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豪取兩塊金牌之後,菲爾普斯個人奧運生涯的金牌數量來到了前無古人的21塊,據BBC統計,這一數字甚至超越了世界上174個國家和地區。
在全世界人民紛紛感嘆菲爾普斯的超人能量時,國外媒體和體育迷卻對他身上的暗紅大圈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哦賣糕的,那是什麼紋身?」
「飛魚在水下被章魚攻擊了嗎?」
「是不是愛的印跡?未婚妻妮可種下的大草莓?」
沒錯!!!在老外眼裡神秘的「紅圈圈」,
正是國內司空見慣的拔火罐留下的!
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似乎又在席捲裡約~
在針灸這個單詞Acupuncture逐漸被西方接受時候,拔罐的單詞Cupping也在悄然席捲著西方理療學界,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運動康復從業者Hughes,來聽他講講中國拔罐的歷史,以及大家最大的疑問——拔罐對運動員真的有用嗎?
事實上拔罐療法早在公元前600-200年就在古代中國被發明了,到今天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所以現在看來有「大保健」色彩的拔罐,其實和針灸同樣古老。關於中醫最早的記載中,作為其中之一的《五十二病方》講拔罐稱作「角法」,因為最早用作拔罐的工具是動物的角。
大約在公元200-300年,隨著以竹子為材料的罐子的發明,中醫師和民眾都會使用拔罐用於臨床治療以及養生以求長壽。也是從那時起,拔罐就成為了一種日常生活就可以使用的療法。
具體而言,拔火罐是以罐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式產生和外界的壓力差,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
在古代,拔罐主要用來治療瘀血、身體緊張與排除毒素,通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而現在拔罐主要用在對疼痛和身體緊張的治療上,尤其是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的骨骼肌肉系統的症狀——這就是我們看到菲爾普斯渾身都是罐子印的原因。
菲爾普斯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這種療法是為了緩解肌肉酸痛。不過,拔罐現在還是臨床實踐應用主導的治療方法,需要治療師的經驗與判斷。
如果從傳統中醫的角度解釋拔罐的效果,衡量的指標都是很抽象的概念,誰也沒法說出「氣」到底是什麼。而如果從西方物理治療的角度來看,雖然系統性的回顧研究顯示,拔罐確實對癌症產生的疼痛,帶狀皰疹和頸椎病都有可以預期的良好效果,但任何的治療都需要以存證醫療(Evidence-based practice)為基本。
目前關於拔罐有效果的臨床證據還很缺乏,大家都沒法解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拔過火罐之後感覺很舒服並且有緩解疼痛的效果。
▼第一次被「拔火罐」的外國小哥
一些研究人員嘗試從緩解運動產生的疲勞的角度解釋拔罐的作用,並以生理學的指標為參考依據,雖然結果是樂觀的,但這些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不夠高,因此,目前拔火罐的效果無法得到科學驗證。但其實遵循一個規律就好:「自己覺得真的好用就是對它最大的證據支持!」
▼美國田徑運動員 Alex Naddour直接買了一套拔罐器具帶到裡約
看到這種來自東方的黑魔法後,一家俄羅斯電視臺語出驚人:「跟隨好萊塢明星,這一方法也被菲爾普斯等運動員採用。然而根據他們的說法,這種理療方式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健康狀況,肌肉能夠更快得到恢復。換言之,這種治療的實際效果,在很多方面和服用米曲肼沒有區別。」
為何俄羅斯電視臺惡語傷人?原來,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網壇美女莎拉波娃因服用禁藥米曲肼被禁賽兩年,再加上奧運會被大批禁賽的俄羅斯軍團,也難怪深感被針對了的俄羅斯媒體至今還是耿耿於懷,看到誰都想要拉下水了。
▼因米曲肼被禁賽的莎拉波娃
【相關閱讀】:莎拉波娃:2年禁賽並非生涯終點,兩大讚助商力挺渡難關
不過,問題還是來了:我們真的可以在運動員身上拔罐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藥物學教授大衛-卡胡恩說:「拔罐能有治療作用?聽起來不太靠譜,就用杯子在皮膚上吸塊肉怎麼可能提高運動員的表現!」
菲爾普斯等運動員,可都是各個國家國寶級的人物,究竟拔罐適不適合對運動員推廣呢?
▼拔火罐中的菲爾普斯
外部證據雖然在臨床實踐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當然還要基於醫生的專業能力和臨床經驗,對於東方醫學來講尤其如此。另外,對於被治療人員來講,醫生的治療沒有風險或進一步的傷害,就足夠成為拔罐被廣泛使用的原因了。
而且,其實為了減輕傷痛和提高表現,運動員往往勇於嘗試新的方法。2009年,一些運動員開始佩戴銅手環,而08年之後,肌內效貼布也曾一度大行其道,跟拔罐一樣,這兩個同樣也沒有足夠的文獻論證其真實有效。
▼肌肉貼:寶寶為什麼要跟銅手環歸為一類……
美國隊醫用拔罐治療上百名美國隊員,不過他也表示,目前沒有明顯的科學證明拔罐的醫療效果,拔罐目前只是一種緩解壓力放鬆肌肉的「輔助療法」。而且拔罐不當導致燙傷的例子太多了,想要體驗的話,大家(美國的好奇寶寶)最好還是去正規醫院拔罐。
紐約一家醫院的急診醫生羅伯特-格拉特說,做拔罐並不會把普通人變成奧運會運動員。(你不說我還以為拔罐真有這麼神奇呢……)目前並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表明拔罐對身體有任何好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拔罐絲毫沒有用處,至少有心理安慰呀!
因此,我的判斷是,只要沒有出現不良反應,拔罐可以在運動員身上使用,對疼痛和身體緊張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搭配有證據支持的治療方式,或許會取得1+1>2的效果。
參考文獻:
① 陳澤林, (2013.02)《天津中醫藥》中國罐療法溯源——《五十二病方》角法研究;
② Huijuan Cao, Xun Li, and Jianping Liu, An Updated Review of the Efficacy of Cupping Therapy,German Malaga;
③ Jong-In Kim, Myeong Soo Lee, Dong-Hyo Lee, Kate Boddy, and Edzard Ernst , Cupping for Treating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④ M. Emerich, M. Braeunig, H.W. Clement, R. Lüdtke, R. ,Mode of action of cupping—Local metabolism and pain thresholds in neck pain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
主筆:Hughes
特別感謝Ethan提供指導
責編:郭了個日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微博:體育產業生態圈,聚合體育產業優質內容與人群的平臺,歡迎關注~
Hughes,sports lover,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專業,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