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不胖的方法,科學家們還真的找到了

2021-02-13 果殼

高熱量的食物,怎麼吃都吃不胖?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卻在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手下成為了現實。

在一項研究中,他們給一群特殊的小鼠餵了8周高脂食物。實驗結束時,這些小鼠的體重竟然沒有增加!相比之下,對照組的小鼠體重翻了個番。

這種吃不胖的能力可不是什麼魔法,它的背後有嚴謹的科學依據,而其離不開人類對生物學機理的深度理解。我們知道,吃下去的脂肪會在腸道裡形成乳糜微粒,並被小腸中的乳糜管吸收,通過淋巴系統進入到身體各處。研究人員指出,這正是脂肪堆積的第一步。與其先吃胖後減肥,咱們為啥不能從根源就避免脂肪的吸收呢?


本研究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並得到了同期專題報導 |《科學》

順著這一思路,研究人員們在過去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們發現一類叫做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A)的蛋白質,可能參與到了脂肪的吸收。

這會不會和VEGF-A信號通路有關呢?為了測試這個想法,科學家們在小鼠體內敲除了兩個VEGF-A的受體基因FLT1與NRP1。隨後,本文開頭提到的神奇現象就發生了。缺少這兩條基因的小鼠,怎麼吃都吃不胖!


缺少特定基因的小鼠(右),怎麼吃都吃不胖 | 《科學》

而對小鼠用於吸收脂肪的乳糜管做了進一步研究之後,科學家們又觀察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在通常的情況下,小鼠乳糜管內皮細胞之間的連接比較鬆散,裝有脂肪的乳糜微粒能被輕鬆吸收;而當小鼠缺乏FLT1與NRP1蛋白後,乳糜管內皮細胞就開始緊緊相連,好似是打造起了銅牆鐵壁,帶有脂肪的乳糜微粒難以進入分毫。

這群科學家們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方。一般情況下,乳糜管裡的細胞就好像是通過「扣子」連起來的。扣子雖然能把細胞和細胞手拉手連到一起,但扣子與扣子之間的空隙,卻給了脂肪可乘之機。

簡單的一個操作,「扣子」變「拉鏈」 |《科學》

相反,在缺少這兩個受體的時候,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從「扣子」變成了「拉鏈」。原本在扣子之間的空隙,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脂肪想進入身體,也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後續的研究揭示了背後的潛在機理。原來在缺少FLT1與NRP1這兩個受體的情況下,找不到結合對象的VEGF-A蛋白會「另尋新歡」,結合到VEGFR2受體上,開啟另一條信號通路。而這條通路會促進「拉鏈」的形成。這項有趣的發現近日發表在了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


吃不胖的時代,也許就在不遠處 | Pixabay

「我們發現FLT1與NRP1是VEGF-A信號通路的『誘餌因子』(decoy factor)。一旦我們去除這兩個因子,VEGF-A信號通路就會過度激活。」本研究的第一作者Feng Zhang博士說道。

這個發現能用來幫助我們減肥嗎?有可能。研究人員們發現,一類叫做ROCK抑制劑的藥物能促進「拉鏈」結構的形成,阻止脂肪進入體內。而此類藥物早已獲批上市,用於青光眼等疾病的治療。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很快地對其進行測試,檢驗其在減肥上的安全性與效果。倘若取得成功,我們有望迎來一個「吃不胖」的時代。

參考資料

[1] F Zhang et al., (2018) Lacteal junction zippering protects against diet-induced obesity,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p9331

[2] D McDonald, (2018) Tighter lymphatic junctions prevent obesity,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u5583

[3] A way to block fat from entering tissues, Retrieved August 17, 2018,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8/aaft-awt080618.php

[4] Lab 『failure』 leads to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obesity, Retrieved August 17, 2018, from https://news.yale.edu/2018/08/09/lab-failure-leads-potential-treatment-obesity

[5] Could a glaucoma drug also fight obesity? Retrieved August 17, 2018, from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research/zipping-fat-s-entry-into-body-tissues-to-fight-obesity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學術經緯

(ID:Global_Academia)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還不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吃不胖的原因,滿足你隨便吃,還不長胖的願望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巨能吃,但卻怎麼吃都吃不胖,經常聽到他們抱怨,我吃了這麼多,怎麼還是不長胖,
  • 一天吃一頓飯,女子減肥不成又胖7斤
    通訊員 莫禹凡 王娟 朱諾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戚在兵  [減肥案例]  女子一天吃一頓,結果反胖了7斤  市民王女士今年32歲,是愛美的女士。自從生過孩子後,身材也一天天走樣。原來100斤出頭,現在直奔120。一位好姐妹提醒她,「冬天不減肥,夏季徒傷悲」,要她乘著夏天趕快減肥。
  • 科學家們找到了第二地球?
    我們相信,在這個遙遠的星系內,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固體行星,甚至還可能存在可以衍生生命的第二地球。」目前的探測技術還無法幫助科學家們直接通過望遠鏡發現第二地球的痕跡,科學家們只能根據發現的類木星巨大行星等來推測第二地球可能存在的證據。據報導,NASA決定於2007年啟動「克卜勒計劃」,向太空中發射一枚專門尋找第二地球的太空望遠鏡。
  • 當迪士尼公主們過年吃胖之後,不忍直視,網友:不減肥沒法看
    現在也是剛剛過去了農曆新年,不知道你有沒有在過年的這段時間裡吃胖呀。迪士尼公主們這就一不小心吃胖了,真是有點不忍直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還記得白雪公主吃下去的那個毒蘋果嗎?我們可以看到,吃胖後的白雪公主,依舊是喜歡吃蘋果,已經這麼胖的她,手裡還拿著一個蘋果準備享用。
  • 闢謠│晚上吃東西真的會長胖嗎?不一定!進食時機沒你想的重要
    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減肥技巧,你可能會看到有人說不應該在晚上吃東西。或者具體一點,不要在晚上8點後進食。這些人認為,我們晚上的代謝會降低,此時攝入的能量會更容易儲存為脂肪,而不是被燃燒作為能量。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對不對?實際上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晚上代謝真的會降低嗎?晚上吃東西比白天吃更容易讓人胖嗎?白天吃更多熱量比晚上吃更多熱量更容易減肥嗎?
  • 較真丨狂吃不胖、抗衰老?吃播主播們的神藥都靠譜嗎?
    查證者:謝望時丨藥理學碩士 吃播剛興起時,大多數人看吃播是為了從他人的直播中了解美食,邊看邊釋放壓力。後來,有一些博主吃東西的口味越來越奇特,吃的份量也越來越大。關鍵是他們還有一個特點:一次直播能吃特別多的食物,並且還能保持不胖,讓人羨慕不已。
  • 只有袁隆平爺爺可以說我胖 因為我真的吃他家大米了
    只有袁隆平爺爺可以說我胖 因為我真的吃他家大米了時間:2019-09-29 19:55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88歲,他仍下田搞科研,說只有下田最快樂;90歲前,他希望雜交水稻大面積示範畝產達1200公斤;他用畢生精力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民豐收。
  • 吃肯德基,還吃牛排,曾經營養不良的狗胖到卡在門裡
    狗子由於太胖竟卡到了門裡從一隻營養不良的小狗變成胖到卡到門裡,Drax都經歷了什麼?兩年前,Drax的主人Charmaine Hulley發現了這個可憐的小傢伙在大街上流浪,看起來營養不良,於是就收留了它。
  • 李菲兒胖了10斤才50KG?網友:不敢想像我胖10斤什麼樣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很多人開始關注身材體重這一個標準,甚至不知道怎麼就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娛樂圈中的女明星,大部分平均體重在80斤90斤左右。一直以來並沒有嚴格要求女明星的體重在多少,可是看著別人都比較瘦,其他的女明星也是暗戳戳的比較。有些時候,微胖的女明星還會被拿來跟那些身材纖瘦的女明星做對比。
  •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人類可以創造武器,修建了安全又美觀的房屋,並且會做各種各樣的美食,許多動物見到人類就會轉身逃跑,又因為濫殺濫捕,不少動物已經滅絕。
  • 要分解最常見的一種塑料,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更好的新方法
    然而,人類對這種最常見的塑料的回收處理一直相當糟糕——要麼被填埋進垃圾場,要麼被扔進海洋,要麼在排放有毒化學品的廢物焚化爐中被燒掉,這些方法都很難緩解日益嚴重的塑料危機。不過最近《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示,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分解這種塑料
  • 男人婚後容易迅速"胖起來"原來是真的!還有科學解釋
    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在婚後前4年,夫妻的體重增速為婚前獨居時的兩!倍!且這一效應不受年齡、健康狀況、精神狀態、體育鍛鍊頻率和生育狀況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怎樣,就是會胖啊!至於會胖的原因嘛很簡單科學家說了↓↓
  • 減肥時能吃巧克力嗎?吃什麼巧克力不會胖?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說到減肥,真是比較讓人頭痛的話題,因為吃胖容易,減肥就沒那麼容易,而且大部分人一旦胖起來之後就很難瘦下去,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連自己體重都控制不好,你還能控制什麼呢」,這句話本沒什麼問題,但是小編想說的是,減肥的確困難,但減肥也存在很多小技巧的,比如什麼在減肥時期,什麼東西該吃,什麼東西不該吃
  • 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克力吃不胖?越難吃越胖!
    拿黑巧克力舉例科學家們證實出了它的優點,不假!但民間廣為流傳的黑巧克力能減肥就真的是無稽之談了!,不改變飲食習慣,你想光吃黑巧克力減肥?原因1:實驗樣本真的太少了,竟然只有15個人參加實驗。在統計學裡,樣本越少,越容易得到不靠譜的結論。
  • 費曼胖成王詩齡的原因,總算是找到了!
    當時還感慨來著,一個老父親,怎麼生出一個如此水鈴鐺的男孩紙。再小一點的時候,還有嬰兒肥,臉上肉嘟嘟,可愛炸了。顏值轉折在今年,費曼突然就……發福了。五官還是很清秀很萌,但小孩子的生長速度太太太快了,轉眼,感覺費曼就從S碼長到了XLL碼。
  • Neuron:科學家們找到神經元損傷修復新方法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10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成功在小鼠體內找到能夠使得神經纖維自我修復的方法:他們找到一類在神經連接遭到損傷之後阻止纖維重新生長的基因。這一基因叫做"Cacna2d2",是一類分子開關。
  • 減不下來肥?他捨身吃胖60多斤,就為了和你一起拼!
    整天除了吃,就是吃,通過吃東西來發洩自己內心無法排解的苦悶。這樣毫無控制的飲食很快讓他的體重飆升,某一天,他看著自己跟之前胖若兩人的樣子,決定改變自己。「雖然生意沒了,但現在我還可以控制我的體重。」暗自下定決心之後,他就開始了自己循序漸進的減肥之路。先是慢慢散步,讓身體適應運動的強度和頻率,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跑步。
  • 科學家們找到的10個解決海洋汙染問題的方式
    然而,科學家們仍在不斷地提出如何拯救環境的想法。從可降解的產品到塑料消費機器,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來自科學家的發明。所以這次,擼哥就將帶來:科學家們找到的10個解決海洋汙染問題的方式。1、吃塑料的真菌大自然總是能夠創造很多讓人感到驚訝的事情。而作為在大自然生存著的生物,也都需要不斷的去努力適應。而這一次,科學家們發現了大自然回收塑料本身的一種方式。
  • 這個致癌基因成了那些吃不胖的瘦子的「變瘦基因」
    胖子或者瘦子也不是隨隨便便叫的,分辨這兩類人群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的方法,即通過BMI指數。BMI是身體質量指數的縮寫(Body Mass Index),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標準,其計算公式為:BMI一般在18~24之間算正常,也就是瘦子群體。當BMI≥25屬於超重,BMI≥30則屬於肥胖。
  • 科學家找到讓植物像螢火蟲般發光的方法 《阿凡達》場景或成真
    據CNN4月27日消息,周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種植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散發並保持著一種神秘的綠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