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皇位的繼承原則常常按照父子關係且長幼秩序,但是趙光義的皇位卻是從哥哥手中繼承而來,令人疑惑的是趙匡胤在去世之前已經立下了太子,所以按照父死子繼的原則,應該由太子繼承皇位。結果卻是趙光義當上了皇帝。這個結果雖然有些令人意外,但是正史卻給出了原因,正史當中記載太子昏庸無能,而趙光義卻奮發有為,所以趙光義更適合當中皇帝。顯然正史是按照賢德原則來解釋趙光義為何當上皇帝的。
宋太宗
不過正史難道就真的值得完全相信嗎?要知道,正史都是由史官紀錄,史官又直接聽命於皇帝,坐上了皇位的趙光義自然成為他那個時代的主人,史官也必須服從和服務趙光義,在記錄史實的時候難面出現主觀偏向,所以史官的記載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差。
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趙光義有沒有奪權呢?如果趙光義真的奪權,那麼歷史當中有些證據能夠證明他的皇位來路不明呢?趙匡胤有四個親兒子,怎麼都不會輪到趙光義當皇帝,那麼趙光義為何能夠當上皇帝呢?
宋代官員
一、做皇帝之前,趙光義的古怪行為
趙光義當了皇帝之後,可以肯定的是他對皇位是存有覬覦之心的,這樣就說明了至少兩點結論:一是趙光義在未當上皇帝之時,就已經為做皇帝開展工作了,否則他不可能在趙匡胤去世之後不久就做上了皇位。二是弟弟繼承哥哥,那麼趙光義一定會成為所有人研究的對象,研究的重點就是趙光義奪位是否正確,並且他是否與趙匡胤的去世有關。那麼趙光義到底需不需要對趙匡胤的去世負責呢?其實這是一件千古謎案,至今為止也沒能搞清楚。不過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一絲蛛絲馬跡當中得出一種可能,這種可能就是趙光義與趙匡胤的去世有關。
《涑水記聞》
很多史實證明趙光義與趙匡胤之死脫不清關係。在事發當晚,也就是趙匡胤去世的那一晚,趙光義有可能留在宮中,之所以不確定趙光義是否留在宮中,主要是因為史書對此記載不一,有的稱趙光義沒有留宿。
《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雲太宗留宿禁內,此亦謬誤。
但是有的文獻記載卻稱趙光義留宿宮中。例如在《續湘山野錄》當中就記載了趙光義留宿宮中。除此之外,《涑水記聞》稱趙光義在宮中喝完酒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史書關於趙光義是否在宮中留宿都存有異議,並且這些史書的作者都是大家。但不論怎樣記錄,都可能證明一點,趙光義是存有嫌疑的,這種嫌棄就使得人們對他跟趙匡胤的死產生了聯繫。
宋朝宮殿
趙光義在得知哥哥死訊之後,表現出的種種行為也是值得懷疑的,他在聽到消息之後,並沒有急忙到宮中,反而是傳訊者一再的催促,趙光義這才到了宮中。趙光義的這份猶豫不安是來自於聽到消息的震驚,還是心虛呢?這給後人留下了疑問。到了宮中之後,趙光義的行為發生了變化,他變得極為冷靜。從猶豫不決到極為冷靜,這個心態轉變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其中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趙光義在知道了哥哥去世的消息之後,顯得不安心虛,回到宮中,看到所有事情已經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之後,他立刻感到運籌帷幄,變得冷靜起來。這種可能性也是人們對趙光義產生懷疑的原因之一。
二、做皇帝之後,趙光義的嫌棄變大
趙光義在做了皇帝之後的所作所為,也是人們懷疑他與趙匡胤之死有關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為了尊重前任去世皇帝,現任皇帝在更改年號時,為了表示對上一個皇帝的尊重和哀悼,就必須等待來年更改年號,但是趙光義卻在離過年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更改了年號。更改年號不愈年的現象在歷史上發生了的不多,僅有兩次,其中一次就是趙光義的。更改年號不愈年的行為是對上一代皇帝的不尊敬,或者新皇帝想要削弱老皇帝的勢力。
宋朝官員議事圖
雖然急忙更改年號的行為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是趙光義堅持更改,這至少說明兩點,一是趙光義想要顯示自己皇帝的權威性;二是趙光義想要擺脫哥哥的影子。這兩種都有可能,如果第一種成立,那麼趙光義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前朝唐肅宗就是一個例子可以進行借鑑。。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麼趙光義可能對哥哥有不可告人的意圖。
另外一件事就是趙光義賞賜了兩個不同尋常的人,這兩個人都是背叛了前任皇帝家屬的人,其中一個王繼恩被宋皇后安排傳太子繼位之時,王繼恩卻沒傳信給太子,反而跑到了趙光義家中,這才使得趙光義早一步得到消息,從而早一步入宮繼位。在當了皇帝之後,趙光義特別提拔了這個人。
按理說王繼恩背叛了宋皇后,應該被判刑,但是趙光義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重視他,從中只能得出兩點,一是趙光義早已和王繼恩勾結,二是趙光義不在意有沒有人背叛了宋皇后,只看重這個人是否對自己有用,也就是王繼恩帶來的消息對自己是否有價值。從結果來看,趙光義對趙匡胤之死的消息是非常看重的。
從趙光義在得知哥哥死訊以及他當了皇帝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很難不將他跟趙匡胤之死聯繫起來,同時這也傳言也一定會傳到趙光義耳中,所以他在當了皇帝之後,就特別重視給自己的皇位正名,想要向世人正名自己的皇位來源是合理合法的。
王繼恩劇照
結語
趙光義對皇位一直存有覬覦之心的,這從他的繼位當中就可以看出,另外他在當了皇帝之後,對趙匡胤一家一系列不尊重的表現,明顯的將趙匡胤一家作為自己想要擺脫的對象。趙光義的這一系列不按照常規的主觀操作,讓後人不得不猜疑他是否與趙匡胤之死有關,將他自己放在了外界議論的風口浪尖之上。另外,趙匡胤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趙光義,以此來看,給趙光義篡位增添了更多的嫌疑。
趙光義陵墓
弟弟做皇帝,在歷史上還是少見的,在做皇帝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例如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網,在做皇帝之後需要對自己的皇位進行正名,並且對幫助自己登上的皇位的人進行賞賜,這都是兄弟繼承皇位的一套基本操作。趙光義也不例外,在做皇帝之前,他在北宋全國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就連皇帝的親信見到趙光義都畢恭畢敬不敢僭越。在做皇帝之後,他倉促更改年號,賞賜背叛宋皇后的王繼恩,這一系列行為,已然將趙光義的野心昭然若揭,同時也讓外界猜疑他是否跟趙匡胤之死有關。
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外界難以看清,不過從歷史上的蛛絲馬跡當中,我們或許可能分析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而為研究趙光義做出多種形象的描繪。歷史的神秘之處也正在於此,給外界充分的分析空間和想像空間,但是真相怎樣,卻很難理清。
參考文獻:
《涑水紀聞》
《宋史》
《續資治通鑑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