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總複習七:長(正)方體的高增(減)後成為新正(長)方體

2020-11-29 二哥數學

例1、已知一個長方體,如果它的高增加4釐米就成為一個正方體,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160平方釐米,原來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分析:原來的長方體在只有高改變的情況下成為正方體,說明原來長方體的底面是個正方形,如圖所示

高增加4釐米,從圖示可以看出新的正方體和原來的長方體相比,增加的表面積是周圍塗色的這一圈,且這四部分面積相等,所以可求出每一小長方形的面積,從而求出原長方體的長和寬,進而求出原長方體的高,則原來長方體體積唾手可得。

160÷4=40(平方釐米)(每一小塗色面積),

40÷4=10釐米(正方體的稜長、長方體底邊)

10-4=6(釐米)(原長方體的高)。

所以原長方體的體積

V=10×10×6=600(立方釐米)

答:原來長方體的體積是600立方釐米。

例2、已知一個長方體,如果它的高減少5釐米就成為一個正方體,表面積比原來減少200平方釐米,求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分析同上,圖示如下:

200÷4=50平方釐米(每一小塗色面積)

50÷5=10釐米(正方體稜長、長方體底邊)

10+5=15釐米(原長方體的高)

原長方體表面積

S=2×(10×10+10×15+10×15)=800平方釐米

或S=6×10×10+200=800平方釐米。

答: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為800平方釐米。

例3、已知一個長方體,若它的高增加3釐米就成為一個正方體,體積比原來增加了48立方釐米,求原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分析:由題意知原長方體的底面是一個正方形,體積增加的部分就是原長方體的底面積×增加的3釐米,可求出原長方體的底面積,進而求出底面邊長,原長方體的高,則原長方體的表面積可得。

48÷3=16平方釐米(正方體、長方體底面積)

所以新正方體的稜長、原長方體的底面邊長為4釐米。

4-3=1釐米(原長方體的高)

所以原長方體的表面積為

S=2×(4×4+1×4+1×4)=48平方釐米。

答:原長方體的表面積為48平方釐米。

例4、若一個正方體的高增加6釐米就成為一個長方體,且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正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96平方釐米,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分析:後來的長方體的底面是正方形,其邊長也就是原正方體的稜長。後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正方體表面積增加的部分如圖所示

96÷4=24平方釐米(每一小塗色部分面積)

24÷6=4釐米(長方體底面邊長、正方體稜長)

4+6=10釐米(長方體的高)

長方體的表面積為

S=2×(4×4+4×10+4×10)=192平方釐米,

或S=6×4×4+96=192平方釐米。

答:長方體的表面積為192平方釐米。

相關焦點

  • 2020小升初專題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同步檢測卷
    今天分享一份小升初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空間與圖形周長、面積與體積同步測試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供同學們在家進行複習練練手,掌握解題思路與方法技巧,查漏補缺,鞏固提高。【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及應用;小數點的網址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應用;比例的意義及應用.4.【分析】把正方體切成完全一樣的兩塊長方體後,它的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個正方體的面的面積,正方體有6個面,由此即可解答問題.
  • 巧用思維導圖認識長方體,輕鬆掌握長方體的相關計算
    正方體是比較特殊的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相等,並且6個面和12條稜都分別相等。點擊可查看視頻講解在實際操作之中,如摺疊和展開的過程,立體感受長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有關的計算,包含稜長總和、表面積以及體積的相關計算。
  • 長(正)方體經典題二:長、寬、高的變化導致表面積及體積的變化
    分析:原來的長方體高增加之後就會變成一個正方體,說明原來長方體的底面是一個正方形;而且隨高而增加的表面積分別是以原長方體的長(寬)和增加的高為兩邊的四個長方形的面積,且這四個面的面積相等。所以每個面的面積為:84÷4=21平方釐米。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僅供參考!
  • 小升初必考應用題之長方體相關的體積計算,教你輕鬆拿滿分
    小學升初中數學應用題之長方體體積相關的計算,跟我一起學數學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馬上要升學考試了,你準備咋樣了,還不知道尖子生數理化教育?趕緊跟著咱們來學習吧!由題意知:長方體冰箱的長為50釐米,寬為20釐米,高為15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50x20x15=1500(立方裡面)而1升等於1000立方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1.5升。
  • 小學五年級奧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
    例4.一個長方體容器的底面是一個邊長60釐米的正方形,容器裡直立著一個高1米,底面邊長15釐米的長方體鐵塊。這時容器裡的水深0.5米。如果把鐵塊取出,容器裡水深多少釐米?   練習與思考   1.一個長方體稜長的總和是48釐米,已知長是寬的1.5倍,寬是高的2倍,求這個長方體的體積。
  • 2020年小升初數學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展開圖圓柱知識點歸納
    長方體的展開圖長方體展開圖形如下情況:例:把下面這個展開圖折成一個長方體.①如果A面在底部,那麼E面在上面.解:根據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的判斷方法,此題是「33」型,摺疊後2和5是相對的.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正方體的展開圖.例2:下列圖形都是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組成,哪一個圖形不能折成正方體?
  • 小升初正方體和長方體重點壓軸題,你孩子會嗎?
    下面來看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在生活中的兩個應用。應用一:如下圖解析:首先,要求這個水族箱佔地面積有多大?我們要知道佔地面積是指底面,底面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面積公式為S=ab=6×0.6=3.6平方米,其中寬60釐米化單位為0.6米;其次,第二問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 【小學數學】如何判斷一張展開圖能否折成正方體或長方體
    判斷一張展開圖能否折成正方體或長方體,只需記住以下標準: (1)必須滿足的條件: 141 132 222 33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1、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因為長方體的表面積是指圍成長方體6個長方形面積的總和,所以,我們要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時侯,可以分別求出這6個長方形的面積,再相加。
  • 小升初:看表快速複習方體、圓柱圓錐的異同點,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長按保存圖片哦!正方體與長方體常考應用題1有一個長方體的遊泳池,底面是正方形,邊長為60分米,高3米。要在遊泳池內部貼上瓷磚,求貼瓷磚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點撥:(1)計量單位不統一,第一步換算單位;(2)注意遊泳池是無蓋的長方體,那麼貼瓷磚的面積是長方體的5個面:一個底面、4個側面,求出這些面的面積之和即可。
  • 五年級最燒腦的一個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等你來挑戰!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 小升初數學複習的重點性質和公式
    小升初數學考試要掌握一些重點,在此,為大家總結下小學數學學到的重點的東西,做一個歸集。   體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 被遺忘的正八面體
    其中,正四面體被做成了金字塔魔方,正六面體被做成了正階魔方,正十二面體被做成了五魔方,這三種魔方都進入了WCA成為競速項目,其高階擴展如四階金字塔、高階五魔等也可以用於速擰。那么正八面體和正二十面體呢?先來看看正二十面體。
  • 小升初考試複習――空間與幾何(立體圖形)
    今天一起來概括複習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先一起回顧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之前,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那他們都有哪些特點呢?長方體的特點: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相對的稜長度相等,並且這12條稜可分為長、寬、高 這樣的4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一般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對面為正方形)。正方體的特點: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6個面完全相同,6個面都為正方形,12條稜長度相等。圓柱的特點:兩個底面(都是圓形,面積相同),一個曲面,無數條高。
  • 乾貨篇▎結構素描中方體、球體、柱體的規律及畫法
    今天也是全篇乾貨,小編把方體、球體、柱體在素描中的所有規律及變化全部詳細告訴大家,畫好這三種幾何體是素描中是最重要的基礎,一定要好好看!方體①、虛線定位(上下左右):再俯視情況下,下圖中線條a的長度要大於線條c的長度,b>d,b>B,a>A,d>D,C>E。②、用長直線從最前面的豎線入手加強,並把後面三根線畫出來。
  • 六年級數學複習重點知識_數學知識點_鄭州奧數網
    鄭州小升初已經開始,期末考試也快來了。在這個階段,有一套全面的複習知識匯總,對孩子的複習非常重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數學考試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體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 小升初數學知識要點歸納(人教版)
    五、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六、一個小數除以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七、分數加、減法:1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2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然後再相加減。