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一個星期前,誰也不會想到,許家印和賈躍亭即將戲劇性地對簿公堂。
不久前兩位故事主角還一副合作融洽的模樣,前者在美國時間7月13日視察了洛杉磯的FF總部,並摸著樣車豎起大拇指。但如今,他的造車夢被蒙上陰影。
10月3日,Smart King 正式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申請。
具體要求是,希望剝奪時穎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以及要求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時穎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就像古代戰爭講求「鳴鼓而攻之」,一場各執一詞的論戰,在仲裁庭外展開。
恆大健康說法
最先行動的是恆大健康,該公司在10月7日呈上一封言辭憤怒的公告,表示「已聘請國際律師團隊,將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
據了解,恆大健康於今年6月以20億美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及公司貸款,間接獲得了Smart King公司的45%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而Smart King則全資擁有法拉第未來(FF)。
在當初的約定中,恆大方面將在2018年底前支付其中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 年再支付剩餘的6億美元。
同時,約定香港時穎持有的每股股份配有1票投票權;而賈躍亭方的FF Top Holding Ltd.(原股東)持有每股股份則配有10票投票權。
恆大健康抓住的正是這一點,提出賈躍亭利用原股東在Smart King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Smart King,並在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的情況下,要求時穎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
「時穎為了最大限度支持Smart King的發展,與Smart King及原股東籤訂了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前提下,提前支付7億美元。」恆大說。
恆大繼而聲討,原股東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時穎提前支付投資款,並以此藉口提出仲裁。
同時根據公告介紹,恆大方事實上已在5月25日提前支付完畢2018年底前應付的8億美元。而這批資金到七月份時,已基本被消耗殆盡。
法拉第未來
直至10月8日下午三點左右,法拉第未來官方發布了聲明。
其中提到,恆大單方面對於早前所籤訂的投資合約條款出現多條違約,期間雖經過多次友好交涉和嚴正敦促,恆大依然在沒有合法依據的情況下拒絕履約,尤其是未能按時履行對FF的相關財務承諾。
在FF的說法裡,要求提前支付投資金額的一方卻是恆大健康:「2018年7月,恆大主動提出籤署原投資協議的補充修訂協議(三方協議),並同意在原合約約定日期之前,進一步向FF提供資金保障,包括在2018年內支付剩餘12億美元中的5億。」
同時該公司強調,包括FF全球CEO賈躍亭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對董事會進行「操控」。
FF官方表示,恆大在未能兌現支付任何額外資金的承諾的情況下,反而試圖獲得對FF中國和FF所有IP的控制權及所有權。另外,恆大也阻止FF接受任何來自其他來源的直接融資。
「這是最基本,最常識性的公平問題。」
FF官方同時指責恆大不應該一方面拒絕支付資金,另一方面享受補充協議生效後的權益,包括接管FF中國的大部分經營管理權。
市場如何看?
綜合來看,引發此次糾紛的重點,或是那筆無論是5億美元還是7億美元的提前投入資金,其付款條件是否被滿足。
若已滿足,但恆大方並未履約,則錯在恆大;若條件未滿足,那便是Smart King及FF公司「強詞奪理」。
唯獨是這部分協議內容尚缺乏實證,有待未來仲裁雙方作進一步更詳盡的資料披露。
與此同時,一部分市場人士開始質疑賈躍亭的8億美元為何用得這麼快,並指出這是FF公司的財務狀況出了問題。
另一部分分析則直言,賈躍亭「劣跡斑斑」的個人經歷,顯示出他(其目前是FF的全球CEO)並不是領導FF的合適人選。
確實,FF公司今年的表現可以說是有驚喜但狀況不斷。
首先是財務問題,據了解,目前法拉第未來正在和它的前CFO Stefan Krause打另一場官司。
報導表示,Stefan透露自己曾希望FF實施破產,但最終被賈躍亭否決。
「賈躍亭積極反對按照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進行準備,他寧願讓公司失敗,留下員工和供應商以及大筆債務,而不是重組公司的財務結構,並公開承認FF和他自己的缺點。」
報導還透露了官司起訴書的內容:FF員工們經常花費時間來避開債權人的電話,考慮支付哪些帳單以避免破產。到了2017年秋季,該公司出現流動性危機,並無力償債,FF常常耗盡其銀行帳戶的資金,並需要每兩周注入資金以支付員工工資。
情況在恆大成為投資人後出現好轉,但目前來看,最初的8億美元並不足以填滿這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胃口」。
據外媒The Verge的消息,FF正拖欠多家供應商的貨款,其中一部分合同甚至可以追溯至2016年。
另一方面,是否能如期實現量產的問題。
據悉,恆大與賈躍亭方此前籤訂的協議包括一份對賭協議,其中要求FF於2018年底至2019年初實現FF91量產,否則賈躍亭會失去Smart King的控制權。
有信源指出,法拉第未來今年8月28日造出的第一輛預產車,曾在9月底,一個名為「Futurist Day」的活動之後幾小時內著火損毀。但報導起火之後,FF隨即要求員工籤署了保密協議,不得向外界透露具體情況。
消息另引述了數名FF前員工的話,他們稱:「這個事件影響力整個團隊的士氣,對於今年底開始的大規模量產造成了障礙。」
「賈躍亭實際上是在提前攤牌,他已經預料到明年年初實現量產或成空談。」有市場人士針對此分析到。
亦有分析認為,FF此次仲裁的真實意圖並非是解除所有協議,從而「踢恆大出局」。法拉第未來真正想要的是,在融資或引入投資方面,能有主動權,「賈躍亭或許希望爭取引入其他資本,攤薄恆大的股份。」
「法拉第未來和恆大健康之間,在籤署協議前缺少溝通或默契。法拉第未來只希望恆大做股東,不希望其染指其他,而恆大想要控制更多。」有人說。
一些香港法律界人士已判定,這場仲裁除非和解「無疑將耗上幾年」,但一旦最終敲錘判決,將對糾紛有決定性作用。
根據慣例,在香港作出的仲裁裁決,經當地法院許可,可按執行法院判決的方式強制執行。申請執行許可用書面形式,無需通知被執行人。
而香港作為亞洲最主要的仲裁中心,作出的仲裁裁決被超過140個籤署了《紐約公約》的成員國所承認(包括中國內地、美國),在所有東亞國家更是很容易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