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時間:2019-07-08 1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近日,世界犛牛之都的青藏高原青海省又幹了一件牛事,經過20餘年科研攻關和自主創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共同培育的世界上 無角犛牛阿什旦犛牛
原標題:世界 無角犛牛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
犛牛沒有了「靈魂觸角」會怎樣?近日,「世界犛牛之都」的青藏高原青海省又幹了一件「牛」事,經過20餘年科研攻關和自主創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共同培育的世界上 無角犛牛——「阿什旦」犛牛培育成功。
犛牛,了解一下
犛牛原是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的特產動物,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原始犛牛在距今三百多萬年前的更新世生存,廣布於歐亞大陸東北部。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而南移至中國青藏高原地區,並適應高寒氣候而延續下來,演化為現代犛牛。
犛牛渾身都是寶,肉質蛋白高,精肉多,野味濃,其毛纖維細長,質地柔韌,牧民用來編織小帳房,冬暖夏涼,避風防水,經久耐用,其牛絨綿柔舒適,可供 毛料。其皮可制精美皮革,富有光澤,質料考究,為皮革中上等佳品。其骨熬製骨膠,透明剔亮,粘性強而用途廣。
犛牛絕非普通黃牛、奶牛,一頭成年公犛牛體重可達440公斤,體軀高大、毛髮不僅鋥亮,且長度幾乎垂地。
統計顯示,全世界現有犛牛近1600萬頭,其中中國有1500餘萬頭,是世界上擁有犛牛數量和品種類群最多的國家,約佔世界犛牛總數的95%以上。
中國是世界犛牛的發源地,全世界90%的犛牛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及毗鄰的6個省區。青海省總面積72萬平方公裡,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區佔該省總面積的96%,天然草地面積5.47億畝,其中存欄犛牛480.97萬頭,佔世界犛牛的32%,居全國首位。
培育無角家畜品種系全球各國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熱點」,馳名世界的有蘇格蘭安格斯牛、美國無角短角牛等。有人不禁要問了,「沒有角的犛牛還有靈魂嗎?」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副所長、犛牛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首席閻萍介紹,隨著傳統飼養方式多元化,有角犛牛在規模化和集約化飼養中暴露出相互傷害、不易採食、破壞圈舍等弊端。
還別不信,在青海大通種牛場,世界上塊頭最大的一頭1190公斤的犛牛曾與同伴發生「鬥毆事件」,於2017年不幸身亡。
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良種犛牛體系,青海省大通種牛場與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於1993年開展了無角犛牛新品種培育工作,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育成了產肉性能優良的「阿什旦」犛牛,2019年4月28日,農業農村部批准該品種為 新品種,是繼「大通犛牛」之後世界第二個人工培育的犛牛新品種。
「阿什旦」犛牛相較其它犛牛品種,性情溫順、不容易打鬥、易飼養、易管理,在自然減少受傷率的同時可以增加飼養密度,便於進行舍飼。新品種遺傳基礎和體型外貌特徵均與中國目前現有的17個犛牛地方品種有明顯區別。
「阿什旦」犛牛的育成,對青藏高原犛牛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養殖,滿足我國犛牛品種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利用青藏高原高寒半農半牧區的飼草料資源,加快犛牛產業增效牧業增產牧民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填補了犛牛以無角舍飼化為主體品種的空白,標誌著我國在大動物育種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