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大家都來認識「熵」字 - 東方網-新聞中心

2020-12-06 東方網

傻樂觀的人類,自從發現了「物質不滅定律」之後就越發傻樂觀。反正萬物即使一時毀滅也會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不會消失。好像有這一條擔保,人類就有理由萬事看得開,應以笑嘻嘻對待。其實,真正想認真思考一些問題的人遠沒有這樣樂觀,從某種角度來看,有些東西的「轉化」完全可以演化為消滅,不能再做為一種存在而延續。

我這裡說的「熵」,不必去查物理學名詞的定義,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指一種東西無論轉化為別的什麼,而它本身卻是消失了,永遠不存在了。就像一個人死了,轉化為屍體,或是燒成了灰,變成氣體,雖然物質總量依舊,但做為那個人的本身,卻只能稱之為消失,永遠不能恢復為原樣。你能說死去的東西和活人只因為重量相同就是一樣的麼?或是一棵樹被刨掉了,製作成了木器或做了燃料,我們又可以說物質不滅,但在實際上世界卻永遠失去了那棵樹本身,不能再生。你能說有生命的那棵樹和失去生命的木器、炭灰一樣麼?由活物變成死物,總是失去了某種東西。失去,就是「熵」。

人類世界雖然創造、積累了很多東西,但每時每刻、每日每年弄出的「熵」也實在可觀。地球上由活著的動物埋在地下變成了石油,用了兩億年。但人類將石油做為工業燃料,僅僅200年就日趨瀕於用盡。物質不滅固然有理,但將那些石油耗盡,轉化為對世界有汙染性的氣體,終歸是可憂的事。這樣的「熵」,我覺得有些時候是與「殤」同義的。

幾十年前、幾百年前,地球上的原始森林還是處處可見的。那時樂觀的人們往往頗相信「物質不滅」,認為天天伐木隨之而來的是樹木天天生、天天長,大自然的總面貌不會變。然而,現代伐木工具、伐木技術來了,才幾十年光景,連砍帶燒,森林一下子禿了,轉化成了山洪傾瀉、塵暴頻頻。人類從「古代人」進化為「現代人」,獲得了很多東西,但失去的東西(即「熵)又何嘗少!乃至等量!

六十年前,森林的故鄉生活著無法統計的動物,例如僅亞洲就生存著六萬隻虎,今天只有千餘只。擴大一點說,眼下地球上每天消失的物種已在170餘種以上!

工業、商業、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都是好事,但有誰去正視和思考過工業熵、商業熵、科技熵、經濟熵!

對此,如果不正視、不清醒,勢必株及「文明熵」、「人性熵」。實話說來,我們謳歌和吹捧的「現代文明」、「現代人」,身上拖著的「熵」做為包袱實在太重了,乃至被壓迫得難以呼吸,近於窒息,近於走進無法穿透的煙塵!

今年上半年刮遍大半個中國的北方塵暴,說來說去跟我們的「工業熵」、「商業熵」都有關。一追根,又跟「人性熵」有瓜葛。

物質崛起促動出的物慾湧動,物慾的浪頭又大都以私慾為基本勢能和動能。表面看去這樣的大潮很壯麗,很誘人,若是果真追問一下:「現代人,你活得當真很幸福麼?」我看除了白痴或無賴之外,正正經經而又明明白白的人大都有可能嘆息幾聲。大自然的景觀日益荒涼,人性景觀也頗可憂(包括人的食慾健康、性慾生機都出現了廣義的陽痿)。人的心理景觀、文化景觀呢?我就不信人只須活得有智能、有學問,全然不去理會有無真善美品質,同樣會使世界和人生都抵達幸福彼岸!我看,「幸福熵」也許更多、更沉重!

讀懂這個「熵」字,也許能使「現代人」更能提高改善世界的自覺性。

相關焦點

  • 延安時期《解放日報》上的廣告
    延安時期創辦的《解放日報》,是中共辦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通過合併、改版、整風等規範確立了辦黨報的方針原則,對建國後辦報有重要指導意義。但正是基於此,人們大多將目光集中在該報宏觀意義上,而忽略了《解放日報》常態化的一面。作為一份面向大眾的紙媒,客觀上亦是廣告業主很好的宣傳平臺。
  • 熵力:認識宇宙的新視角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這個曲面上,有一個微觀系統,局部處於平衡態,所以曲面的每個局部都有一些自由度以及被這些自由度攜帶的熵。當一個試驗粒子在外部接近這個曲面時,曲面上的自由度受到這個試驗粒子的影響從而熵起了變化。當這個粒子完全融入曲面時,我們認為這個粒子本身也可以由曲面上的自由度描述了。學過一些熱力學或統計物理的人都知道,當一個系統的能量增大時,熵通常也增大,所以粒子融入曲面後曲面上的熵增大了。
  • 來認識一下「熵」這個重要的概念
    「熵」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個概念有多重要可以和「能量」概念對比一下。人們對能量的認識稍微早一些,也能夠體會得出能量這個概念在物理學中的重要地位。早期的時候有人認為能量是宇宙的主宰,而熵只不過是其影子。
  • 東方網-國際新聞
    東方網消息:新華社倫敦5月11日電科學家正利用歐洲ERS-2號遙感衛星追蹤觀測迄今發現的最大冰山,並藉助衛星上的高精度溫度探測器獲得了冰山圖像。據英國研究理事會中心實驗室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座編號為B15的冰山是今年3月從南極州羅斯冰架上脫落的。它長約300公裡,寬約40公裡,是迄今發現的從南極洲分離的最大冰山。
  • 認識「熵」--「熵減」讓生命充滿活力
    最終,所有的摩擦力、電勢、化學勢都消失,整個系統慢慢地退化成毫無生氣的死氣沉沉的一團物質,於是就達到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的熱力學平衡或「最大熵」,一種持久不變的狀態,一種死亡。有時我會說:宇宙的大背景是一種「混沌」、「無序」,我們要在「無序」中找出「有序」來,這就是「生命」。有時候藝術為什麼講究起承轉合、抑揚頓挫、明暗交替、......
  •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賺錢的項目——ETV全球熵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賺錢的項目——ETV全球熵。ETV全球熵是陳明德博士繼SMI後,又一全球首創金融理財的創世傑作!美國熵變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海頓博士經過了6年的持續研究創建了熵變理論,該實驗室由十餘名物理學家、數學家、經濟學家、生物學家等聯合創建,聚焦於全球頂尖熵定律的研究機構。
  • 電影《信條》描摹「逆熵」,現代舞演繹《熵》,科學激發藝術創作靈感
    先從一些實驗方式開始,再一步步去認識。」尹昉透露,自己偶然看到「熵」這個陌生的字。「了解到相關概念後,我發現竟然跟自己在排練過程中的感受很像。所以,這部作品才被命名為《熵》。」 8月底,尹昉走進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在這裡進行《熵》的第一次合成彩排。記者在現場發現,尹昉與舞者們已經形成一定默契,攜手排演舞段與舞段之間的連接,增減調整舞臺元素和燈光……雖然只是一場合成觀摩,但大家都把它當作正式演出來對待。「這次試驗主要是對初創階段的總結,之後再去重新認識作品,審視有哪些可以調整的空間。」尹昉說透露,音樂方面可能會有新一輪更針對性的創作,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多驚喜。
  • 從能量-要素-連接-結構-熵增-熵-熵減-負熵視角,去看一個系統!
    熵這個字,其實是極端的抽象,熵的意義跟字面是毫無關聯的。中國的象形文字,代表著會意,但熵無法會意,也無法象形,只有極端的難以理解,只有極端的抽象。熵這個字就會嚇倒一大批想了解它的人,熵,是仙女也要讓她下凡,食人間煙火。
  • 熵與負熵在企業管理中的正確認識
    諮諏善道  2019-08-12 00:00:00   專欄 熵對企業來說一個具有兩面性的東西,它生於企業的無序混亂之中,熵增讓企業更加紊亂,發展遲緩。
  • 解放日報:"昆蟲網"為何成"賣蟲網"
    解放日報:"昆蟲網"為何成"賣蟲網" 2012年5月14日 10:20 選稿:實習生 陸揚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許興漢     日前,有家長訴至媒體,節日裡帶孩子去參觀某一頗具「科技含量」的科普展覽館,大老遠趕來一看,卻見展館大門緊閉,門上的告示顯示,該展覽已「閉館」多日,家長質疑:既然早已
  • 深究熵的概念和公式以及最大熵原理
    聽張首晟在混沌大學《第一性原理和創業》課時,提及「對信息的認識,是人類對大自然最重要的認識。
  • Global Entropy Value(ETV)逆熵計劃人物專訪
    (ETV全球核心運營部分團隊,圖片來源於香港日報)A:您好,我是亞太時刊記者Lilian,我們了解到您是全球熵ETV全球核心運營團隊成員之一,想請您先簡單介紹一下您自己,以及對Thomas:大家好,我是Thomas,是一位英國人,來自全球熵國際控股集團,現在是集團的首席技術官。如各位所知,全球熵技術中心擁有數十名專業技術人員,包括區塊鏈技術專家、系統架構專家、頂級安全工程師、後端控制人員等。
  • 熵的世界你不懂?----熵的概念辨析(1)
    (不要給提熵,提起熵,我就傷腦筋,腦子裡的熵就增大了,腦子裡的混亂度增大了,腦子就成漿糊了。傷腦筋。)熵的定義式:這個克勞修斯提出的熱力學狀態函數。克勞修斯在造這個字的時候,就取了「轉化」(tropy,源於希臘文)和「能量」(energy)的組合。
  • 信息熵是什麼,為啥漢語被稱為信息熵最大的語言?最普及的英語呢
    中國文字的發展史有五千年的歷史,非常的深奧,如果不學習拼音,根本認不全所有的字,漢語的複雜和其中的樂趣吸引了很多的外國人,他們也認為漢語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有好幾種意思,而且一個意思也可以寫出很多的詞語。
  • 坤鵬論:熵,粉墨登場!
    今天,坤鵬論和大家分享一下,最初那個單純的熵。一、如何證明不可逆?前面提到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是:一切與熱有聯繫的現象中,自發實現的過程都不可逆。那麼,如何證明不可逆呢?庫薩的尼古拉表示,上帝創造世界並不是無計劃的,而是遵循著一種數學原則,要想認識宇宙,必須用數學原則觀察事物。笛卡爾基於能量守恆認為,整個物理學可以用嚴格的數學方式,以廣延、運動和靜止這三個概念為基礎來構建自身。並且,世界萬物,包括生命體的發展,都可以用這幾個基本概念去做數學的和機械的解釋。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宇宙的探索,似乎老子《道德經》的『道』 字可以解釋宇宙,不管是道法自然還是天人合一,似乎宇宙運轉的規律已經被人們參透,又似乎讓人摸不著頭腦。 於是有科學家提出了熵,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宇宙的奧秘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當時熵只適用於熱力學,它解釋了宇宙的混亂程度,而道家的道又認為宇宙是有其一定規律可言的, 這好像有點矛盾,但仔細想想
  • 把女舞者弄哭了4次,尹昉的《熵》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因為想看尹昉的《熵》,有人專門坐高鐵從外地趕來上海,還有人親手做了一本尹昉舞蹈合集畫冊,送他並祝他生日快樂。有人因為電影《藍色骨頭》《紅海行動》《少年的你》認識尹昉,也有人因為電視劇《新世界》認識尹昉,但其實在現代舞界,他早已打出一片天地,積累了一批追隨多年的粉絲。舞蹈才是34歲的尹昉最熟悉的打開方式。
  • 【解放日報】「我是科技工作者,也是妻子和母親」
    當時,中科院所有新生都要集中到北京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科大一分部)學習哲學和英語,那裡離三姨媽在北大的家很近。三姨媽一生未婚,又很喜歡孩子,我沒事就會去她家和她做伴,對她的認識也是那時候才生動豐滿起來的。  三姨媽是非常理性、嚴謹的。科學家都有自己做事的一套方式:她總是提早5分鐘到辦公室,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出門、乘哪一班公交車都是固定的。
  • 熵:傷腦筋的熵
    Williard Gibbs)熵、香農(Claude Shannon)的信息熵 (見下文),其定義都是基於概率的概念,所以都有一個負號。因為利用狀態數有其便利的一面,為避免混淆,一些統計力學書中把熵公式寫成 S=k logΩ的形式,用Ω表示同宏觀狀態相恰的微觀狀態數。
  • 熵:傷腦筋的熵-虎嗅網
    Entropy的本意是一個同能量轉換相關的熱力學廣延量,中文的熵,或熱溫商,是對克勞修斯公式形式上的直譯。Entropy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基礎概念,量子力學以及後來的通訊理論都得益於熵概念之上的深入研究。熱力學是大學物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基礎課,我印象中這是一門教的人和學的人都倍感困惑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