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突觸,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識~

2021-02-25 智慧田兒童心理

我們常說,

0-6歲是孩子大腦快速發育期,大腦神經元的聯結稱作:「神經元突觸」。

人類的大腦共有860億個神經元、10000萬億個突觸。在人生命的第一年,在新鮮刺激的作用下,神經元以每秒700~1000個的驚人速度建立者新聯結。3歲達到高峰。之後很少被刺激到的突觸會削弱甚至被裁剪,稱作突觸削減。

「大腦和肌肉一樣,可塑性是很強的。大腦中神經元之間,負責傳遞信號的「突觸」會根據環境的刺激和學習經驗不斷改變。每次獲得新信息時,就會產生新的突觸,而複習已有知識時,突觸的連接會更加鞏固。」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某個大腦功能的運作,它就會受到強化; 相反的,沒有用到的突觸就會變弱,最終被剪裁掉。這就如同森林中的小路,如果沒人走,時間長了就荒廢了。這就是神經可塑性的最基本表現。

◎  感覺統合訓練能夠儘可能幫孩子建立有用的神經元連接,形成強大的神經網絡,使更多的腦細胞激活,長的飽滿而不會被優勝略汰,儘可能少量的讓腦細胞死亡,保留更多的腦細胞,能夠直接幫助到孩子的智能,孩子的大腦會更高效。

◎  感覺系統以及大腦功能的發展優勢都是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減弱。等到成年,他的腦網絡已經被連結並固化,想要再產生新的連結,形成新的網絡,也就是改變原有的能力、習慣、情緒等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  感覺統合能力在小時候的一點小區別,在將來也會造成大影響。感覺統合能力比較強的小寶寶,後來的工作記憶,就是一種短期記憶,還有信息處理速度都更好。在小學入學的時候,那些感覺統合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在後面三年裡,讀寫和數學能力也比其他孩子更差。

◎  在童智成長教育,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因為家長早期的疏忽,直到孩子上了小學出現了學習障礙才想要糾正,但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至少也已經六歲,已經錯過了感統訓練的黃金期(3-6歲),孩子6歲前,是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錯過了黃金期必須要經過更大強度和更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原來的目標。

——  END  ——

(文章圖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神經元的突觸聯結集合
    讓我們繼續接下來的文章……單詞的語法,就好像是我們至今仍然所知甚少的大腦的電化學性質,這些性質加強或減弱了突觸聯結(很多人詢問什麼是突觸,這裡解釋一下,神經元衝動傳到另一個神經元的接觸部位就叫突觸)的波長,而聯結本身實現了專注、心理連續性和特徵思維模式。
  • 神經元的神經突觸
    神經元,尤其是它們的突觸,通常會投射出細長的突起,使鄰近的神經元或神經膠質細胞內陷
  • 星形膠質細胞如何幫助神經元形成突觸
    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稱為星形膠質細胞的腦細胞通過在成對的神經元中誘導特定的變化,從而在成對的神經元之間開始交流。該研究成果於2017年10月11日發表在Neuron上,對自閉症,ADHD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障礙具有重要意義,據認為這至少部分是由於神經元之間的交流障礙所致。
  • 樹突棘在神經元中隔離和放大突觸接收的電信號
    研究人員知道樹突棘(dendritic spine)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微小的膜性結構從樹突分支中伸出,遍布整個樹突樹(dendritic tree),每個神經元上的樹突棘可以接收來自平均1000個其他神經元的信號。儘管發現它們已超過百年,然而直到今天其功能仍然只有部分被理解。
  • CCAI | 人工智慧的將來,是否就埋藏在大腦那些神經元突觸間美妙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大腦皮層的各個部位是分管各種功能的,就是說,功能是分區的,你的哪個區域受損,就會喪失相應的腦功能。可以理解為:如果大腦經常被同樣的東西刺激(在神經元間產生同樣的電信號),大腦就會對這個東西越來越敏感。這個說法在70、80年代得到了實驗證據:電活動可以造成突觸的長期強化或者長期弱化現象。如果你刺激高頻刺激突觸,維持一秒鐘,刺激後的突觸點位會比刺激前上升,而且這個上升的幅度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如果使用低頻刺激,結果會是相反的,效率會下降,變得弱化。
  • 幾萬個神經元,幾千萬個突觸,谷歌耗時十年重建突觸級果蠅半腦
    幾萬個神經元,幾千萬個突觸,谷歌等機構耗時十年重建突觸級果蠅半腦果蠅半腦的一部分統計信息,綠色一對表示成像和重建的主幹腦域。腳下最大包含 2.5 萬個神經元,它們的突觸連年數量落到 2 斷斷。現在時,顯微鏡能夠連年地變遷清晰的圖像,並顯示果蠅大腦中紛繁的神經元。此外,若是產出其它故障,顯微鏡有何不可機關懸停數量採集並產生 SOS 信號。幾萬個神經元,幾千萬個突觸,谷歌等機構耗時十年重建突觸級果蠅半腦果蠅大腦圖像所使役的顯微鏡。
  • 神經元的特徵選擇性來自於激活的突觸總數
    這些計算機中的每一臺,或者說神經元,都在處理和轉發來自成千上萬個其他神經元的活動,從而形成複雜的網絡,使我們能夠感知周圍的環境,做出決定,並指導我們的行動。神經元之間的通信通過稱為突觸的微小連接進行,每個神經元整合這些突觸的活動,形成單一的輸出信號。然而,並非所有的突觸都是一樣的。匯聚到單個神經元上的突觸大小不同,而大小與強度相關:較大的突觸比較小的突觸更強,對神經元的輸出影響更大。
  • 神經元突觸的修剪--「我」是如何成為「我」的?
    :神經元突觸的修剪。(圖片來源:網絡) 在子宮裡,嬰兒的大腦發育由早期前體細胞,向外遷移發展為神經元。在這之後,會長出大量的樹突和軸突,與此同時,對神經元突觸的修剪也在進行著,並且是有選擇性的修剪:多達50%的突觸會凋亡(因為沒有建立起有效連接),那些經常被使用到的神經連接則被塑造得強大和高效。
  • 講座丨神經元的關係攻略——突觸與神經發育及疾病
    而今天我將從這個角度帶大家認識一下突觸,因為突觸就是神經元的關系所在。神經元通常都是通過它的軸突,與其它的神經元的樹突或胞體形成連接,這個連接點就是突觸(主要包含來自於軸突的突觸前膜和樹突的突觸後膜)。
  • Science:揭示記憶儲存在印跡神經元突觸中
    隨後,在20世紀4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Donald Hebb提出當神經元編碼記憶以及在共活化記憶或印跡之間形成的連接(也被稱作突觸)時,神經元就得到強化了---這一理論被廣泛地轉述為「一起放電的神經元連接在一起(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這兩種觀點已成為記憶研究的基石---並且在它們首次出現後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已經積累了大量支持它們的證據。
  • 《神經元》:大腦中特殊分子控制突觸可塑性
  • HCN通道調控痛覺相關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傳遞的研究進展
    增強效應主要見於SG神經元和vlPAG神經元等,HCN通道激活或表達上調後表現為穀氨酸能興奮性突觸傳遞的增強。 相反,減弱效應見於mPFC、丘腦底核、內嗅皮層、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新皮質椎體神經元以及杏仁核快速放電中間神經元等部位,阻斷HCN通道後穀氨酸能突觸傳遞是增強的。
  • 新研究認為智能是由神經元以及神經元上的突觸的多少來決定的
    神經元決定智能的高低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認為,智能是由神經元以及神經元上的突觸的多少決定的那麼神經元又具有什麼特質呢?神經元也是細胞,但同身體上的其他細胞不同,那就是沒有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在出生3個月時的神經元數量與80歲時的神經元數量是一樣的,儘管有的科學家認為神經元的分裂可以持續到出生後6個月,也有人認為神經系統的進化到20歲,以後每天神經元都要死掉幾千到幾十萬不等。但是,不能再生是一致認同的。
  • 現代與博物館合作,引入車用神經元突觸項目
    雙方旨在研究該理念,並將車用神經元突觸項目作為無人駕駛技術的替代技術。 據外媒報導,現代宣布將與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LACMA)繼續開展合作,該公司引入了「車用神經元突觸(The Roadable
  • 前額葉皮層錐體神經元的興奮性突觸傳遞減少也引起自閉症樣行為
    作者通過正向或反向調控ACC錐體神經元的興奮性突觸,可以緩解或模擬社交障礙。從2/3層錐體神經元進行全細胞膜片鉗記錄,CNTNAP2敲低神經元的誘發興奮性突觸後突觸電流(EPSC)的幅度明顯小於對照神經元。
  • Science:在神經元突起中,單核糖體偏好性地翻譯突觸mRNA
    多核糖體已在神經元樹突中檢測到,但是令人吃驚的是,鑑於存在於樹突和軸突中的mRNA多樣性,多核糖體並不常見。在神經元突起(neuronal processes,分為樹突和軸突)中,翻譯的特徵和機制尚未詳細探討,這部分上是因為樹突和軸突相對難以接近。
  • 哈佛大學研發電子晶片,可同時記錄數千神經元的突觸連接
    在電極陣列上方培養的神經元的偽彩掃描電鏡圖像。實際實驗中的神經元密度要高得多,有3~6層細胞,覆蓋了整個電極陣列。我們的腦細胞或神經元是如何利用電信號來溝通並協調大腦的高級功能的?這一直是科學界最大的問題之一。
  • 名偵探柯南中不得不提的醫學冷知識
    柯南播出至今,收穫了無數的粉絲,而且柯南的劇情中,還教會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今天我們盤點一下《名偵探柯南》告訴我們的冷知識。 1.癌症晚期患者血型檢測的時候會改變血型。
  • 動漫中的超級「冷知識」,這9條你都知道嗎?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導讀語:歡迎來到二次元小柯南的世界,每天為你帶來新鮮刺激的動漫趣題,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你知道嗎,其實動漫中也有很多不被注意的冷知識。而這些冷知識極少有人知道,下面這9條冷知識,你是不是現在才知道呢」。而這些不被大多數人注意的知識,也就變成了動漫冷知識。關於「動漫冷知識」,你究竟知道多少呢?關於下面9條冷知識,有人全部都知道嗎?1《一拳超人》中的埼玉老師,真實名字是「埼玉」,是土字旁,而不是王字旁。很多人一直將「埼玉」和「琦玉」難以區分,一直將他稱呼為琦玉老師。確實,這個兩個字有些難以區分,第一眼看上去,很容易搞混,但是名字確確實實是「埼玉」沒錯。
  • 愛因斯坦一語道破想像力的奧秘:高密度的神經元連接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愛因斯坦於是,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是想像力與創造力成就了愛因斯坦,而想像力與創造力,竟然與大腦的大小關係不是很大,至少不是直接的正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