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報】爭議何祚庥
何祚庥故居,被稱為「晚清第一園」的何園走出不少仁人義士。這個何祚庥先生,有著不一般的較真的精神、積極的態度與新鮮的活力。這一點當然是可愛的。何祚庥大約是中國千餘名院士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了。何祚庥的六伯父何世楨、八伯父何世枚都是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律系博士,被稱為中國法律界海洋學派的奠基人。這對博士兄弟於1924年在上海創辦了持志大學,正是今日舉世聞名的復旦大學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何祚庥的六伯父何世楨曾是國民黨中央委員,年輕時是五四運動的急先鋒,孫中山是他參加國民黨的介紹人。而何祚庥在學生時代就追隨馬克思主義,「曾認為自己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
何祚庥,你沒有資格批中醫
一篇題為「何祚庥支持批評中醫,稱陰陽五行理論是偽科學」的報導,引起筆者矚目。文章說,何祚庥,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前些年他說過這樣一句引起爭議的話:「中國傳統文化有90%是糟粕,看看中醫就知道了。」
-
院士何祚庥:中醫陰陽五行是偽科學
見到記者,何祚庥劈頭就問:「你準備發多少字,我就給你談多少問題。」 「我的母親對中醫十分反感」 10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天色陰沉灰暗,何祚庥穿了一件明黃色的防風衫來到辦公室,加上他滿頭銀髮,很是醒目。 他的語言也和服裝一樣風格鮮明:「我說話很尖銳,我喜歡討論尖銳的問題,不怕得罪人。」
-
何祚庥—新聞—科學網
何祚庥,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何祚庥:氫彈理論開拓者 層子模型賦新篇(一)
俞養和老師的物理課講得非常精彩,他引導何祚庥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何祚庥後來走上了從事物理學研究的道路,與此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學習之外,何祚庥還從老師們那裡接受了抗日救國思想。何祚庥是幹事,坐木方凳。兩人共用一張辦公桌,面對面辦公。
-
何祚庥炮轟中醫害死陳曉旭 中醫存廢討論再升級
何祚庥還聲稱:「中醫90%是糟粕,10%是精華!」 何祚庥如此炮轟中醫,馬上引發各種爭論與質疑,也讓一度火爆的中醫存廢討論再次升級。 捍衛中醫者將何祚庥比作掄起板斧亂砍一氣的李逵,批評他的此番言論有失公允與嚴謹,是「無知表現」、「離科學精神越走越遠」。《新民周刊》記者就此事採訪了何祚庥。
-
何祚庥:在科技界 50歲的院士都屬於年輕人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專訪魏復盛、何祚庥、吳有生三位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的院士。 何祚庥 53歲時(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復盛 59歲時(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有生 52歲時(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對於院士的心態是把院士說得太高太懸,一個人當選院士,單位不管是經費還是實驗室或者招生都更容易,結果導致單位或者當地把更多人當選院士作為一個集體奮鬥的目標
-
「中國特異功能第一人」病故:曾被稱「神人」,遭何祚庥打假
▲張寶勝(資料圖)那個時候全國上下推崇氣功,自1978年四川「神童」唐雨「耳朵識字」的故事傳開後,具有各種特異功能的神秘人物就開始在全國各地嶄露頭角。大家寄希望於氣功來發現人體的潛能,當時甚至還有「氣功科學研究匯報會」,氣功熱可見一斑。
-
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出路在哪--訪全國政協委員何祚庥
就此,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何祚庥。 記者:去年中國科協公布的最新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有基本科學素養,不及美國10年前的六分之一。調查還發現中國人很少去科普場所等等。中國人真是這麼「不熱愛科學」嗎? 何祚庥:首先得明白什麼是「科學素養」。粗略地說,就是「人們對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它們的影響了解有多少,有多深」。
-
駁斥何祚庥:中醫害死陳曉旭這一言論很無德
衛生部副部長駁斥何祚庥:中醫害死陳曉旭?這一言論很無德! 本報訊據《北京晨報》報導:針對「陳曉旭被中醫害死」之說,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昨天首次進行了嚴厲批駁,「這是借人們喜愛的影視演員攻擊中醫藥的言論,很不嚴肅、很不道德、很不科學!」
-
楊振寧、何祚庥回應:李政道楊振寧獲諾獎的相關情況
以下文章來源於國科大科技史與科學文化 ,作者楊振寧 何祚庥本號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公眾號,發布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古代科技史、西方科技史、科技考古、科學文化等方向的最新研究和學界動態作者 | 楊振寧 何祚庥
-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王貽芳等人對撞機方案是個釣魚工程
原標題:何祚庥:我的一點補充意見 | 大對撞13- 編者按 -關於中國是否建巨型對撞機,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曾在2017年1月曾提出幾點意見, 其中回顧了美國國會在1993年拋棄計劃能量為20TeV的超導超級對撞機(SSC)的一個理由: 沒有太大的科學價值
-
何祚庥院士:抓緊發展第三代光伏發電技術
何祚庥:第一代、第二代光伏發電技術都是用半導體技術。第一代指的是晶體矽光伏發電,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現在用得非常普遍,我們國家在這個市場佔有很大份額。第二代指的是品種繁多的薄膜電池,優點是材料用量少,最大的缺點是光電轉化率只有晶體矽的一半。
-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惠州兩大「重器」對全國科技創新意義重大
點擊圖片查看系列報導近日,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認為,中科院與惠州市在惠東縣建設強流重離子加速器何祚庥表示,從投入資金來看,惠州兩大科學裝置項目是東莞散裂中子源項目的近3倍。從科研價值、示範效應來看,惠州兩大科學裝置進一步彌補了東莞散裂中子源在產業應用性方面的不足,形成珠江口東岸前沿物理研究與生產配套應用協同並進、先進能源技術和材料探測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格局。
-
何祚庥:抓緊發展第三代光伏發電技術
何祚庥:第一代、第二代光伏發電技術都是用半導體技術。第一代指的是晶體矽光伏發電,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現在用得非常普遍,我們國家在這個市場佔有很大份額。第二代指的是品種繁多的薄膜電池,優點是材料用量少,最大的缺點是光電轉化率只有晶體矽的一半。
-
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我國首創新型太陽爐生產多晶矽技術
在現場考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說,利用新型太陽爐生產多晶矽新技術是世界首創。 甘肅電投日新應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出資控股、中科院陳應天教授以技術和自有資金參股合作成立的高科技新能源公司,公司以陳應天教授最新研發的新型太陽爐生成多晶矽材料領先技術等10多項發明專利為依託,致力於開發生產更低廉、更潔淨、更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和高科技服務。
-
大對撞14:高能所高傑反駁何祚庥
- 編者按 -自12月以來,關於中國是否建巨型對撞機,又有至少三方參與到討論,其中包括 曾深度參與SSC計劃的美國斯坦福教授趙午,CEPC項目的參與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員研究員 阮曼奇和徐慶金,以及曾參與過重大科學項目決策的 中 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何祚庥。
-
楊振寧、何祚庥回應:李政道楊振寧獲諾獎的相關情況
最近收到楊振寧先生來信,對文中個別表述及標題提出意見,並提供了當年中國物理學家的祝賀電文(及他的回覆),以及何祚庥先生的一封表達相關意見的信文。徵得楊、何兩位先生同意,《科學文化評論》將上述材料公布於眾,以期讀者對當年國內對楊、李獲獎的態度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
-
何祚庥等多位院士集體發聲:「水變油」是偽科學
發酵十餘年後,1995年5月12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國科學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質疑「水變油」的真實性。不久後,1995年8月4日,《中國科學報》刊發何祚庥、趙忠賢、鄒承魯、吳文俊等41位科技界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呼籲《調查「水變油」的投資對經濟建設的破壞》。
-
何小剛:評何祚庥院士對中國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意見
來源: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撰文 | 何小剛(上海交通大學,臺灣大學特聘教授)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31日● ● ●《知識分子》2017年1月25日刊登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何祚庥院士對中國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意見。此長文分六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