此文,你就大致了解了人類藝術的進程歷史。  

藝術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附屬產品,審視藝術,就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的進程,審視人類藝術的進程,就必須回歸人類文明進程本身。人類藝術的進程不是單一的因素推動,而是由多重疊加的因素所推動,所以人類的藝術進程在單一的時間上存在著多重交叉。我們所說的當代藝術是人類藝術進程中的第5個階段,指1980年代至今的新興藝術形態。  1,原始美術,(歐美指原始社會到古希臘期間,但部分國家還要漫長,非洲藝術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藝術特徵,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精確寫實的古典美術體系。)  2,古典美術,(狹義的古典美術指17世紀起源於法國的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思潮,但古希臘美術以來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前的都可以叫做古典美術。)  3,現代藝術,(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後到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從印象派開始,在抽象藝術時代結束。)  4,後現代藝術,(第2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80年代。以波普、概念、行為、裝置為主。)  5,當代藝術,(20世紀80年代至今。以塗鴉、插畫、新材料、新媒介為主。)  注意詞語區分,現代藝術之後,就不再用「美術」,而是用「藝術」,因為繪畫、雕塑等「美術」只屬於古典美術的範疇,但現代藝術已經不再局限於繪畫、雕塑等狹義的「美術」範疇,而繪畫、雕塑等狹義的「美術」也已經不屬於現代藝術範疇。


(巖畫是常見的原始美術形態,兒童畫、農民畫和精神病人的畫就屬於原始美術。)

一,原始美術,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一個階段  

石器時代等原始社會人類的那些塗鴉和裝飾紋樣就是原始藝術,比如巖畫、陶文那些。  

歐美指原始社會到古希臘期間的藝術,但歐美之外的部分國家的原始美術階段要漫長很多,非洲藝術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藝術特徵。中國畫也沒有發展出科學和精確的寫實體系,所以和嚴格意義上的古典美術有一定差距。  

但中國畫也做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宋代就發展出類似於西方印象派的寫意文人畫,比如南宋畫家梁楷的作品就很印象。文人畫到了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就發展出類似於西方表現主義的風格。也就是說中國畫的印象派早於西方印象派600年,中國畫的表現主義早於西方表現主義200年,在西方抽象藝術興起之前的20世紀初,中國藝術都是領先於西方藝術的。  

人類在狩獵文明時代產生了原始美術。原始美術是塗鴉性質的,作為記錄事件功能而存在。  

原始美術一般是記錄一些狩獵活動,宗教儀式等。最後也用於一些宗教儀式。紀事是原始美術的核心特徵。  

由於沒有技法和功利因素的束綁,原始人類的原始美術流露出一定的無意識內容和精神圖騰特徵,這令重視心理學的現代藝術某些流派發現現代藝術與原始美術在無意識圖騰方面的交叉。  

心理學家榮格就研究過大量的原始人類的精神圖騰,榮格論述最多的就是曼荼羅圖騰,曼荼羅出現很多原始宗教之中,從十字架到唐卡都是曼荼羅圖騰。榮格是弗洛伊德的學生,其祖父是歌德的私生子,榮格的理論體系遠遠超過弗洛伊德,榮格的核心理論體系是集體無意識理論,集體無意識理論認為人類的智慧是通過遺傳的方式繁殖下來,現代人類的智慧遺傳可以追逆到幾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為什麼小孩子和精神病的繪畫和原始人類很接近,因為小孩子和精神病在一定程度還能喚醒遺傳自原始人類的那部分智慧。  中國畫是原始美術、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3個階段的過度期和融合期的產物,中國畫並沒有發展出科學和精確的三維空間繪畫體系。中國畫到了寫實巔峰的宋代之後,開始超前發展,向現代藝術跨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現代藝術曾經領先於西方現代藝術600年。  

中國畫是原始美術、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3個階段的融合物,所以研究中國畫要分成3個階段:原始美術階段的中國畫、古典美術階段的中國畫、現代藝術階段的中國畫。


(古典美術就是農業文明時期的照相術,在二維平面上記錄物體的三維空間關係,本質就是一種簡單而原始的造型技術,我們今天不能過度神化和崇拜這種落後的農業文明時期的技術模式。)

二,古典美術,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二個階段  

狹義的古典美術指17世紀起源於法國的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思潮,但古希臘美術以來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前的都可以叫做古典美術。古典美術的核心就是在平面上準確再現物體的三維空間關係,攝影術就是為了取代古典美術而被發明出來的。攝影術普及之後,古典美術的功能基本上就被攝影所取代了,這也是促進現代藝術誕生的直接動力。  

中國國畫的寫實主義一派、西方的古典油畫,古希臘以來到印象派之前的這些東西,這些都可以叫做古典藝術。  

西方古典藝術的終結者是達文西,因為達文西完美地在二維的畫面上準確描述出物體的三維空間關係,達文西當時發現最原始的攝影術,達文西用攝影術來改造他的繪畫技術,所以達文西是第一個最完美的古典藝術家。  

西方古典藝術的另外一個終結者是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手部連脈搏都雕刻得非常精確,米開朗基羅沒有任何現代的輔助工具,米開朗基羅之後已經沒有人能超過他的精確度。西方古典美術的評估標準是科學的精確度,準確地的記錄客觀自然界的事物,這個是西方古典美術的宗旨。  

中國畫是沒有經歷過這個精確的科學規範洗禮,準確來說中國畫是屬於原始美術、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的融合產物,中國畫沒有完善地在畫面上精確描述我們客觀自然界的三維空間關係。  

中國畫發展到宋代是寫實的巔峰,包括人物、山水、花鳥,宋代之後中國畫都不行了,之後的中國畫家從寫實的層面都難以超過宋代畫家。宋代在寫實的巔峰同時也產生了屬於現代藝術思潮的文人畫,這個文人畫是文人性質的畫家搞出來的。文人畫家通過書畫來抒發文人的情懷,不在乎畫面的真實度和準確度,也不在乎是否對客觀自然界的準確記錄,只在乎是否抒發自己的情感,所以文人畫在宋代之後成為了中國畫的主流。中國畫的文人畫思潮和西方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的思潮非常接近,所以中國的文人畫可以界定為現代藝術,而中國宋代的現代藝術則早於西方現代藝術600年。  

文人畫到八大山人是巔峰,八大山人在畫面中強烈地表現出自己孤寂的心境。八大山人開創了中國的表現主義,而中國的表現主義則早於西方表現主義200年。  

中國畫雖然沒有經歷過古典美術完美的科學精確度,但是提前邁進了現代藝術的門檻,文人畫和西方的印象派的作品很接近,比如莫奈的《日出》就很有中國寫意文人畫的意境。中國藝術對西方早期現在主義的啟蒙是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西方印象派現代藝術產生之前,中國藝術體系在全球是最領先的,中國的古代畫家很偉大,但近現代的中國畫家就難說了。  

人類在農業文明時代產生了古典美術。古典美術繼續了原始藝術的記錄事件功能,同時也完善了記錄事物功能的客觀真實性和科學性。古典美術一般用來記錄歷史事件,宗教事件,社會事件和人物等。客觀再現自然界是古典美術的核心特徵。  

古典美術可以看作是攝影術之前的再現技術,在攝影術普及,以及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普及之後,古典美術的社會價值就被大部分取代了,古典美術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少了,古典美術現在也只是成為藝術設計專業考前班的基礎訓練學科。古典美術保留到現在唯一的價值,也就是手工工藝品的價值,保留了人們對農業文明時代手工工藝品的懷舊情感。  

比如範曾的國畫還在畫農業文明早期的牧童騎牛和老子出關,這就是對人類農業文明的懷舊情感。筆墨當隨時代,這種畫法也明顯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古典美術的再現功能很多時候會和文學關聯,並作為文學的插圖而存在。這令古典美術在很長時期成為政治和文學的附庸品,而缺乏獨立的價值和意義,這正是古典美術的悲哀。人類最後一個古典雕塑大師羅丹就終生為但丁的《神曲》做插圖雕塑。  

古典美術所謂的藝術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古典美術作為文學附庸品所派生出來的象徵等文學修辭手法,當然最極端的就是象徵,很多象徵就類似猜謎,現在的廣告設計常用手法,比如畫個十字架象徵殉道和神聖,畫一堆黑金象徵富貴,畫2個環扣在一起象徵友誼和合作等。  

象徵和猜謎是人類過去在智力低下的年代消磨時間的一種簡單的低級智力遊戲,在人類發展到高智力和高效率的年代,這種簡單的低級智力遊戲就純屬茶餘飯後的娛樂了。


(現代藝術的進程就是用數學和幾何來分解視覺平面和視覺空間的過程。因為西方文明認為數學和幾何是自然界最完美的視覺形式。這最終影響了整個設計體系。但中國文明認為自然界不存在純粹的直線和幾何圖形,自然界只存在曲線和不規則圖形。這種東方和西方文明的衝突在後現代藝術時代,由於西方向東方的靠攏而再度融合。)

三,現代藝術(Modern Art),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三個階段  

現代藝術(Modern Art)是指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後到20世紀40年代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這個階段的新興藝術形態。現代藝術從印象派開始,到抽象藝術就結束了,主要流派有:印象派、表現主義、象徵主義、未來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藝術等,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核心成就是抽象藝術,而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其他流派只是向抽象藝術這個終結點發展過程中的產物。  

人類在工業文明中早期產生了現代藝術(Modern Art)。這個時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城市化浪潮大幅度改變人類社會秩序的革命時期。  

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主要推動力量,就是牛頓建立的經典科學體系思想,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等知識體系的普及。使藝術家更加科學和更加準確地理解客觀事物和人類精神意識自身。現代藝術(Modern Art)最直接的推動力就是照相術的發明。繪畫失去記錄功能之後,現代藝術家們開始尋找視覺藝術的其他本質。  

抽象藝術是藝術家發展起來的視覺科學。基於混沌理論的分型數學軟體可以生成任何抽象圖案,並可以模擬自然界的一切物體的造型。以複雜的數學模型來解決藝術問題是藝術發展的必然路線。抽象藝術發展到最後,就是放棄了初期的簡單和原始的幾何圖形抽象,而向東方的複雜和多層次的自然圖形靠攏。  

抽象藝術和古典美術最核心的差異:古典美術是講故事,可以歸屬於語言學的範疇,古典美術都可以閉上眼睛,用耳朵來聽明白。抽象藝術是視覺科學,只能依賴視覺來分辨信息,不能通過語言來解釋。盲人可以聽明白古典美術,但盲人難以感知現代藝術,更加完全不可能感知抽象藝術。  

人類大約有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視覺獲取的,發展人類的視覺感知和視覺信息輸入,這就是現代藝術遠遠超出古典美術的進步所在。  

語言文字是人類在智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低級年代的產物,語言文字只能描述簡單的事物,但語言文字無法描述複雜的事物關係。在人類智力發展到高級的年代,人類發展出高等數學和程序來解決複雜的事物關係。當然這是人類現代文明之所以高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  

在牛頓發展了高等數學和建立經典科學體系之後,以語言文字思維作為核心的群體,包括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等就退出人類文明推動力的核心群體,而逐步邊緣化並淪落為人類文明社會的低等智力群體。  

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視覺感知研究領域是超越哲學的語言文字描述範圍的,所以傳統的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是難以了解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


(現成物垃圾裝置是後現代最常見的藝術形式,後現代認為相比於精心改造過的物品,垃圾才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質存在方式。日本物派則把物體和物體之間分割出來的空間也作為藝術的元素。西方後現代藝術思潮的其中一個核心就是日本禪宗,而日本禪宗來源於中國禪宗。)

四,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人類藝術進程的第四個階段  

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20世紀40年代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20世紀80年代這個階段的新興藝術形態。主要流派有概念藝術、波普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行動繪畫、極少主義、大地藝術、視頻藝術等。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的思想核心就是概念藝術。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普及於60年代,沒落於80年代。  

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是相對於現代藝術(Modern Art)而言的,現代藝術(Modern Art)源頭是西方人的哲學觀,古希臘哲學認為幾何和數學是自然界最完美的形態,西方現代藝術(Modern Art)作品追求的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精確改造,把一切都做成很完美的幾何和數學形態。  

但是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就懷疑這個,認為現代藝術(Modern Art)對自然界的改造過度了,認為不完美的東西是自然界更加廣泛的存在方式。比如說一個茶杯,這個茶杯就是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產品,很精緻、很光滑,但是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認為打碎的茶杯也是一種美,打碎的和沒有規律的才是大自然最廣泛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態。自然界的東西我們不去改造不去幹預才是真實的存在和更廣泛的現實,所以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不是追求美,而是追求真理和現實,對事物的理解就更加完善。  

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和中國禪宗文化很接近,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很多的藝術家都受到日本禪宗的影響,其中就有克萊因和杜尚。克萊因在日本學習禪宗,克萊因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從二樓的窗戶跳出去,他要體驗禪宗所說的「空」這個概念。禪宗對西方後現代思想的推動很大。  

人類在工業文明中後期產生了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的發展,顛覆了人類固有的世界觀,也導致了藝術家面對客觀事物思想模式的改變。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是對過往一切藝術價值觀念的顛覆。  

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同時質疑文明崇拜的愚昧,質疑社會秩序的無效性,質疑道德本質的虛偽,甚至質疑事物的物質形態沒有意義,非物質形態才是人類精神意識存在的本源。後現代藝術(Post modern art)推崇眾生平等的普世價值觀,挖掘深藏在道德背後的更深層人性,是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後最重要的人性解放思潮。


(當代藝術最本質的革命就是計算機科技等新材料和藝術傳播媒介的改變,近30年來新興的「當代藝術」也已經在網路遊戲、電影、建築、設計、時尚、娛樂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五,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五個階段  

「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是指近30年來人類新興的藝術形態。  

近30年新興的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形態主要有2大類:  

第1類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是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創作的藝術作品,主要有攝影經過計算機圖像處理軟體處理過後的影像藝術、主要用計算機軟體繪製的插畫、高科技材料和醫學材料藝術等。  

比如德國攝影藝術家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的作品就是攝影再經過計算機軟體處理出來的影像藝術,英國藝術家組合吉爾伯特和喬治(Gilbert & George)以及日本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dami)的作品主要就是利用計算機軟體處理和繪製出來的插畫,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放大玩具雕塑用了高科技材料,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 把刨開的巨大的鯊魚泡在醫學材料福馬林中。  

第2類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是利用新傳播媒介的藝術,主要有利用城市牆壁和地鐵車廂作為傳播媒介的塗鴉(graffiti)、利用計算機作為傳播媒介的計算機圖像(Computer Graphics簡稱CG)、利用網際網路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藝術等。  1

980年代興起的塗鴉已經對時尚、設計、街頭文化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年的塗鴉青年哈林(Keith Haring)、巴斯奎特(Basquiat)和現在的班克西(Banksy)都一直是世界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的主流。  計算機圖像(CG)的影響則更加大,網路遊戲、3D列印、分型圖像、好萊塢電影的計算機特效都是基於計算機圖像(CG),計算機圖像(CG)已經對廣告、設計、建築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全部用計算機圖像(CG)製作的電影也已經成為了主流。  

就像100年前的「現代藝術」(Modern Art)對設計和建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一樣,近30年來新興的「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也已經在網路遊戲、電影、建築、設計、時尚、娛樂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並且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會在80年代興起,80年代是地球上人類物質最豐富的第一個時代,這個時代電視普及帶來娛樂產業的高度發達,幾乎人類的一切需求都可以被商品化,人類的物質文明發展到巔峰時,人的一生需求也就被完全商品化了。  

藝術家就在重新思考人類的意義是什麼?試管嬰兒和克隆技術的誕生,藝術家在懷疑我們的生命本身都已經全部被商品化了。人類工業文明發展到巔峰、商業化發展到巔峰、全球化的政治、經濟、文化時代,人類再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去重新去追尋人類的命運是什麼?人的生存意義是什麼?重新去定義藝術是什麼?  

舉2個藝術家例子,英國最著名藝術家達明赫斯特的作品,他對生命商品化的懷疑,所以他的作品主題就是生命本質的意義,他把19世紀的骷髏在上面鑲滿了鑽石,用最高貴的鑽石沾滿在最可憐的骷髏上,他就把你拉到死亡和宗教的疑問上。達明赫斯特一些作品把鯊魚從中間剖開,觀眾從巨大的鯊魚屍體中間走過,真實生命和死亡的震撼對觀眾的衝擊是巨大的。  

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最出名的雕塑家是傑夫昆斯,他把街頭的商品用不鏽鋼放大幾十倍到幾百倍,作品表面打磨得很光滑,他把這個作為人類商業文明的物質圖騰,當代商業我們崇拜的是商品,比如說我們崇拜速度,崇拜跑車。西方藝術家掌握了人類工業文明的本質,商業和技術才是人類最核心的推動力,藝術在這個時代一定要改變,不改變就被商業社會和技術潮流所淹沒了。

(來源:出山網)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黃雨鷗_BJS2593

相關焦點

  • 【世界藝術史大會】「華夏遺韻」「千年敦煌」北大賽克勒博物館雙...
    2016年9月10日,世界藝術史大會特展「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以及「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開幕,9月11日向觀眾開放,展覽持續到10月18日。歡迎大家參觀!
  • 馮雪:藝術檔案與美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建構
    由於美術博物館在藝術世界擁有的某種權威,人們已經習慣從它的敘事中獲得對自身和社會的基本想像,因此,學者們呼喚一種新的美術博物館:開放決策過程,並且以更為開放的學術視角充分考察藝術歷史的「環境」和「生態」,尤其要關注那些通常被忽視的角落,以此培養一種儘可能接近「真實」的方式建構藝術史。
  • 三分鐘讀懂量子力學:什麼是波函數?
    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們堅信,能夠確定地描述這個世界,而絲毫不用牽涉到我們自己。——海森堡波函數實際上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很多人誤以為它是數學推導的結果。波函數假設是量子力學中最為基礎的概念,如光速不變原理作為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公設一樣,貫穿於整個量子力學的始終。
  • 西方極簡藝術史:不同文明的神話故事有著相同的內在邏輯
    其實,世界各地的早期藝術也基本上都是從神話而來,可以說讀懂了神話,就讀懂了小半部藝術史。一方水土養一方神話,古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古埃及文明、中華文明,都有各自不同的神話譜系,甚至中原地區和古蜀國的神話也都不盡然相同。那我們要怎麼理解這個紛繁複雜的神話世界呢。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就說過:所有複雜的事物都有一個簡單到一的緣起。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畫家,雕塑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對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意義。他的作品常以宗教聖經、北歐早期神話、煉丹術、華格納的音樂和對納粹的諷刺等德國的文化歷史為主題。
  • 一圖讀懂:3分鐘教你看懂血常規
    一圖讀懂:3分鐘教你看懂血常規 華醫君教你3分鐘搞定!
  • 藝術史遊戲?微積分遊戲?遊戲變成了教科書
    藝術史遊戲?微積分遊戲?發布時間: 2017-09-26 15:09 藝術史遊戲
  • 三分鐘讀懂量子力學:揭秘雙縫幹涉現象
    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捨棄「能量均分定理」,提出了量子假設ε=hv=ω,揭示了世界的離散性,標誌著量子力學的誕生,而雙縫幹涉現象正是量子力學最初的密碼。雙縫幹涉實驗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關於光的幹涉,第二類是關於電子的幹涉。
  • 2分鐘讀懂你不知道的玻尿酸知識
    2分鐘讀懂你不知道的玻尿酸知識 2018-08-10 20:06  成都健麗醫美整形醫生
  •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 2020-10-07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分鐘讀懂30M/50M防水標籤,並非水下深度!
    一分鐘讀懂30M/50M防水標籤,並非水下深度!隨著手錶功能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於手錶的要求也更高了。不僅要求好看、精緻,還要全面的日期日曆顯示、動力顯示、月相功能、夜光功能、防水功能等。種種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滿足人們對日常的需求。
  • 計算美學前沿速遞:用資訊理論「重新發現」風景畫藝術史
    2020年10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論文中,研究者通過資訊理論和網絡分析,對來自61個國家,1476名畫家總計14912幅西方風景畫的研究,證實了該假說。論文題目:Dissecting landscape art history with information theory論文地址: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06/2011927117#sec-5理解藝術表現形式和設計原則怎樣隨著時間演變
  • 一分鐘讀懂中國半世紀的GIS技術發展
    打開APP 一分鐘讀懂中國半世紀的GIS技術發展 發表於 2018-04-17 16:47:00 由GIS世界領導品牌ABB發展史入手,為您呈現中國GIS技術的發展歷程!知識點小普及:GIS即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由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互感器、避雷器、母線、連接件和出線終端等組成。自20世紀60年代實用化以來,已廣泛運行於世界各地。與常規敞開式變電站相比,GIS的優點在於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可靠性高、配置靈活、安裝方便、安全性強、環境適應能力強,維護工作量小的優點。
  • 亨利·盧梭的繪畫在西方現代藝術史具有怎樣的意義?
    亨利·盧梭在20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人們面對他的繪畫作品只是限於「天真」、「稚拙」的理解。但是不斷尋找藝術生存之路的藝術家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一個晚年開始作畫,從未進過任何專業藝術學校,完全屬於自學成才的人,以天真的風格掀開了藝術史嶄新的一頁——現代藝術篇章。
  • 搞懂這三個數值,1分鐘教你讀懂血常規
    搞懂這三個數值,1分鐘教你讀懂血常規
  • 「讀懂中國」即將開幕,10場平行研討會議題釋放什麼訊號?
    11月20日至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將通過「雲參會」形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透過中國與世界連接的「南大門」廣州,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
  • 圖「說」丨一分鐘讀懂指數型組織
    3.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至少使現狀改善了10倍嗎? 4.你會如何為產品或服務進行市場營銷? 5.你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情況如何?往期圖說回顧圖「說」丨一圖讀懂「營改增」圖說 | 財富管理人的小船,不翻不翻我不翻圖「說」丨三分鐘了解負利率
  • 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原標題: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原標題: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的新章節 人物名片   李山,1942年出生於黑龍江蘭西。   李山:生物藝術是藝術史新的章節,語言的顛覆性難以讓人們接受,甚至提出是藝術還是科學的問題。我的一位文學家朋友說我在搞偽科學,言下之意是說我搞偽藝術,無論是開玩笑還是真實的表述,都說明生物藝術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的艱難程度。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西方藝術史中那一抹鮮豔的紅
    原標題:西方藝術史中那一抹鮮豔的紅   果然,歐洲染工一接觸到胭脂蟲,就無比興奮,因為胭脂蟲紅的染料效力是聖約翰草的10倍,一盎司的產量是亞美尼亞紅的30倍。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他們所見到的最耀眼、最完美的紅色。16世紀中葉,胭脂蟲紅已經在歐洲廣泛使用並成為最賺錢的商品之一,到1574年,胭脂蟲紅貿易額已經超過15萬英鎊。   魯本斯的畫作《伊莎貝拉·勃蘭特》體現了胭脂蟲紅豐富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