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種「致良知」的機會,實現生命躍升

2020-12-03 個人成長與組織發展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致良知」,但此良知與道德角度的良知不是一個概念。陽明先生說,每個人都本有清澈良知,良知本在人心,只是被私慾和不明所遮蔽。「致良知」不僅僅只是社會道德角度的需要,更是我們自我生命圓滿、幸福自在的需要,是自我成長與突破的需要。

陽明先生認為,良知即天理。良知,是一種掌控基於「自我」本能反應的能量,是中華文化中的道,類似西方心理學和哲學中超越自我概念與意識的一種存在,是佛教中那個能聽能看能想的,是心學中那個身之主宰中符合天理而非自我意識的部分。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很多「苦」,其中有時候苦是外界環境所致,這種苦,人們被動能承受,但那個主動掌控基於自我本能反應的,才是良知之心,就像佛教中的金剛菩提心。

致良知的三種關鍵機會,通常與我們所感受到的「苦」有關。一種是基於自我內心極度想逃離、也能逃離但堅持不逃離的感覺的「苦」,一種是基於自我內心極度不想做也可以不做但仍然去做的苦,另外一種是基於自我內心極度想做也可以做但控制自己不做的苦,讓「自我」與那種感覺共存的,是真正的勇士之道,是真正的良知與金剛菩提心,是修煉的最佳機會,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去除私慾、不明遮蔽的最佳機會。

相關焦點

  • 解惑丨何為「良知」,中國哲學中的「良知」概念
    在中國哲學中,「良知」的概念來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在理學家那裡,良知被歸結為天理,而王陽明主張心是主宰,把天理歸結為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傳習錄·答顧東橋書》)「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知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
  • AI能否培養出「良知」:我們對話了《良知:道德直覺的起源》作者
    對於任何有意探索人類良知的生物學背景,並反思AI技術與良知之間交集的朋友來說,這都是一本既好讀又意蘊深邃的佳作。 這裡我們對此書的核心要旨做出簡單總結:大腦是AI的主要藍圖,而對良知的理解將幫助我們更確切地引導AI學習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規範。
  • 葉羅麗:曼多拉的一句話表示,她還有良知,並非想要聖級仙子性命
    不過人家為了生命考慮,還是願意自毀靈心,並且讓曼多拉無法得逞。其實這個時候,曼多拉的一句話,說明她還是有良知,並非是想要別人的生命。 要是成功的話,生命之母就不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以後,她才能重新醒過來。看來對於靈公主來說,生命比她自己的性命都要重要。為了救大家,竟然想要自毀靈心,估計除了辛靈仙子之外,她是最勇敢的一位聖級仙子。
  • 什麼是良知?
    笑獅子:朋友看了我的深層意識一文,問我「致良知對我們個人有什麼用」。 致良知以及儒學,能否幫助人立事功,這確實是好問題。孔子生前的事功是很差的,孟子也不怎麼樣,程朱都是坐而論道,立言而沒有立功。宋明兩朝,儒家都是正統意識形態,宋朝更加是與儒生共天下。
  • 解讀陽明心學:主旨可歸結為「良知」,與心、理、物密切相關
    解讀陽明心學:主旨可歸結為「良知」,與心、理、物密切相關王陽明於龍場悟道,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是陽明心學的發端。在平定寧王之變後,王陽明又提出了「致良知」三個字,作為自己學說的要害與主旨。他的所有學說及思想,如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等,都歸匯到「致良知」裡,得到了總結、提升和融會貫通。
  • 河北梆子《晚雪》:社會良知的深情呼喚
    劇作的成功在於沒止步於一般社會問題劇的暴露層面,而是展示了社會良知和正義力量的深厚根基。饑寒交迫的晚雪昏倒在尋女的路上,被一個煤老闆相救,而這位煤老闆當年也曾被別人救過,所以他「從此懷裡總揣著20萬,遇上誰有難,我就伸手援,只為感恩澤回報人間」。而當晚雪被騙賣到深山區要做光棍漢大成之妻時,在她講明真相後,大成冒著被村民譏笑窩囊、賠上半生積攢的血汗買妻錢的後果,毅然放走了晚雪。
  • 焦國成:資本自由與社會良知
    它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實現無障礙的自身增殖。資本的無障礙的增殖意味著任意地無障礙地榨取人的活勞動。資本的自由具體表現為:總是要求以最低的成本賺取最大的剩餘價值,總是要求流向回報率最高的地方,總是追求自由地支配自己所能支配的一切。資本的自由在實質上是資本擁有者的自由,實質上是對無資本者的自由地支配。
  • 金一南:2020內外形勢與我們的選擇|致良知四合院
    2020年4月15日至16日,「戰略與能量」3.0企業董事長學習會暨「致28」企業三周年學習報告會,以空中課堂形式舉行。致良知四合院特邀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出席,他分享的主題是《2020內外形勢與我們的選擇》。
  • 良知是宇宙至高無上的法則
    王陽明《錢德洪錄》(8-17節)讀後感:陽明先生說,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萬物皆有良知。良知應該是宇宙至高無上的法則。但是,我們無需刻意敬畏,只需自然而然地遵循。最近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就是因為所思所做,都基本上遵從良知、不越底線。背離良知的,儘量不去想更不去做。雖知行仍有脫節現象,比如偶有抱怨的話,但能及時反省自己。簡簡單單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就是致良知。很多人和事,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人心變複雜了。
  • 蘇格拉底之死:做一隻有人類良知的「牛虻」
    幸運的是,他的學生柏拉圖記錄了當時法庭的辯論,讓我們有機會聆聽這位偉大智者的千古絕唱。蘇格拉底面對不信神的指控,他說,雅典的公民們,我敬愛你們,但是我要服從神靈勝過服從你們。他認為,自己時常受到靈機的啟示。而他信奉的神靈僅僅是他自己的良知。
  • 清華2013屆研究生畢業 校長箴言:堅守良知!
    清華大學(招生辦)昨天舉行201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清華校長送箴言:堅守良知!  「希望你們多年後重回清華的時候,帶回的不僅是出色的業績,更是堅守良知的故事。」在昨天(16日)舉行的201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寄語4000多名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堅守良知」。  畢業典禮在清華綜合體育館舉行。由於今年的研究生畢業生比較多,體育館座位有限,所有畢業生的親友都被邀請到清華三教和主樓的大教室裡,觀看電視直播。典禮開始前,記者在體育館門前看到,很多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和父母合影留念。
  • 超導體 機會來了!國安替補們一定要把握住
    給了機會得把握的住才行,這句話適用於任何行業,尤其是體育圈。大家都清楚,職業賽場上的「替補」不好當,因為當坐在場下的的你得到機會的時候,一般都需要你上場就發揮效果,否則未來可能就得不到這樣的信任了,但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登場就有表現,上場就能進球的還是少數,要真有這樣的本事,不早就是主力了麼?雖然道理是這樣的,但作為替補,當機會降臨的時候,把握住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 達爾文和馬丁路德金——進化與良知
    進化論和倫理良知的均衡協調發展,才是人類、地球、世界、宇宙持續良性循環的保障。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到晚年都轉而研究神學,或許是他們突然意識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真諦。科學的奧秘無窮無盡,即便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也會對未知心生敬畏。有了敬畏心,即便是最聰明的人、最強大的人,也會注意行為的分寸,尤其是控制私心和欲望。
  • 深入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
    原標題:深入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系統回答了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
  • 堅信常識科學擁抱人性良知,遠離宣傳的欺瞞和謊言
    在充斥著各類宣傳機器與各種欺瞞謊言的社會裡,只有堅信常識科學並擁抱人性良知,才能遠離這些烏煙瘴氣的欺瞞和謊言,並保留做人的最後一點點底色。常言道: 每當你認識那類人多一點,你的人性就少一點。而良知人性則是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從原始野蠻走向文明進步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為了促進人類的共同利益和社會進步,在人與人交往時、在人與社會交往時,所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諸如: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人格尊嚴、不可損人利已、不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權力、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心和憐憫心、尊老愛幼、尊重知識、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社會上不論哪個階級、階層、黨派、團體都有好人、壞人和既好又壞的人,其中最好和最壞的人都是少數
  • 疫情下的手遊出海方向:人口紅利市場機會大,混合變現是大勢
    2.地區與品類的視角:哪些機遇值得把握陶椰表示,疫情期間用戶有明顯增長的遊戲類別主要是益智解謎類(Brain&Puzzle),動作類(Action),卡牌博彩類(Cards and Casino),體育類(Sports)。
  • 適應與平衡——為何我們難以實現生命的躍升
    事實上,平衡是萬物的規律,而打破平衡又是躍升的唯一途徑。人可以適應戰爭年代的艱苦,也能適應技術進步與物質豐富化後的依賴,打破慣性平衡帶來不適應感覺,但不適應感覺是慣性平衡被打破的原因,並非真正的威脅,而新的慣性平衡是可以重新建立的。大我、天理、大道也是可以建立新的平衡的。
  •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助推我軍實戰化戰救能力躍升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助推我軍實戰化戰救能力躍升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健 孫興維責任編輯:楊一楠2018-02-05 03:08 全軍遠程醫學信息技術研究所聚焦打仗搞科研助推我軍實戰化戰救能力躍升
  • 人生下半場,要把握好生命的四個維度
    人的一生,除了長度、寬度和高度之外,還有精度,這就是生命的四個維度。人生到了下半場,要好好把握這四個維度。一、生命的長度生命的長度指的是壽命的長短。人從出生開始,就踏上生命的裡程,有的人的裡程會長一些,有的人的裡程會短一些。就像一條長長的路,有的人只走了一小段,有的人只走了一半,有的人走了一大半,有的人走了很遠,但是都會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