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骨檢測揭示廣島核彈對日本受害者的輻射量:高的驚人

2021-02-13 企鵝科學

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廣島原子彈的受害者遺骨進行輻射劑量檢測,發現這一數值高的驚人,這一成果發表於2018年2月的學術期刊《PLOS ONE》。

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

編譯 | 科學三葉蟲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核爆炸直接奪去了45000人的生命。而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了一個下頜骨來確定這場災難中的受害者吸入了多少輻射,這塊額骨來自於距離爆炸中心約0.9英裡(約合1.45公裡)的一名受害者。

據測算,這塊下頜骨吸收到的輻射劑量為9.46戈瑞(輻射劑量單位gray,縮寫為Gy,這一數值描述了每千克物質吸收到了多少焦耳的輻射能量)。

「如果全身暴露於大約一半的輻射劑量中,也就是5戈瑞左右,就足以致命」,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奧斯瓦爾多·巴法(Oswaldo Baffa)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道。先前已經有研究測量了核彈災難性影響的其他方面,比如輻射對於人體DNA的影響等。

但這是第一例使用受害者骨骼作為輻射劑量測試物的研究,研究中利用了一種被稱為「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縮寫ESR)」的精確測試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未來廣泛用於各種核事件造成的輻射劑量,研究人員說道。

用於本次測試的下頜骨

「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發生恐怖襲擊的潛在危險,人們對這種測試開始逐漸感興趣」,巴法說道,「這種技術可以幫助人們確定其是否暴露於放射性汙染之中,是否需要治療。」

經歷了數十年研發的測試技術

這種測試方法經歷了幾十年的研發。早在20世紀70年代,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巴西的物理學家塞爾吉奧·馬什卡雷尼亞什(Sérgio Mascarenhas)就發現,在X射線或伽馬射線的照射下,人類的骨骼會變得有輕微的磁性。

這被稱為順磁性,原因是骨骼中含有一種名為「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的礦物質。當其受到輻射時,它會分解出二氧化碳並斷裂出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帶有磁矩,磁性便來自於它們,因而可以用它們作為檢測輻射劑量的標記物。

但在研發之初,由於缺乏先進的計算工具,難以將核彈輻射產生的磁矩與其他背景信號產生的磁矩分開,所以這項技術難以實用。後來,在廣島大學進行研究時,馬什卡雷尼亞什被允許保留了那塊下頜骨,並帶離日本。

基於新技術的測試方法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研究人員終於可以將核輻射信號與背景信號分離開了。

本來,背景信號的頻譜很寬,可以由不同的東西產生,所以缺少特定的特徵,難以通過分析手段將其區分出來。巴法說,這次測試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添加劑量法(additive dose method)」的手段:取一小塊骨骼樣本,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輻射,觀測其劑量信號(磁矩)的上升模式。進而利用這個上升模式與這塊下頜骨的其他部分的檢測結果對比,就可以分析出這塊骨骼當年受到的輻射劑量——這一些都得益於計算工具變得更加先進了。

研究人員說,利用這項技術測得的人骨所受輻射劑量,與在爆炸周圍的不同材料中發現的劑量值接近——這些材料包括牆磚和瓦片。

核爆炸後的廣島

「我們的這項最新技術的測量結果比原先的測量結果準確可靠的多,但我們正在評估一種比其更敏感1000倍的新方法」,馬什卡雷尼亞什說,「幾個月後我們就有消息了。」

文章來源:科學三葉蟲(KeXueSanYeChong)


相關焦點

  • 還記得廣島原子彈爆炸?物理學家已計算出骨骼中吸收了多少輻射量
    前言想必大家對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並不陌生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但是,它對一切生物的傷害是巨大的,原子彈爆炸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極強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
  • 同樣遭遇核輻射,為何廣島長崎住滿了人,車諾比卻只剩動物?
    1945年,第一顆核彈成功試爆,再後來,隨著廣島長崎兩聲巨響,人類以為掌握了世界上最具威力的武器可是更早以前遭受核爆的廣島長崎,卻呈現另一番繁華景象,這就難免不讓人感到疑惑:同樣遭遇核輻射,為何廣島長崎住滿了人,車諾比卻只剩動物?
  • 日媒稱3成廣島中小學生不知日本是首個核爆國
    27日,他將成為第一位訪問日本廣島的在任美國總統。70年前,美國成為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使用原子彈的國家。儘管歐巴馬不會為美國當年在廣島投放核彈的行為道歉,但他的到訪將帶有濃厚的象徵意味,此行甚至可能創造政治空間。廣島之行將展現處於最佳狀態的歐巴馬。正如古巴、越南、伊朗人民可以證明的那樣,從沒有哪位美國總統冒這麼大風險去化解過去的積怨。
  • 戰後日本核爆受害者淪為「活標本」
    1945年8月6日,美軍投放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轟然炸響,3天後,長崎也在核爆中化為廢墟。這兩座城市中數以萬計的居民,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批核武器受害者。戰爭結束後,美國研究人員隨佔領軍進駐日本,成立了調查核武器破壞效應的專門委員會,分析原子彈爆炸後究竟會對人體產生何種危害,但相關資料一直未曾公開。
  • 廣島核爆全程回顧:「小男孩」落下後,廣島這75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前言核彈爆破產生的核輻射與核汙染最長時間能達幾億年,所以很多人肯定非常好奇:為何曾遭遇核彈襲擊的日本廣島在短短四年內就住上了人,還迅速發展成了繁華都市?難道他們能夠抵禦核輻射?還是這些人壓根不怕核汙染?
  • 原子彈轟炸72年後:日本廣島、長崎還有核輻射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枚核彈。這引發大眾的深思,長崎和廣島還存在核輻射嗎?答案是「NO」,長崎和廣島目前放射性基本屬於正常水平。詳細的答案需要相關的解釋,在下面會一一為大家解釋。
  • 小行星威力如廣島核彈爆炸,所有人毫髮無損
    車里雅賓斯克州小行星爆炸的瞬間後來根據現場情況以及影像資料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7米,速度約19公裡/秒,爆炸高度約20公裡上空,爆炸產生的當量約50萬TNT,是廣島核彈爆炸威力的25倍左右,也正因為如此大的威力,即使在20公裡的上空爆炸,也給地面造成很大的傷害。
  • 核彈輻射影響上百年,廣島和長崎如今為何能住人?原因揭曉
    世界上最早的核武器是美國在1945年研發成功的原子彈,美國將兩枚原子彈分別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這兩枚原子彈幾乎將廣島和長崎完全摧毀,有30萬人死於核爆炸,日本天皇和政府被嚇破膽,徹底放棄「一億玉碎」的計劃,迅速宣布無條件投降。
  • 【廣島核爆70年】發個核彈紀念紀念(慎入!!)
  • 原子彈爆炸半衰期動不動幾萬年,廣島和長崎為何現在就能住人?
    日本是一個奉行軍國主義的國家,在二戰進入收尾階段時,日本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都十分不好,沒有精力再拉長戰線作戰,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日本的戰鬥熱情,日本的舉動使得美國尤為生氣,美國便打算讓日本吃點苦頭,於是美軍做好 了登陸日本島的準備,向日本發起了進攻,極大的打壓了日本的囂張氣焰。
  • 核彈爆炸點居住著160萬人?為什麼日本人不怕輻射致癌?
    日本廣島和長崎都被核彈轟炸過,為何現在卻居住著160多萬人?是因為日本四面臨海,作為一個島國,國土面積比較小,土地資源有限導致的嗎?大家都知道,原子彈爆炸半衰期動不動就達幾萬年,而如今廣島和長崎被轟炸過後也才75年而已。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人類首次使用核武器,當時美國空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胖子和小男孩。
  • 七國外長到訪日本廣島 克裡拒為原子彈道歉
    七國外長到訪日本廣島 克裡拒為原子彈道歉 原標題:   【環球軍事報導】在日本廣島召開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11日閉幕。日本政府和媒體當天大肆報導G7外長,特別是美國國務卿克裡等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並向「原子彈爆炸慰靈碑」獻花的經過。曾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美國,以及英法等有核國家現任外長訪問廣島核爆紀念地是第一次,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興奮地歡呼稱「這將成為歷史性的一天」。日本顯然是利用這次G7會議打起了如意算盤:塑造其核受害者形象,妄圖洗白其二戰侵略者罪行。
  • 5000萬噸核彈海底爆炸多可怕?威力超廣島原子彈3846倍,巨浪翻天
    人們又稱氫彈和原子彈為核彈。眾所周知,核彈在陸地上爆炸會產生巨大的蘑菇雲,爆炸範圍內的東西基本被摧毀,距離爆炸中心越近,有的甚至瞬間被氣化,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核輻射。大家都應該了解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到兩枚原子彈襲擊的國家,那是日本自找的。有人疑問,核彈在陸地上引爆性能這麼強悍,那麼在水下呢?水的密度遠大於空氣,核彈在水下爆炸效果,應該與水雷爆炸類似,只是威力會大很多。
  • 當初美國用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現在怎麼樣了?日本報導失實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許多年來,日本都一直跟核輻射有著緊密的聯繫,一方面是因其不斷爆出核電站洩露的事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二戰時期,美國向日本投射的原子彈
  • 75年過去了,廣島投放的「小男孩」,還有核輻射嗎?
    一定要說到當時美國像日本投放的兩枚核彈了吧。在當時核彈作為我們人類所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才可以完全的保證自己的和平發展。原子彈引爆之後會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剛剛投放的時候產生的高溫以及衝擊波相比較於輻射的話都算小事了!那麼75年過去了,廣島投放的「小男孩」,還有核輻射嗎?
  • 廣島長崎遭核爆場面,數萬人瞬間蒸發,走出陰影的日本女人和美軍
    廣島原子彈爆炸觀測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促進了日本投降的進程。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屍堆如山。這是離核爆中心點稍遠一點的情景,原子彈爆炸中心區域,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瞬間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
  • 同時引爆世界上所有核彈,會造成地球會毀滅嗎?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廣島原子彈的核爆威力相當於13000噸TNT炸藥,核彈有效破壞範圍達到了12.5平方公裡,爆炸當天死者約為8.8萬人,衝擊波形成的強風摧毀了所有的建築物,人和物在爆炸中心極的影響下,像原子的分離一樣解體。人類因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意識到核武器驚天地泣鬼神的殺傷力。從而開啟了「核平」時代。
  • 原子彈爆炸上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現在人滿為患?
    人類目前只有一次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的經驗,這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下的原子彈。當時科學家估計,這兩座城市恐怕上百年都無法住人,但事實卻讓人萬沒想到。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就啟動了對這兩座城市的重建,現在廣島長崎生活的人口總量已經超過了160萬,而且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城市,這大大超出了科學家們的預想。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這部製作於2005年的紀錄片《廣島》,從投放原子彈的美軍和廣島的日本人兩個方面,還原當年那場「人間浩劫」……1945年7月1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美軍對耗時3年研發的原子彈進行了第一次爆炸測試,當時,原子彈的製造耗資20億美金。(相當於2018年的230億美金,和日本首富孫正義的身價相當。)
  • 兩地都經歷過核汙染,為何廣島能住人,車諾比卻無人敢去?
    核彈在爆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核汙染物,這些東西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如果嚴重點的話,被核汙染的地方常常幾百年之內不適應人類居住。世界上經歷過核汙染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日本的廣島、長崎,以及前蘇聯的車諾比。二戰後期,日軍死活不投降,美軍往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同時廣島和長崎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二被核彈轟炸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