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推出特別專欄——多彩中國,我們將通過其中的「大國崛起」、「文化復興」、「大美中國」三個欄目,回首與展望在各個領域令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紀錄,這些不平凡的世界紀錄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向所有人展現泱泱中華的巨大魅力。
2019年7月15日上午,中國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經世界紀錄認證(WRCA)官方工作人員現場測量審核,該帳篷面積為1838.37平方米,最高度達6米,被確認為「世界最大的犛牛氈黑帳篷」。
草原牧民擇草而牧擇水而居的遊牧生產方式,決定了頻繁遷徙和居無定所,帳篷這種易搭易拆,方便實用的居住,成為牧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最好選擇,逐水草而遷,跟牛羊畜群走動,擇一塊向陽臨水,避風平坦的草地,搭一頂帳篷隨地而棲,體現出了遊牧民族珍惜土地,熱愛草木,重視生態,崇尚天、地、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優良傳統。
傳統的犛牛氈黑帳篷製作技藝富有很深的歷史,是藏民族的傳統。2015年由蘇格帶頭成立了囊謙蘇格黑帳篷生態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江尕為首的牧民家庭和周邊牧民群眾,以犛牛毛為主要材料,經過3年手工製作完成了這頂可容納700餘人的藏式黑帳篷。
當天參加現場認證儀式的嘉賓有:囊謙縣縣委書記張坤明、縣長歐格、副書記朋措格來、人大主席才旺尼瑪、主管農牧副縣長永江、宣傳部部長索南扎西、香達鎮鎮長陳東、電視臺臺長久美旺加。囊謙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索南扎西說,用犛牛毛製作的黑帳篷冬暖夏涼,成為藏族牧民青睞的居所。2018年囊謙縣公布的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裡,就有黑帳篷的製作技藝,傳承人就是加尕。傳統手工藝人和返鄉創業大學生共同努力,製作出超大帳篷,既產生了經濟價值,又讓傳統手工藝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後期這頂打破世界紀錄的黑帳篷主要用於旅遊接待、婚宴接待、承接大小型聚會、接受各類帳篷定製,出售帳篷。申請黑帳篷製作技藝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更多的藏族文化遺產,申請成為黑帳篷博物館,傳承黑帳篷製作技藝,也將藏文化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